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璐懿专利>正文

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20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包括两个定位软垫、固定座、伸缩件和中控盒,两个定位软垫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伸缩件,伸缩件包括有重力感应器和伸缩杆,重力感应器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上端面,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线路管和微型气缸线路管与微型气缸相贴合。针对由于长时间的固定同一姿势,而造成某身体部位劳损从而引发更大的身体健康问题这一现象,通过重力感应器将人体施加在伸缩件上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芯片,再通过中央处理芯片发送指令给微型气缸,根据压力的大小控制伸缩杆向下压缩,从而给人体提供更精确的支撑点以及更加舒适的支撑力。

A Gravity Induced Deform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vity induction deform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wo positioning cushions, a fixed seat, a telescopic part and a central control box. A fixed seat is fixed between the two positioning cushions, and a number of telescopic parts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in the fixed seat. The telescopic parts include a gravity sensor and a telescopic rod. The gravity sensor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and wired inside the telescopic rod. The pipeline and the miniature cylinder line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iniature cylinder.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that a certain part of the body is damaged by fixing the same posture for a long time, which leads to greater health problems, the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human body on the telescopic parts is transformed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gravity sensors and transmitted to the central processing chip, and then the instructions are sent to the micro-cylinder through the central processing chip.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pressure, the telescopic rod is controlled to compress downward. It can provide more precise support points and more comfortable support force for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形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
技术介绍
变形垫是一种在外力或者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的垫子,多用于为座椅或枕头等家居用品提升舒适度,将变形垫安装在座椅或者枕头与人相接触的一面,当人对变形垫施加外力时,变形垫根据人体与变形垫接触部位的形状而产生相应的形变,从而变形垫与人体的外部形状相契合,提升了人体的舒适度。但现有的变形垫,无法给人体提供更精确的支撑点以及更加舒适的支撑力,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该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针对由于长时间的固定同一姿势,而造成某身体部位劳损从而引发更大的身体健康问题这一现象,通过重力感应器将人体施加在伸缩件上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芯片,再通过中央处理芯片发送指令给微型气缸,根据压力的大小控制伸缩杆向下压缩,从而给人体提供更精确的支撑点以及更加舒适的支撑力,并减少固定姿势或是不良姿势对人体支撑部位的压迫和损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包括两个定位软垫、固定座、伸缩件和中控盒,两个所述定位软垫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包括有重力感应器和伸缩杆,所述重力感应器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线路管和微型气缸,所述线路管与所述微型气缸相贴合,所述微型气缸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活动连接有中控盒,所述中控盒的内部设置有芯片固定板,所述芯片固定板的上端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线框,所述芯片固定板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芯片。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软垫的上端面贴合有防尘护罩,所述防尘护罩与所述重力感应器相接触,所述防尘护罩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等距均匀排布,所述防尘护罩与所述定位软垫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拉链,所述防尘护罩与所述定位软垫通过所述连接拉链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软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的中心为空心结构,所述吸盘座的上端面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吸盘座的边缘处与该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的安装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伸缩件定位盘,所述伸缩件定位盘与所述中控盒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同时贯穿所述伸缩件定位盘的下端面与所述中控盒的上端面,所述伸缩件定位盘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插接格,所述伸缩件插接在所述插接格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管,所述线路管贯穿在所述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回位弹簧远离所述微型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固定块,所述插接固定块插接在所述插接格的内部,且所述插接固定块可进行压缩。