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兆元专利>正文

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356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厂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包括混凝土结构的沉淀池本体和刮泥机构;沉淀池本体前端设置进水槽,末端设置出水槽;沉淀池本体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污泥斗,污泥斗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刮泥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牵引的刮泥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沉淀池结构的改进,配合链条传动机构形式的刮泥机构,使得沉淀池整体造价较低,除泥效果好,操作简单,且维修成本较低,便于维护。

A Sedimentation Tank for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of Waterwork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of a water plant, in particular to a settling tank of a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of a water plant, which comprises a settling tank body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and a mud scraper mechanism; a water inlet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ettling tank body and a water outlet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end; a sludge bucket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bottom of the settling tank body, and a sludge discharg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ludge bucket; and a sludge scrap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chai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mud scraper pulled by the chain drive mechanism is impro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cooperated with the mud scraper in the form of chain drive mechanism, so that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low, the mud removal effect is goo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and the maintenanc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平流式的沉淀池。
技术介绍
在自来水厂净水工艺中,依次通过反应、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多个环节将浑浊不清的江河水变成清澈的、可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沉淀工序采用沉淀池。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沉淀池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等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若加设刮泥机或对比重较大沉渣采用机械排除,可提高沉淀池工作效率。流式沉淀池进出口形式及布置,对沉淀池出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当进水端用穿孔墙配水时,穿孔墙在池底积泥面以上0.3~0.5m处至池底部分不设孔眼,以免冲动沉泥。当沉淀池出口处流速较大时,可考虑在出水槽前增加指形槽的措施,以降低出口槽堰口的负荷。现有技术中的平流式沉淀池一般为带行车式刮泥机的平流式沉淀池,行车式刮泥机运行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维修清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维修的水厂净水系统的平流式沉淀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包括:沉淀池本体和刮泥机构;所述沉淀池本体前端设置进水槽,末端设置出水槽;沉淀池本体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污泥斗,污泥斗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其关键技术在于,所述刮泥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牵引的刮泥架;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左侧壁上的四个链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上的链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右侧壁上的四个链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上的链条;沉淀池本体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链轮及链条对称设置,其中,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任意一组相对的两个链轮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使8个所述链轮同步转动;所述联动轴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链条围成矩形结构,四个链轮分别位于四个角部,其底边与沉淀池本体底面平行;所述链条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刮泥架两端分别与两侧链条上的连接块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本体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刮泥架两侧固定设置有耳轴,所述耳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嵌置在所述滑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末端底部设置有第二污泥斗,所述第二污泥斗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刮泥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横梁、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刮板以及设置在两块所述刮板之间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刮板倾斜设置,刮泥架截面呈三角形;链条带动所述刮泥架向前、后往复移动,将污泥分别推送至污泥斗和第二污泥斗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泥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横梁、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刮板以及设置在两块所述刮板之间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刮板倾斜设置,刮泥架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横梁两端通过耳轴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耳轴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沉淀池本体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所述横梁两端的耳轴嵌置在上侧的滑槽内,两个所述刮板下侧通过耳轴嵌置在下侧的滑槽内;所述耳轴上均设置有滚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在位于沉淀池本体末端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滚轮进入的呈喇叭状的扩大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内部上下侧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滚轮置于滑轨之间;位于滑槽上侧的滑轨在所述扩大部处设置有向上弯曲的弧形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污泥槽,所述侧污泥槽与所述污泥斗相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侧污泥槽相适配的刮板尖端,所述刮板尖端伸入到所述侧污泥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呈中间凸起的“<”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末端设置有断面呈“J”形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出水槽前端,挡板底端低于所述出水槽的上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刮泥机构采用链条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牵引的刮泥架;此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且维修成本较低,便于维护。通过在刮泥架两侧设置滚轮,使之嵌置在沉淀池本体侧壁上的滑槽内,使刮泥架能够平稳的运行,不会因为污泥的阻力导致其运行的状态改变,保证了其能够稳定的与沉淀池本体底部平行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刮板架与滑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刮板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中刮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滑槽末端设置有扩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刮板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刮板架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刮泥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2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沉淀池本体、2污泥斗、3进水槽、4挡板、5出水槽、6第二污泥斗、7出水管、8排泥管、9链轮、10链条、11刮泥架、11-1横梁、11-2刮板、11-3固定架、11-4刮板尖端、11-5刮泥条、11-6夹板、11-7导杆、11-8弹簧、11-9导管、12联动轴、13滑槽、13-1扩大部、14滑轨、14-1弧形部,15滚轮、16连接块、17耳轴、18侧污泥槽、19电机减速机构、20主动链轮、21联动链轮、22连接轴、23第一传动轮、24第二传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包括混凝土结构的沉淀池本体1和刮泥机构;所述沉淀池本体1前端设置进水槽3,末端设置出水槽5,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末端设置有断面呈“J”形的挡板4,所述挡板4位于所述出水槽5前端,挡板4底端低于所述出水槽5的上沿,通过“J”形的挡板4能够挡住水面上的浮渣,避免浮渣进入到出水槽5中;沉淀池本体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污泥斗2,污泥斗2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前端”和“末端”依据水流方向进行定义,及进水槽3一侧为沉淀池的前端,出水槽5一侧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包括:沉淀池本体(1)和刮泥机构;所述沉淀池本体(1)前端设置进水槽(3),末端设置出水槽(5);沉淀池本体(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污泥斗(2),污泥斗(2)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牵引的刮泥架(11);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1)左侧壁上的四个链轮(9)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9)上的链条(10);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1)右侧壁上的四个链轮(9)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9)上的链条(10);沉淀池本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链轮及链条对称设置,其中,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任意一组相对的两个链轮(9)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使8个所述链轮同步转动;所述联动轴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链条(10)围成矩形结构,四个链轮(9)分别位于四个角部,其底边与沉淀池本体(1)底面平行;所述链条(10)上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刮泥架(11)两端分别与两侧链条(10)上的连接块(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包括:沉淀池本体(1)和刮泥机构;所述沉淀池本体(1)前端设置进水槽(3),末端设置出水槽(5);沉淀池本体(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污泥斗(2),污泥斗(2)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牵引的刮泥架(11);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1)左侧壁上的四个链轮(9)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9)上的链条(10);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1)右侧壁上的四个链轮(9)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9)上的链条(10);沉淀池本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链轮及链条对称设置,其中,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任意一组相对的两个链轮(9)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使8个所述链轮同步转动;所述联动轴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链条(10)围成矩形结构,四个链轮(9)分别位于四个角部,其底边与沉淀池本体(1)底面平行;所述链条(10)上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刮泥架(11)两端分别与两侧链条(10)上的连接块(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3),所述刮泥架(11)两侧固定设置有耳轴(17),所述耳轴(17)上设置有滚轮(15),所述滚轮(15)嵌置在所述滑槽(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末端底部设置有第二污泥斗(6),所述第二污泥斗(6)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所述刮泥架(11)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横梁(11-1)、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刮板(11-2)以及设置在两块所述刮板(11-2)之间的固定架(11-3),两个所述刮板(11-2)倾斜设置,刮泥架(11)截面呈三角形;链条(10)带动所述刮泥架(11)向前、后往复移动,将污泥分别推送至污泥斗(2)和第二污泥斗(6)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兆元王林刘路李金亮孙盟扉洪猛王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范兆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