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50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所述吸鼻器从上往下包括鼻接口软胶套(1)、上壳(2)、上壳密封圈(3)、中壳(4)、中壳密封圈(5)以及下壳(6),所述鼻接口软胶套(1)设置在吸鼻器的最上方,所述上壳和中壳之间设置有上壳密封圈(3),所述中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中壳密封圈(5),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具有压力精度高,稳定性好,有平滑的压差特性,结构简单,低噪音,低成本,操作方便,使用条件范围广的特点。

Nose aspirator converting positive pressure into negative press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asal suction device which converts positive pressure into negative pressure structure. The nasal su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soft rubber sleeve (1), an upper shell (2), an upper shell sealing ring (3), a middle shell (4), a middle shell sealing ring (5) and a lower shell (6). The soft rubber sleeve (1) of the nasal interfac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nasal suction device, and an upper shell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middle shell. (3) The middle shell sealing ring (5)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compact in structure. The nasal aspirator which converts positive pressure into negative pressure stru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ssure precision, good stability, smooth pressure difference, simple structure, low noise, low cost,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wide use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鼻器,具体涉及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属于医疗器械结构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吸鼻器普遍是通过气囊变形产生负压即气囊式吸鼻器,或者电动泵产生负压即电动泵负压式两种方法来实现负压清理鼻腔分泌物功能。但是气囊式吸鼻器压力不恒定,不易控制负压压力大小,电动泵负压式吸鼻器需要专用负压泵,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尝试新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具有压力精度高,稳定性好,有平滑的压差特性,结构简单,低噪音,低成本,操作方便,使用条件范围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所述吸鼻器从上往下包括鼻接口软胶套、上壳、上壳密封圈、中壳、中壳密封圈以及下壳,所述鼻接口软胶套设置在吸鼻器的最上方,所述上壳和中壳之间设置有上壳密封圈,所述中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中壳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壳包括鼻接口、密封圈槽、鼻腔分泌物排出口以及负压开关阀孔,所述鼻接口设置在上壳的最上方,鼻接口软胶套通过弹性过盈配合装配在鼻接口上,鼻接口软胶套可以有效保护鼻腔,并且方便拆卸清洗,鼻腔分泌物排出口设置在上壳一侧,鼻腔分泌物排出口位置要比负压进气口位置低,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鼻腔分泌物进入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所述上壳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槽202,用于放置上壳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中壳包括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分泌物收集室,中壳密封圈槽,装配卡勾以及消音室,所述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位于分泌物收集室下方,中壳密封圈槽位于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外圈,用于装配中壳密封圈,装配卡勾在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下方,用于和下壳的装配卡槽装配连接,消音室在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正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包括正压空气入口、流速增大室、喷嘴、压力扩散室内、喉道、压力扩大室、排气口以及负压进气口,流速增大室为锥形结构,正压空气入口在流速增大室气流截面积较大一侧的下方,喷嘴一端连接在流速增大室气流截面积较小的一侧,一端连接压力扩散室内,压力扩散室内位于负压进气口正下方,压力扩散室内一端连接喷嘴,对称一端连接喉道,喉道的外测再连接压力扩大室锥形结构气流横截面较小的一侧,排气口位于压力扩大室锥形结构气流横截面较大的一侧。该方案中,正压空气入口在流速增大室气流截面积较大一侧的下方,为压缩空气入口流速增大室为锥形结构,截面积锥形夹角为25±5º,截面积是逐渐减小,在同样流量下,截面积变小,必然增大空气流速,压缩空气从截面积较大一侧进入,从截面积小一侧排出到喷嘴位置,从而使喷嘴位置气流速度加大;喷嘴一端连接在流速增大室气流截面积较小的一侧,一端连接压力扩散室内,压力扩散室内位于负压进气口正下方,压力扩散室内一端连接喷嘴,对称一端连接喉道,喉道的另外一测连接压力扩大室锥形结构气流横截面较小的一侧,压力扩大室锥形结构夹角为11±4º,气流通过横截面积的变大,流速会减低,气流噪音降低。排气口位于压力扩大室锥形结构气流横截面较大的一侧下方,连接到消音室进行减低噪音;负压进气口高度位置高于鼻腔分泌物排出口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鼻腔分泌物进入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并通过排气孔排出,从而确保鼻腔分泌物全部收集在分泌物收集室内;所述消音室由消音室进气口、消音室回廊结构、消音室出气口组成,气流经过消音室进气口进入,经过消音室回廊结构,通过增加气体流出的行程长度,使噪音能量衰减,达到降低噪音的作用,由消音室出气口经过排气孔排出。