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85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设备运行的舵机以及电机,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由舵机驱动的凸轮,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轮支架,从动轮支架与安装座枢转连接,从动轮支架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抵靠在凸轮上,从动轮支架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从动轮支架的T接处枢转连接有从动轮,安装座上还设置有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主动轮,所述凸轮控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开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3D打印
,尤其涉及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这项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然而在3D打印机中如何将原材料稳定有效的自动输送进去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顺应3D打印机的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稳定性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自动开合式的送丝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设备运行的舵机以及电机,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由所述舵机驱动的凸轮,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轮支架,所述从动轮支架与所述安装座枢转连接,所述从动轮支架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抵靠在所述凸轮上,所述从动轮支架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从动轮支架的T接处枢转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送丝机构上还设置有出料端;进料口与所述从动轮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光电开关。具体的,采用光电感应到丝料后,凸轮在舵机作用下旋转,使得从动轮支架旋转一定角度,从动轮与主动轮分离,丝料就可以无障碍穿过主、从动轮之间;实现了丝料进料传送的自动化,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从动轮支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连接的通槽。便于丝料传送,以及便于控制丝料的进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槽位于所述从动轮以及所述主动轮相交处的上方。且通槽与所述出料端在纵向上对应。便于丝料传送,以及便于控制丝料的进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从动轮支架是T字形。进一步的,凸轮控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开合。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从动轮支架与所述出料端之间还设置有导料块。进一步的,导料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便于丝料传送,以及便于控制丝料的进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底座上设置有调整轴轴孔。便于将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安装在设备上进行位置调整,以及方便将底座与设备进行连接。本技术解决了技术背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光电开关未感应到丝料时,从动轮与主动轮在弹簧作用下,保持压死状态;光电开关感应到丝料后,凸轮在舵机作用下旋转,使得从动轮支架旋转一定角度,从动轮与主动轮分离,丝料就可以无障碍穿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当丝料穿过去之后,从动轮支架在弹簧作用力下返回原位,压紧材料,此时在两个轮子挤压旋转下,丝料会被自动送出。(2)、本技术的通过从动轮与主动轮相互配合实现丝料的加料;通过弹簧将枢转连接在安装座上的从动轮支架实现从动轮位置的限定,且通过与从动轮支架抵靠的凸轮实现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之间的开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加料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加料中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加料后结构示意图;其中,1-舵机,2-电机,3-安装座,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凸轮,34-光电开关,4-底座,41-导料块,43-出料端,5-丝料,6-从动轮支架,7-弹簧,8-调整轴轴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底座4上垂直设置有安装座3,安装座3包括驱动面和操作面,安装座3的驱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设备运行的舵机1以及电机2;安装座3的操作面上还设置有由舵机1驱动的凸轮33,安装座3的操作面上设置有T字形从动轮支架6,从动轮支架6与安装座3枢转连接,从动轮支架6一端通过一弹簧7与底座4连接,且通过弹簧7将从动轮支架6一端抵靠在凸轮33上,从动轮支架6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从动轮支架6的T接处下方枢转连接有从动轮32,安装座3上还设置有通过电机2驱动的主动轮31;凸轮33控制主动轮31与从动轮32的开合,进料口与从动轮支架6连接处设置有光电开关34,光电开关34与舵机1以及电机2电气连接,送丝机构上还设置有出料端43。具体的,底座4上设置有调整轴轴孔8,进一步的,底座4上底部的设置有两条平行的调整轴轴孔。具体的,安装座3是半包形的矩形块,安装座3底面与底座4贴合且固定连接;安装座3与底座4垂直处包括驱动面和操作面。安装座3的驱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设备运行的舵机1以及电机2,且舵机1的驱动端通过穿过安装座3上设置的通孔与凸轮33连接,电机2的驱动端通过穿过安装座3上设置的另一通孔与主动轮31连接。具体的,T字形从动轮支架6中间通过转转轴与安装座枢转连接,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连接一弹簧7,弹簧7的另一端与穿过安装座3上的槽孔与底座4连接;从动轮支架6另一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两侧设置有光电开关34,从动轮支架6内部纵向上设置有连接进料口以及导料块的通槽;从动轮支架6T接处底部枢转连接有从动轮32。更进一步的,从动轮支架6与出料端43之间还设置有导料块41,导料块41设置在安装座3上,且导料块41内设置有贯穿孔与出料端43对应接通。本技术揭示了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在光电开关34未感应到丝料5时,从动轮32与主动轮31在弹簧7作用下,保持压死闭合状态;光电开关34感应到丝料5后,凸轮33在舵机1作用下旋转,使得从动轮支架6旋转一定角度,从动轮32与主动轮31分离,丝料5就可以无障碍穿过主动轮31、从动轮32之间;当丝料5穿过后由导料块41内的贯穿孔穿出后由出料端43出料,从动轮支架6在弹簧7作用力下返回原位,压紧丝料5,此时在主动轮31、从动轮32的相互挤压旋转下,丝料5会被自动送出。通过底座4上设置有调整轴轴孔8,便于调整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在设备上的位置,使得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活动更灵活便捷。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提出的方案思想的具体支持,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设备运行的舵机以及电机,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由所述舵机驱动的凸轮,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轮支架,所述从动轮支架与所述安装座枢转连接,所述从动轮支架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抵靠在所述凸轮上,所述从动轮支架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从动轮支架的T接处枢转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送丝机构上还设置有出料端;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从动轮支架连接处设置有与舵机电气连接的光电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设备运行的舵机以及电机,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由所述舵机驱动的凸轮,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轮支架,所述从动轮支架与所述安装座枢转连接,所述从动轮支架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抵靠在所述凸轮上,所述从动轮支架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从动轮支架的T接处枢转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送丝机构上还设置有出料端;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从动轮支架连接处设置有与舵机电气连接的光电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式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支架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伟
申请(专利权)人:磐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