印刷机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88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打印设备或打印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印刷机加湿装置,包括安装在打印机顶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内滑动连接有滑板,储水箱位于滑板的两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出水单向阀,且两个出水口通过第一Y型管连通,还包括与第一Y型管连通且位于打印机内的雾化喷头;储水箱的两端还连通有第二Y型管,且第二Y型管与储水箱连通的支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储水箱上还设有分别驱动两个进水阀门打开、关闭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加湿机构喷出的液滴较大,会导致纸张被浸湿,导致印刷的图案或文字模糊,印刷的效果较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机加湿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印设备或打印机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印刷机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一种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其中常用的承印物便是纸张。印刷机在印刷的过程中,纸张极易受到粉尘的静电影响,导致纸张不易传输或者变形,同时印刷过程中,印刷机会发热,纸张温度升高,导致印刷的效果不好,因此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纸张进行加湿,以提高印刷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加湿机构喷出的液滴较大,会导致纸张被浸湿,导致印刷的图案或文字模糊,印刷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印刷机加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加湿机构喷出的液滴较大,会导致纸张被浸湿,导致印刷的图案或文字模糊,印刷的效果较差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印刷机加湿装置,包括安装在打印机顶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内滑动连接有滑板,储水箱位于滑板的两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出水单向阀,且两个出水口通过第一Y型管连通,还包括与第一Y型管连通且位于打印机内的雾化喷头;储水箱的两端还连通有第二Y型管,且第二Y型管与储水箱连通的支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储水箱上还设有分别驱动两个进水阀门打开、关闭的驱动件。本技术方案的原理:通过第二Y型管向储水箱内通入水,实现加水。当Y型管向储水箱一端加入水时,滑板朝储水箱的另一端滑动,从而实现挤压储水箱另一端的水,实现储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Y型管排出,并流动至雾化喷头内,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雾化后的水,实现对纸张的加湿。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通过向打印机内喷出水,能够实现对打印时的纸张进行加湿,避免纸张干燥导致的打印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雾化喷头,能够实现将水进行雾化,从而能够避免较大的水滴滴落在纸张上导致的纸张浸润,能够避免纸张上的文字或图案晕开,确保纸张上的图案或文字清晰,提高印刷效果;3、通过设置滑板,在向储水箱一端加入水时,滑板朝另一端滑动,能够实现挤压储水箱内另一端的水,实现向雾化喷头内加水,并且能够实现持续不断的加水。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均包括贯穿储水箱且与储水箱滑动密封的第一推杆、铰接在打印机顶部的杠杆和滑动连接在打印机顶部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另一端与杠杆的一端相抵;第二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块,进水阀门上设有与第一磁铁块相排斥的第二磁铁块,且第二推杆设有第一磁铁块的一端与进水阀门之间设有拉绳;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杠杆的另一端相抵,且设有弹簧。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驱动件能够自动实现第二Y型管的两根支管上的进水阀门的打开。首先转动其中一个进水阀门,使得水进入储水箱的一端,因此使得滑板带动第一推杆向储水箱的一端滑动,从而使得第一推杆挤压杠杆的一端,杠杆的另一端挤压第二推杆,使得第二推杆向进水阀门方向滑动。随着第二推杆靠近进水阀门,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一磁铁块对于第二磁铁块的排斥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进水阀门发生转动,使得这一段的进水阀门打开向与之连通的储水箱内加水。而随着滑板的滑动,灵格策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反向移动,从而使得这一侧的进水阀门关闭。实现间歇的向储水箱的两端加入水,实现滑板的滑动,挤压储水箱内的水,实现水进入雾化喷头内进行雾化后,对打印机内的纸张进行加湿。进一步,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两端均密封的U型连通器,U型连通器包括两根竖管和一根横管,竖管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U型连通器位于两块移动板之间注有水;移动板上均设有排尘单向阀,两根竖杆均设有连通有吸尘管,吸尘管内设有吸尘单向阀;其中一块移动板上固定有贯穿竖管端部且与竖管滑动密封的移动杆。