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18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一扶手座供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并在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一第一轴盖;一第二轴盖;及至少一阻尼件;其中该扶手不但能简易更换成有按键或无按键的不同控制摸式,且能选择安装以进行有阻尼或无阻尼作用的前后向或左右向或旋转向的调整移动,并让扶手整体的侧面高度降低且容易组装。

Adjustment device of armres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an armrest, which comprises an armrest for mounting on the top surface of an armrest support. The armrest comprises an armrest cushion, an armrest for matching the upper and lower armrest cover of the armrest cushion to form an armrest structure, a first element, a second element fixed between the armrest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armrest support, and a convex shaft in the front and back middle of the armrest support. A first shaft cover; a second shaft cover; and at least one damper; in which the armrest can be easily replaced by different control modes with or without keys, and can be installed to adjust and move forward, backward, left and right or rotating directions with or without damp, and to reduce the overall side height of the armrest and make it easy to 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的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能简易更换成有按键或无按键控制的扶手结构型态并能选择组装以进行有阻尼或无阻尼的前后向或左右向或旋转向的调整移动的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扶手领域中已存有不少扶手调整装置,如本案专利技术人所拥有的US8,474,914B2,但现有的扶手调整装置仍存有改进空间,说明如下:1.现在的使用者常坐在椅子上并凭借拿于手上的电子装置(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或放在膝上的笔记型电脑来进行工作或游戏,此时设在椅子左右两侧的扶手(扶手构体)若能简易调整移动(如旋转向调整)至使用者前方处供使用者手部(如手肘)抵靠或搁放笔记型电脑,将能大大增进该扶手的使用效率,然而现有扶手并无法满足使用者之上述需求。2.扶手垫(扶手构体)一般系连结设在一枎手支架的顶面上,然而现有扶手垫(扶手构体)因要兼具前后向、左右向及旋转向移动等调整功能,以致扶手垫(扶手构体)整体设计的侧面高度较高,不但使相配合安装的扶手支架的种类受到限制,且会减损整体椅子的美观,更会相对影响椅子本体或扶手支架的制造商对该椅扶手的购买意愿。3.虽然现有扶手已设计具有前后向、左右向及旋转向等移动调整功能,但此类椅扶手一般又分为有按键(如本专利技术的按压件90)及无按键两种不同的控制模式,其中针对有按键的椅扶手,使用者须先按压该按键才能进行各方向的移动调整,而无按键的椅扶手,使用者不须先按压该按键即能直接进行各方向的移动调整;然而针对椅扶手的有按键或无按键的不同控制模式,一般椅扶手制造端是分别设计成两种结构型态,即现有椅扶手并无法随使用需要而简易更换成有按键或无按键的结构型态,相对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也不利于制造端或协力厂商的生产管理。4.现有扶手大都是利用多个金属锁固件(如螺丝)来进行组装,故组装作业不够简化,且金属零配件增多,相对增加组装成本,也不符环保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及至少一阻尼件,其是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轴盖的圆槽内还设有一以第二元件的凸轴为中心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其中该第二轴盖上还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内,当该定位凸块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上时,该第二轴盖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还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该第一挡止壁之间转动。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的侧边上还设有至少一卡合部;其中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还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上。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轴盖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其中该第一元件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其中该第一轴盖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而能够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上。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其中该扶手构体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开口;其中该扶手座的内侧边上开设一下缺口并与该开口对应重叠;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其中相对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一第四齿排;其中位于该第二嵌槽左、右侧边上设有一平台;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穿设在该第三长槽孔内的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及至少一阻尼件,其是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及至少一阻尼件,其是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盖的圆槽内还设有一以第二元件的凸轴为中心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其中该第二轴盖上还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内,当该定位凸块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上时,该第二轴盖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还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该第一挡止壁之间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的侧边上还设有至少一卡合部;其中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还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盖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其中该第一元件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其中该第一轴盖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而能够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上。5.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其中该扶手构体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开口;其中该扶手座的内侧边上开设一下缺口并与该开口对应重叠;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其中相对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一第四齿排;其中位于该第二嵌槽左、右侧边上设有一平台;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穿设在该第三长槽孔内的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得峻
申请(专利权)人: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