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17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器,包括:支撑架,一端设有牙托,另一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内凹形成一安装腔,连接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滑道,连接板的两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滑槽,滑槽的侧面设有分别与滑道和安装腔相通的条形通孔;弹性件,置于安装腔内,弹性件包括基板和由该基板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弹性条,两个弹性条的两个端部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形成两个卡条,该两个卡条从条形通孔伸入滑槽内;滑动按键,包括顶板和设于顶板同侧的两个侧板,每个侧板的中间部分内凹形成凹部,凹部内设有与顶板垂直的压杆,两个弹性条夹在两个压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口器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便于医生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开口器。
技术介绍
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用于咽喉麻醉手术中口部撑开的器械,配合纤维喉镜使用。开口器本体呈“U”形,开口器本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开口器存在的缺陷是:需要操作人员的手持续的夹持开口器才能使用,松手后开口器就自动复位,操作起来很麻烦,不利于医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开口器,便于医生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口器,包括:支撑架,一端设有牙托,另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内凹形成一安装腔,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滑道,所述连接板的两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滑槽,所述滑槽的侧面设有分别与滑道和安装腔相通的条形通孔;弹性件,置于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包括基板和由该基板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弹性条,所述两个弹性条的两个端部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形成两个卡条,该两个卡条从条形通孔伸入滑槽内;滑动按键,包括顶板和设于所述顶板同侧的两个侧板,每个侧板的中间部分内凹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内设有与顶板垂直的压杆,两个弹性条夹在两个压杆之间;压舌板,其两侧边设有与该压舌板垂直的两个挡板,每个挡板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卡齿条,所述卡齿条置于滑槽内并与卡条配合。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中间向上凸出形成沿该连接板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台,所述滑道包括分别设于条形凸台两侧的两个第一滑道和设于该两个第一滑道之间的第二滑道;所述条形通孔包括与两个第一滑道分别相通的两个第一条形通孔和设于两个第一条形通孔之间的与安装腔相通的第二条形通孔;所述侧板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该顶板平行且向外伸出的滑杆,所述滑杆与第一条形通孔相适配。所述条形凸台上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定位孔,基板上设有向上的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弹性条与卡条之间形成折弯部,两个折弯部向内靠拢。所述压舌板的一端设有调节钩,另一端设有弧形压片。本技术的开口器通过连接板、弹性件和滑动按键来实现压舌板的前后滑动,从而起到调节口腔开口程度的作用,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便于医生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口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开口器从正面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开口器从背面看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板、弹性件和滑动按键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图5为从图4中右侧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的开口器,包括支撑架10、弹性件30、滑动按键40和压舌板50。参考图2和图3,支撑架10呈U形,开口朝向一侧,一端设有牙托11,另一端设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上表面中间向上凸出形成沿该连接板20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台21。支撑架10上位于条形凸台21两侧的表面内凹分别形成两个第一滑道211和设于该两个第一滑道211之间的第二滑道212。连接板20的下表面内凹形成一安装腔22,第一滑道211和第二滑道212与安装腔22相通,第一滑道211上设有缺口213。连接板20的两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滑槽23,每个滑槽23的侧面设有与两个第一滑道211分别相通的两个第一条形通孔231和设于两个第一条形通孔231之间的与安装腔相通的第二条形通孔232。