有益效果:打印时,会喷射出油墨或者粉末,油墨或粉末不会完全粘附在纸张上,会有一部分漂浮在空气中,导致空气质量变差,通过设置除尘机构,能够实现将残留在空气中的粉末或油墨进行清除。通过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向横管方向滑动,会使得这一端的移动板与竖管端部之间的间距变大,竖管内的压强减小,因此通过吸尘管吸入气体,并且将气体内混杂的粉末或者油墨吸入竖管内;当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反向滑动时,挤压竖管内的气体,使得气体以及气体中混杂的粉末或油墨通过排尘口排入水中,使得水与粉末或油墨混合,实现对气体中的粉末或油墨清理。另一侧的竖管内的气体活动与设有移动杆一侧的竖管相反。进一步,所述移动杆位于竖杆外的一端贯穿储水箱且固定在滑板上,且移动杆与储水箱滑动密封。有益效果:滑板在移动时,并能实现带动移动杆移动,因此无需另设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移动杆移动,使得装置的结构更加简洁。进一步,两根所述竖管内壁靠近横管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有益效果:设置限位环,能避免移动杆带动移动板移动距离较大,导致的移动版滑入横管内不易滑出的问题出现。进一步,所述横管上还设有加水口和排水口。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对U型连通器内的水进行更换,避免水多次对气体中混杂的粉末或油墨进行清理后导致的清理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打印机1、储水箱2、滑板21、第一Y型管22、第二Y型管233、进水阀门3、第一推杆4、杠杆41、第二推杆42、拉绳43、U型连通器5、移动板51、排尘口52、吸尘管53、限位环54、加水口55、排水口56、移动杆6、密封块7、雾化喷头8。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印刷机加湿装置,包括固定在打印机1顶部的储水箱2和除尘机构,还包括位于打印机1内的雾化喷头8。如图2所示,储水箱2内沿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板21,储水箱2底部位于滑板2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均设有出水单向阀,以左侧的出水口为例,当滑板21左移时,滑板21挤压储水箱2左侧的水,左侧的水从左侧的出水口排出。还包括第一Y型管22,第一Y型管22包括两根第一支管和一根第一交汇段,两根第一支管分别与两个出水口连通;雾化喷头8与第一交汇段连通。如图3所示,打印机1顶部位于储水箱2左侧固定有第二Y型管23,第二Y型管23包括两根第二支管和一根第二交汇段,第二交汇段连通有进水泵,两根第二支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3,打印机1顶部还设有两个分别驱动两个进水阀门3关闭、打开的驱动件。以下方的驱动件为例,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滑板21底部且贯穿储水箱2底部的第一推杆4、铰接在打印机1顶部的杠杆41和滑动连接在打印机1顶部的第二推杆42,第一推杆4与储水箱2滑动密封,且第一推杆4的底端与杠杆41的右部相抵;第二推杆42的底端与杠杆41的左端相抵,且第二推杆42与杠杆41之间设有弹簧。第二杠杆41的顶端设有第一磁铁块,与储水箱2下端连通的第二支管上的进水阀门3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磁铁块,第二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的相对面的磁极相同,因此当第一磁铁块靠近第二磁铁块时,排斥第二磁铁块,使得第二磁铁块带动进水阀门3转动并打开。第二推杆42顶端与进水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印刷机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打印机顶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内滑动连接有滑板,储水箱位于滑板的两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出水单向阀,且两个出水口通过第一Y型管连通,还包括与第一Y型管连通且位于打印机内的雾化喷头;储水箱的两端还连通有第二Y型管,且第二Y型管与储水箱连通的支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储水箱上还设有分别驱动两个进水阀门打开、关闭的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机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打印机顶部的储水箱,储水箱内滑动连接有滑板,储水箱位于滑板的两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出水单向阀,且两个出水口通过第一Y型管连通,还包括与第一Y型管连通且位于打印机内的雾化喷头;储水箱的两端还连通有第二Y型管,且第二Y型管与储水箱连通的支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储水箱上还设有分别驱动两个进水阀门打开、关闭的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均包括贯穿储水箱且与储水箱滑动密封的第一推杆、铰接在打印机顶部的杠杆和滑动连接在打印机顶部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另一端与杠杆的一端相抵;第二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块,进水阀门上设有与第一磁铁块相排斥的第二磁铁块,且第二推杆设有第一磁铁块的一端与进水阀门之间设有拉绳;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创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