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51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透析接头、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可以检测到血路管中血液流动的压力,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可防止止血夹夹偏的风险。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line for Intravenous Hemodialysi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pipeline for intravenous hemodialysis, including a dialysis joint, a pressure sensor, a venous drip chamber, a second hemostatic clamp, a puncture needle pipeline connection joint, a third hose, a fifth hose and a mother needle-based branch pipeline, an outlet of the dialysis joint and an inlet of the pressure sensor, an outlet of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vein. The liquid inlet of the dropper chamber is connected by the third hose,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venous dropper chamber is connected by the fifth hose and the connecting joint of the puncture needle pipeline. The upper end of the venous dropp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nch pipe interface, and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mother needle-based branch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nch pipe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stop pin is arranged on the fifth hose. The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line for intravenous hemodialysi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detect the pressure of blood flow in the pipelin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 and prevent the risk of hemostatic clip dev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本专利技术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是用于人体体外透析的连接管路,主要作用是连接人体与透析器,将人体内的血液输送到透析器进行净化,并导回人体,形成循环。所起的作用是代替血管,充当血液流动的管路使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由动脉管和静脉管两组管路组成,分别与透析器连接,并分别接入人体动脉与静脉。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检测管路内的压力状态,压力传感器能隔绝血液并传导管路内的压力,达到监测管路内压力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血液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通常不直接与血液接触,由于当前结构不能直接连接在血路管内过血,这种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一般连接在滴口室上端支管位置,用于测试滴口室腔内压力,而非血路管中血液流动的压力,检测结果误差较大。此外,管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通过闭合止血夹来夹紧管路,将管路通道隔绝,防止血液流失,控制血液流向。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止血夹结构为靠止血夹上的一整个扣位平面将止血夹边扣住,由于左右两边没有限位,止血夹容易夹偏,有导致管体没能完全夹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可以检测到血路管中血液流动的压力,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可防止止血夹夹偏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用于与透析器连接的透析接头、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导结构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并呈中空管状的传导结构本体、膜片、第一盖体和导管,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盖体与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与第一盖体之间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盖体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膜片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导管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压力腔连通,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连接,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进液口连接,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膜片朝向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内部鼓起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包括背向所述膜片设置的弧形面;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膜片形状相同并朝外侧鼓起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静脉滴口室包括滴口室本体,滴口室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所述滴口室本体内壁的上部设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血液入口连接,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封闭且所述进液通道的侧壁设有开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血液出口处设有呈圆柱体状的滤网,所述滴口室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上端为所述血液出口,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内部,所述出液通道上部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并可阻挡所述滤网的下端进入滴口室本体内部的环形限位凸起,所述滤网的下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环形限位凸起对应的环形限位凹槽,所述滤网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凹槽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环形限位凸起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母针基支管路包括第四软管、母针基、母针基盖和第一止血夹,所述第四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母针基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针基盖与所述母针基的另一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止血夹与所述第二止血夹的结构相同并包括第一夹臂、连接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上部朝向所述第一夹臂折弯并形成与所述连接臂相对设置的折弯段,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夹臂的连接处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并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扣,所述折弯段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相对应的导向孔,当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孔相对设置且可供管路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夹臂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凸起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夹臂一侧凸起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臂靠近所述第二卡扣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背向所述第二卡扣一侧折弯的第一手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冲洗接头,所述冲洗接头包括第二盖体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接头本体,将所述接头本体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卡扣连接,所述接头本体的侧壁连接有外伸支架,所述外伸支架的端部与所述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盖体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外伸支架的端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至将所述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端盖合,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上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透析接头盖,所述透析接头盖与所述透析接头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通过在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开口处设置膜片直接与血液接触,血液流过时,由于压力的变化,正压或负压的施加,压力传导膜对压力腔的上下鼓动,张大或压缩压力腔内的空气容积来传导压力,并将导管与压力感应装置连接,从而实现对压力的传导,进而便于对压力的精确检测。此外,通过在止血夹内增加导向结构,只有当导向部正确插入导向孔时,止血夹的第二卡扣才能卡接至第二卡槽,进而实现止血夹的闭合夹紧,当止血夹夹偏时,导向部无法进入止血夹的导向孔中,止血夹无法扣住,导致止血夹弹开,避免出现止血夹夹偏,导致管路漏血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止血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止血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压力传导结构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盖体与传导结构本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压力传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压力传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滴口室本体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冲洗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透析接头盖;2、透析接头;3、压力传导结构;4、静脉滴口室;5、第一母针基;6、第二母针基盖;7、第二母针基;8、第一止血夹;9、第二止血夹;10、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11、冲洗接头;12、第一软管;13、第二软管;14、第三软管;15、第四软管;16、第五软管;301、传导结构本体;302、第一盖体;303、导管;304、弧形面;305、膜片;306、第三环形凸起;307、第一环形凸起;308、第一环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透析器连接的透析接头、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透析器连接的透析接头、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导结构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并呈中空管状的传导结构本体、膜片、第一盖体和导管,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盖体与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与第一盖体之间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盖体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膜片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导管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压力腔连通,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连接,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进液口连接,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朝向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内部鼓起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包括背向所述膜片设置的弧形面;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膜片形状相同并朝外侧鼓起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滴口室包括滴口室本体,滴口室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所述滴口室本体内壁的上部设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血液入口连接,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封闭且所述进液通道的侧壁设有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出口处设有呈圆柱体状的滤网,所述滴口室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上端为所述血液出口,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内部,所述出液通道上部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并可阻挡所述滤网的下端进入滴口室本体内部的环形限位凸起,所述滤网的下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磊
申请(专利权)人: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