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铸钢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60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浇铸设备,特别公开了一种浇铸钢包。它包括支架,支架与钢包活动连接,钢包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与小直齿固定连接,小直齿与大直齿啮合连接,大直齿设第二转轴一端,第二转轴上还设有涡轮,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蜗杆一端还设有第一锥齿,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设在第三转轴一端,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支架上钢包两侧还设有提手。在使用时使用车间行车通过提手将该钢包吊起,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手动握住转盘进行方位调整,调整好位置后,转动转盘通过各级传动机构的传动调整钢包倾斜,进行浇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铸钢包
本技术涉及浇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浇铸钢包。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铸造生产中如何进行浇铸,一直是铸造生产中所必须考虑的一个事项。现有浇铸过程一般是使用车间内的行车对钢包进行吊装,利用行车的大小钩配合进行钢水浇铸。这一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钢水温度极高,对行车司机的行车操作经验和承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浇铸速度如果掌握不好很有可能导致钢水侧漏造成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较为方便的掌握浇铸速度的浇铸钢包。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浇铸钢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钢包活动连接,所述钢包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与小直齿固定连接,所述小直齿与大直齿啮合连接,所述大直齿设第二转轴一端,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一端还设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设在第三转轴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所述支架上钢包两侧还设有提手。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与支架连接处均设有滚子球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用锥齿、蜗轮蜗杆和大小直齿轮的配合可以较为省力的转动钢包,轻松的调整钢包浇铸钢水的速度,使浇铸工人尽可能的远离钢水浇铸位置保证浇铸工人的安全,使用时较为省力、操作方便且安全高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钢包,3第一转轴,4小直齿,5大直齿,6第二转轴,7涡轮,8蜗杆,9第一锥齿,10第二锥齿,11第三转轴,12转盘,13提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浇铸钢包,包括支架1,支架1与钢包2活动连接,钢包2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另一端与小直齿4固定连接,小直齿4与大直齿5啮合连接,大直齿5设第二转轴6一端,第二转轴6上还设有涡轮7,涡轮7与蜗杆8啮合连接,蜗杆8一端还设有第一锥齿9,第一锥齿9与第二锥齿10啮合连接,第二锥齿10设在第三转轴11一端,第三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2。支架1上钢包2两侧还设有提手13。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11与支架1连接处均设有滚子球轴承。在使用时使用车间行车通过提手13将该钢包吊起,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手动握住转盘12进行方位调整,调整好位置后,转动转盘12通过各级传动机构的传动调整钢包2倾斜,进行浇铸工作。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铸钢包,包括支架(1),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与钢包(2)活动连接,所述钢包(2)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另一端与小直齿(4)固定连接,所述小直齿(4)与大直齿(5)啮合连接,所述大直齿(5)设第二转轴(6)一端,所述第二转轴(6)上还设有涡轮(7),所述涡轮(7)与蜗杆(8)啮合连接,所述蜗杆(8)一端还设有第一锥齿(9),所述第一锥齿(9)与第二锥齿(1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10)设在第三转轴(11)一端,所述第三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铸钢包,包括支架(1),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与钢包(2)活动连接,所述钢包(2)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另一端与小直齿(4)固定连接,所述小直齿(4)与大直齿(5)啮合连接,所述大直齿(5)设第二转轴(6)一端,所述第二转轴(6)上还设有涡轮(7),所述涡轮(7)与蜗杆(8)啮合连接,所述蜗杆(8)一端还设有第一锥齿(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隆超石油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