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感应器的外壁贴合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的上端面与所述防尘护罩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所述微型气缸的信号线通过所述线路管并穿过所述伸缩件定位盘与所述中控盒的连接处设置的通孔与所述接线框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通过重力感应器将人体施加在伸缩件上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芯片,再通过中央处理芯片发送指令给微型气缸,根据压力的大小控制伸缩杆向套管内压缩,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变化来为人体提供平均的动力支撑,从而给人体提供更精确的支撑点以及更加舒适的支撑力,减少了固定姿势或是不良姿势对人体支撑部位的压迫和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揭开防尘护罩后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件整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件剖面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控盒内部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件工作流程图。图中,1、定位软垫;101、防尘护罩;1011、透气通孔;102、连接拉链;103、吸盘座;2、固定座;201、伸缩件定位盘;2011、插接格;202、伸缩件;2021、重力感应器;2022、伸缩杆;2023、套管;2024、插接固定块;2025、吸汗层;2026、线路管;2027、微型气缸;2028、回位弹簧;203、中控盒;2031、芯片固定板;2032、接线框;2033、中央处理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6,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包括两个定位软垫1、固定座2、伸缩件202和中控盒203,两个定位软垫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伸缩件202,伸缩件202包括有重力感应器2021和伸缩杆2022,其中重力感应器2021的型号为:BMA250E,重力感应器2021固定连接在伸缩杆2022的上端面,伸缩杆2022的内部设置有线路管2026和微型气缸2027,其中微型气缸2027的型号为:CDJ2D16-30-B,线路管2026与微型气缸2027相贴合,微型气缸202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2028,伸缩件202与固定座2之间活动连接有中控盒203,中控盒203的内部设置有芯片固定板2031,芯片固定板2031的上端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线框2032,芯片固定板203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芯片2033,中央处理芯片2033的型号:ADSP-2187NBSTZ-320,将该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放置在椅子上或者枕头上后,人体坐在或者用头部靠着该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时,伸缩件202上端设置的重力感应器2021感受到重力,并将受到的重力转化成电信号,通过线路管2026中的信号线将电信号传递给中控盒203中的中央处理芯片2033,中央处理芯片2033对重力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将指令信号通过线路管2026中的信号线传递给伸缩杆2022内部的微型气缸2027,此时微型气缸2027根据指令的内容驱动伸缩杆2022向套管2023中收缩指定的距离,并对回位弹簧2028进行压缩,当重力感应器2021不受力时,微型气缸2027不再接收指令驱动伸缩杆2022向下移动,此时在回位弹簧2028的作用下,伸缩件202回弹至原位,通过中央处理芯片2033间接控制伸缩杆2022的伸缩变化来为人体提供平均的动力支撑,从而给人体提供更精确的支撑点以及更加舒适的支撑力,减少了固定姿势或是不良姿势对人体支撑部位的压迫和损耗。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3,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定位软垫1的上端面贴合有防尘护罩101,防尘护罩101与重力感应器2021相接触,防尘护罩101与定位软垫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拉链102,防尘护罩101与定位软垫1通过连接拉链102相连接,定位软垫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吸盘座103,吸盘座103的中心为空心结构,吸盘座103的上端面与固定座2固定连接,且吸盘座103的边缘处与该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的安装面相接触,通过吸盘座103将定位软垫1和固定座2吸附在安装面上,实现了整个重力感应变形装置的固定,通过用防尘护罩101将定位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包括两个定位软垫(1)、固定座(2)、伸缩件(202)和中控盒(20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软垫(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伸缩件(202),所述伸缩件(202)包括有重力感应器(2021)和伸缩杆(2022),所述重力感应器(2021)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2022)的上端面,所述伸缩杆(2022)的内部设置有线路管(2026)和微型气缸(2027),所述线路管(2026)与所述微型气缸(2027)相贴合,所述微型气缸(202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2028),所述伸缩件(202)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活动连接有中控盒(203),所述中控盒(203)的内部设置有芯片固定板(2031),所述芯片固定板(2031)的上端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线框(2032),所述芯片固定板(203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芯片(20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包括两个定位软垫(1)、固定座(2)、伸缩件(202)和中控盒(20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软垫(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伸缩件(202),所述伸缩件(202)包括有重力感应器(2021)和伸缩杆(2022),所述重力感应器(2021)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2022)的上端面,所述伸缩杆(2022)的内部设置有线路管(2026)和微型气缸(2027),所述线路管(2026)与所述微型气缸(2027)相贴合,所述微型气缸(202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2028),所述伸缩件(202)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活动连接有中控盒(203),所述中控盒(203)的内部设置有芯片固定板(2031),所述芯片固定板(2031)的上端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线框(2032),所述芯片固定板(203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芯片(20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软垫(1)的上端面贴合有防尘护罩(101),所述防尘护罩(101)与所述重力感应器(2021)相接触,所述防尘护罩(10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透气通孔(1011),所述透气通孔(1011)等距均匀排布,所述防尘护罩(101)与所述定位软垫(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拉链(102),所述防尘护罩(101)与所述定位软垫(1)通过所述连接拉链(10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感应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软垫(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吸盘座(103),所述吸盘座(103)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璐懿梁晨叶凤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璐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