所述中壳密封圈包括进气口胶塞,排气口胶塞以及密封圈主体,所述进气口胶塞和排气口胶塞均设置在密封圈主体上。中壳密封圈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中壳密封槽内进气扣胶塞,通过过盈配合和流速增大室连接;排气口胶塞通过过盈配合和压力扩大室连接。通过中壳密封圈使中壳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形成一个包含压空气入口,流速增大室,喷嘴,压力扩散室内,喉道,压力扩大室,排气口的气流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壳包括排气孔、装配卡槽、下壳主体以及进气口过孔,所述排气孔、装配卡槽、进气口过孔均设置在下壳主体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方便实用;2)该方案中当使用者不堵住负压开关阀孔时,鼻接口处因空气阻力比负压开关阀孔处大很多,负压将会很小,将不会吸附鼻腔分泌物,起到关闭吸附鼻腔分泌物功能的作用,中壳密封圈起到密封上壳和中壳的作用;软胶套起到保护鼻腔的作用。中壳密封圈通过和中壳过盈配合密封;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值压力来达到负压清理鼻腔异物的功能,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有平滑的压差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壳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中壳结构示意图;图6为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示意图;图7为中壳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壳结构示意图;图9、图10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鼻接口软胶套,2、上壳,3、上壳密封圈,4、中壳5、中壳密封圈,6、下壳,201、鼻接口,202、密封圈槽,203、鼻腔分泌物排出口,204、负压开关阀孔,401、正压空气入口,402、流速增大室,403、喷嘴,404、压力扩散室内,405、喉道,406、压力扩大室,407、排气口,408、负压进气口,410、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1、分泌物收集室,412、中壳密封圈槽,413、装配卡勾,414、消音室,501、进气口胶塞,502、排气口胶塞,503、密封圈主体,601、排气孔,602、装配卡槽,603、下壳主体,604、进气口过孔;414-1、消音室进气口,414-2、消音室回廊结构、414-3、消音室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所述吸鼻器从上往下包括鼻接口软胶套1、上壳2、上壳密封圈3、中壳4、中壳密封圈5以及下壳6,所述鼻接口软胶套1设置在吸鼻器的最上方,所述上壳和中壳之间设置有上壳密封圈3,所述中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中壳密封圈5,参见图3,所述上壳2包括鼻接口201、密封圈槽202、鼻腔分泌物排出口203以及负压开关阀孔204,所述鼻接口201设置在上壳的最上方,鼻接口软胶套1通过弹性过盈配合装配在鼻接口201上,鼻接口软胶套1可以有效保护鼻腔,并且方便拆卸清洗,鼻腔分泌物排出口203设置在上壳一侧,鼻腔分泌物排出口203位置要比负压进气口408位置低,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鼻腔分泌物进入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所述上壳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槽202,用于放置上壳密封圈,所述中壳4包括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分泌物收集室411,中壳密封圈槽412,装配卡勾413以及消音室414,所述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位于分泌物收集室411下方,中壳密封圈槽412位于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外圈,用于装配中壳密封圈5,装配卡勾413,在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鼻器从上往下包括鼻接口软胶套(1)、上壳(2)、上壳密封圈(3)、中壳(4)、中壳密封圈(5)以及下壳(6),所述鼻接口软胶套(1)设置在吸鼻器的最上方,所述上壳和中壳之间设置有上壳密封圈(3),上壳(2)通过上壳密封圈(3)与中壳(4)弹性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中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中壳密封圈(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鼻器从上往下包括鼻接口软胶套(1)、上壳(2)、上壳密封圈(3)、中壳(4)、中壳密封圈(5)以及下壳(6),所述鼻接口软胶套(1)设置在吸鼻器的最上方,所述上壳和中壳之间设置有上壳密封圈(3),上壳(2)通过上壳密封圈(3)与中壳(4)弹性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中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中壳密封圈(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包括鼻接口(201)、密封圈槽(202)、鼻腔分泌物排出口(203)以及负压开关阀孔(204),所述鼻接口(201)设置在上壳的最上方,鼻腔分泌物排出口(203)设置在上壳一侧,所述上壳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槽202,用于放置上壳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4)包括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分泌物收集室(411),中壳密封圈槽(412),装配卡勾(413)以及消音室(414),所述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位于分泌物收集室(411)下方,中壳密封圈槽(412)位于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外圈,用于装配中壳密封圈(5),装配卡勾(413)在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下方,用于和下壳(6)的装配卡槽(602)装配连接,消音室(414)在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正压力转换为负压力结构的吸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转换为负压结构(410)包括正压空气入口(401)、流速增大室(402)、喷嘴(403)、压力扩散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仝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鹿得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