弹性件30包括基板31和由该基板3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弹性条32,该两个弹性条32的两个端部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形成两个卡条33。弹性条32与卡条33之间形成折弯部34,两个折弯部34向内靠拢。条形凸台21上设有与安装腔22相通的定位孔24,基板31上设有向上的定位柱311,与定位孔24配合。参考图2和图3,滑动按键40包括顶板41和设于该顶板41同侧的两个侧板42,两个侧板42与顶板41垂直。每个侧板42的中间部分内凹形成凹部422,凹部422内设有与顶板41垂直的压杆423。每个侧板4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该侧板平行且向外伸出的滑杆421,滑杆421与第一条形通孔231相适配。参考图2和图3,压舌板50的一端设有调节钩51,另一端设有弧形压片52,压舌板50的两侧边设有与该压舌板垂直的两个挡板53,每个挡板53的内侧面设有卡齿条531,卡齿条531置于滑槽23内并与卡条33配合。卡齿条531沿侧板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压舌板50的一端还设有一安装孔54,该安装孔54内设有控制按钮60。结合图4和图5,弹性件30放置于安装腔22内,定位柱311插入定位孔24内,两个卡条33分别从第二条形通孔232伸入滑槽23内。滑动按键40两个侧板42上的两个端部分别放置于第一滑道211内,滑杆421从第一滑道211上的缺口213伸入第一条形通孔231内。两个压杆423分别从第二滑道212伸入安装腔22内,使两个弹性条32夹在两个压杆423之间。压舌板50从连接板20的端部插入,卡齿条531放置于滑槽23内并与卡条33配合。将滑动按键40朝靠近支撑架10方向滑动,两个压杆423挤压两个弹性条32向内靠拢,此时两个卡条33向内收缩,两个卡条33与卡齿条531分离,实现压舌板50的前后滑动。将滑动按键40朝远离支撑架10方向滑动,两个压杆423松开两个弹性条32,此时两个卡条33向外伸出,两个卡条33卡入卡齿条531中,将压舌板50固定。使用时,将牙托11扣紧上颚,此时弧形压片52的内表面压住舌头,通过调节滑动按键40在连接板20上的位置,从而来调节弧形压片52与牙托11之间的距离,起到调节口腔开口程度的作用。压舌板50具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腔22内设有两个夹块221,两个夹块221之间形成间槽,弹性件的另一端突出形成凸尖35,该凸尖35与间槽相适配。该开口器采用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制成,一次性使用,安全、方便、卫生。本技术的开口器通过连接板、弹性件和滑动按键来实现压舌板的前后滑动,从而起到调节口腔开口程度的作用,需要调节口腔开口程度时,只需要将滑动按键向靠近支撑架滑动后,即可前后调节压舌板,口腔调到合适的开口程度时,将滑动按键再向回滑动,即可将压舌板锁死,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便于医生操作。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一端设有牙托(11),另一端设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内凹形成一安装腔(22),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滑道,所述连接板的两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滑槽(23),所述滑槽的侧面设有分别与滑道和安装腔相通的条形通孔;弹性件(30),置于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包括基板(31)和由该基板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弹性条(32),所述两个弹性条的两个端部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形成两个卡条(33),该两个卡条从条形通孔伸入滑槽内;滑动按键(40),包括顶板(41)和设于所述顶板同侧的两个侧板(42),每个侧板的中间部分内凹形成凹部(422),所述凹部内设有与顶板垂直的压杆(423),两个弹性条夹在两个压杆之间;压舌板(50),其两侧边设有与该压舌板垂直的两个挡板(53),每个挡板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卡齿条(531),所述卡齿条置于滑槽内并与卡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一端设有牙托(11),另一端设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内凹形成一安装腔(22),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滑道,所述连接板的两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滑槽(23),所述滑槽的侧面设有分别与滑道和安装腔相通的条形通孔;弹性件(30),置于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包括基板(31)和由该基板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弹性条(32),所述两个弹性条的两个端部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形成两个卡条(33),该两个卡条从条形通孔伸入滑槽内;滑动按键(40),包括顶板(41)和设于所述顶板同侧的两个侧板(42),每个侧板的中间部分内凹形成凹部(422),所述凹部内设有与顶板垂直的压杆(423),两个弹性条夹在两个压杆之间;压舌板(50),其两侧边设有与该压舌板垂直的两个挡板(53),每个挡板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卡齿条(531),所述卡齿条置于滑槽内并与卡条配合。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復瑞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