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34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1~5∶1~5的凝胶、改性多孔石墨烯、退热药物构成;采用改性石墨烯和水凝胶的混合,负载退热药物,改性石墨烯具有较多的空隙,可以提供退热药物负载的空间,并且改性石墨烯的导热性能远强于高分子的水凝胶,因此在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整体上退热贴的传热效率更好,从而保证了退热药物的作用效率,提高了退热效果。

A High Efficiency Heat Transfer Type Antipyretic Pas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heat transfer type antipyretic pas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backing layer, a gel layer and an isolation layer, wherein the gel layer is between the backing layer and the isolation layer, the gel layer has a mass ratio of 20: 1~5: 1~5, a gel, a modified porous graphene and an antipyretic substance, and a modified graphene and a hydrogel are mixed to load the antipyretic drug and modify the graphene. With more space, it can provide space for antipyretic drug loading,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odified graphene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polymer hydrogel. Therefor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antipyretic paste can be improved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is application, thus ensuring the action efficiency of antipyretic drugs and improving the antipyre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退烧用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
技术介绍
退热贴是通过凝胶中水份汽化将体内的过多热量挥发出去,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让儿童健康安全降温,同时不破坏儿童体内的免疫功能系统反应。它属于物理降温用品,因其退热快,降温效果好,安全无毒副而被广泛运用于小儿发热发烧。退热贴基本构造由料膜、非织造布以及医用高分子凝胶、薄荷、冰片各水组成的,凝胶层为其主要部分。以凝胶为载体,通过凝胶内水分的汽化带走人体局部大量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但是,凝胶材料作文降温成分的载体,本身的传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散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的退热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1~5∶1~5的凝胶、改性多孔石墨烯、退热药物构成;所述凝胶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水:80~100份聚丙烯酰胺凝胶:10~20份保湿剂:2~10份丙烯酸-2-羟乙酯:1~3份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0.5~1份:三乙烯四胺:0.1~0.5份;所述改性多孔石墨烯包括下属重量份:多孔石墨烯:20~30份交联剂:3~5份丙烯酸-2-羟乙酯:10~20份改性剂:1~2份引发剂:0.05~0.1份乳化剂:0.1~0.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湿剂为1.3丁二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联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二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联剂为质量比为5∶2∶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乳化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多孔石墨烯,进行超声波分散1-5小时,得到石墨烯悬浮液;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混合,后以300-500rpm的速度搅拌5~20分钟;步骤3、在步骤2中的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2-羟乙酯,得到乳液。步骤4、将步骤1的石墨烯悬浮液加入至步骤3的乳液中,继续搅拌乳化30-60min,然后再加入交联剂、改性剂,并继续搅拌10-30min。步骤5、加热升温至40-70℃,加入引发剂乳液中,继续搅拌至溶液稳定后,反应2-20h,得到改性石墨烯分散液;步骤6、将改性石墨烯分散液在烘箱中进行干燥,碾碎后得到改性石墨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退热药物为冰片、薄荷油中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凝胶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水、聚丙烯酰胺凝胶、保湿剂、丙烯酸-2-羟乙酯、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进行混合,300-500rpm的速度搅拌5~10分钟,之后加入三乙烯四胺,升温至30~40℃反应30~60分钟,之后加入改性石墨烯升温至50~60℃进行反应30~60分钟得到糊状混合物,之后加入退热药物,300-500rpm的速度搅拌5~30分钟得到凝胶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改性石墨烯和水凝胶的混合,负载退热药物,改性石墨烯具有较多的空隙,可以提供退热药物负载的空间,并且改性石墨烯的导热性能远强于高分子的水凝胶,因此在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整体上退热贴的传热效率更好,从而保证了退热药物的作用效率,提高了退热效果。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申请人在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采用普通的水凝胶和石墨烯,两者的结构相差较大,混合常常发生不均匀,从而导致一个退烧贴的各个部分散热效果不一致,而申请人采用对水凝胶中加入丙烯酸-2-羟乙酯和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以及石墨烯通过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改性以及丙烯酸-2-羟乙酯的加入,最后通过对水凝胶和改性石墨烯进行聚合,从而起到对石墨烯的均匀分布,并且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3∶3的凝胶、改性多孔石墨烯、退热药物构成;所述凝胶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水:80~100份聚丙烯酰胺凝胶:10~20份保湿剂:2~10份丙烯酸-2-羟乙酯:1~3份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0.5~1份:三乙烯四胺:0.1~0.5份;所述改性多孔石墨烯包括下属重量份:多孔石墨烯:20~30份交联剂:3~5份丙烯酸-2-羟乙酯:10~20份改性剂:1~2份引发剂:0.05~0.1份乳化剂:0.1~0.5份。所述保湿剂为1.3丁二醇。所述交联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为质量比为5∶2∶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改性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多孔石墨烯,进行超声波分散1-5小时,得到石墨烯悬浮液;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混合,后以300-500rpm的速度搅拌5~20分钟;步骤3、在步骤2中的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2-羟乙酯,得到乳液。步骤4、将步骤1的石墨烯悬浮液加入至步骤3的乳液中,继续搅拌乳化30-60min,然后再加入交联剂、改性剂,并继续搅拌10-30min。步骤5、加热升温至40-70℃,加入引发剂乳液中,继续搅拌至溶液稳定后,反应2-20h,得到改性石墨烯分散液;步骤6、将改性石墨烯分散液在烘箱中进行干燥,碾碎后得到改性石墨烯。所述凝胶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水、聚丙烯酰胺凝胶、保湿剂、丙烯酸-2-羟乙酯、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进行混合,300-500rpm的速度搅拌5~10分钟,之后加入三乙烯四胺,升温至30~40℃反应30~60分钟,之后加入改性石墨烯升温至50~60℃进行反应30~60分钟得到糊状混合物,之后加入退热药物,300-500rpm的速度搅拌5~30分钟得到凝胶层。所述退热药物为冰片。对比例一: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3∶3的凝胶、多孔石墨烯、退热药物构成;所述凝胶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水:80~100份聚丙烯酰胺凝胶:10~20份保湿剂:2~10份丙烯酸-2-羟乙酯:1~3份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0.5~1份:三乙烯四胺:0.1~0.5份;所述保湿剂为1.3丁二醇。所述退热药物为冰片对比例二: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3的凝胶、退热药物构成;所述凝胶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水:80~100份聚丙烯酰胺凝胶:10~20份保湿剂:2~10份丙烯酸-2-羟乙酯:1~3份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0.5~1份:三乙烯四胺: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1~5∶1~5的凝胶、改性多孔石墨烯、退热药物构成;所述凝胶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水:80~100份聚丙烯酰胺凝胶:10~20份保湿剂:2~10份丙烯酸‑2‑羟乙酯:1~3份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0.5~1份:三乙烯四胺:0.1~0.5份;所述改性多孔石墨烯包括下属重量份:多孔石墨烯:20~30份交联剂:3~5份丙烯酸‑2‑羟乙酯:10~20份改性剂:1~2份引发剂:0.05~0.1份乳化剂:0.1~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凝胶层、隔离层,所述凝胶层为与背衬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凝胶层包质量比为20∶1~5∶1~5的凝胶、改性多孔石墨烯、退热药物构成;所述凝胶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水:80~100份聚丙烯酰胺凝胶:10~20份保湿剂:2~10份丙烯酸-2-羟乙酯:1~3份三异丙基丙烯酸硅脂:0.5~1份:三乙烯四胺:0.1~0.5份;所述改性多孔石墨烯包括下属重量份:多孔石墨烯:20~30份交联剂:3~5份丙烯酸-2-羟乙酯:10~20份改性剂:1~2份引发剂:0.05~0.1份乳化剂:0.1~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1.3丁二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二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型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质量比为5∶2∶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氯硅烷、乙烯二醇苯基醚甲丙烯酰酸的混合物。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忠黄慧雅郭世坤包小周孙佳牛超林孝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