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国荣专利>正文

加热装置和洗碗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16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部和支撑角,其中,加热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支撑角设于所述壳体相邻的侧面之间且支撑所述加热部使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形成空隙。该加热装置通过在壳体相邻的侧面之间设置支撑角,利用支撑角对加热部的侧角进行固定;只有加热部的侧角与支撑角接触,使加热部不与壳体接触,进而减少加热部向壳体外热传递,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避免用户在使用该加热装置时烫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加热装置的洗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和洗碗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设备,尤其是用于烘干洗碗机内的餐具的加热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加热装置的洗碗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洗碗机无法对碗筷等餐具进行烘干加热,易导致餐具残余水迹,甚至一些木质餐具会发霉。现有的洗碗机通过在其外侧设置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烘干餐具;但是该加热装置内的加热部一般设置于该加热装置的壳体上,加热部与壳体紧密贴合,加热装置工作时,加热部产生的部分热量从壳体上热传递散失掉,导致烘干餐具的效率降低,同时加热部产生的热量易使壳体温度升高,对用户造成烫伤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加热部与壳体进行分隔,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烘干效率的加热装置;还提供一种包括该加热装置的洗碗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支撑角,其设于所述壳体相邻的侧面之间且支撑所述加热部使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形成空隙。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角包括第一支撑角;所述第一支撑角具有可供所述加热部的侧角嵌入固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凹槽的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角还包括第二支撑角;所述第二支撑角为倾斜连接于所述壳体相邻的侧面之间的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直角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部包括:框架,其侧角与支撑角连接;加热件,其设于所述框架内;散热片,其连接于所述框架与所述加热件之间;所述散热片形成有通风道。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部至少有两个。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为呈三角波纹状的金属片;所述散热片形成有多条通风道。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件为PTC热敏电阻。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端壳体、侧端壳体和下端壳体;所述上端壳体与所述侧端壳体的一端相配合连接;所述下端壳体与所述侧端壳体的另一端相配合连接;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侧端壳体内;所述侧端壳体包括第一侧端壳体和第二侧端壳体;所述第一侧端壳体与所述第二侧端壳体相配合且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端壳体一端设有用于向所述壳体内提供气流的进风口;所述下端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通风道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洗碗机,所述洗碗机包括上述的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加热装置通过在壳体相邻的侧面之间设置支撑角,利用支撑角对加热部的侧角进行固定;只有加热部的侧角与支撑角接触,使加热部不与壳体接触,进而减少加热部向壳体外热传递,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避免用户在使用该加热装置时烫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加热部固定于侧端壳体内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拆分图。图4是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加热部固定于侧端壳体内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加热部固定于侧端壳体内的再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洗碗机和加热装置相连接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4,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加热部2和支撑角3。其中,加热部2设于所述壳体1内;支撑角3设于所述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且支撑所述加热部2使所述加热部2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形成空隙。通过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所成的支撑角3对加热部2支撑固定;使加热部2不与壳体1接触,只有加热部2的侧角与支撑角3接触,使所述加热部2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存在空隙;进而减少加热部2向壳体1外热传递,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避免用户在使用该加热装置时烫伤。所述支撑角3包括第一支撑角31;所述第一支撑角31具有可供所述加热部2的侧角嵌入固定的凹槽311,所述凹槽311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凹槽311的连接部312。通过在第一支撑角31上设置凹槽311和连接部312,利用凹槽311与加热部2的侧角相配合,方便加热部2的侧角嵌入凹槽311内,同时利用连接部312连接凹槽311,对凹槽311进行支撑,以及使加热部2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空隙。通过这样设置第一支撑角31,使加热部2只有其侧角与支撑角3相接触,使加热部2不与壳体1接触,而且第一支撑角31具有与加热部2相配合的凹槽311,便于固定加热部2。优选的,所述支撑角3还包括第二支撑角32;所述第二支撑角32为倾斜连接于所述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以倾斜连接于所述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的支撑板3作为第二支撑角32,可以减少对支撑角3的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同时使加热部2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空隙,减少加热部2向壳体1外热传递,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避免用户在使用该加热装置时烫伤。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支撑角3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使加热部2的侧角在支撑角3上的固定更加牢固,在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第一支撑角31和第二支撑角32相结合,实现本实施方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根据需要,可以直接以第一支撑角31或第二支撑角32作为壳体1相邻侧面之间的支撑角3对加热部固定。优选的,所述凹槽311为直角凹槽。将凹槽311设置成直角的凹槽,便于加热部2的侧角嵌入凹槽311内。所述加热部2包括:框架21、加热件22和散热片23。其中,框架21的侧角与支撑角3连接;加热件22设于所述框架21内;散热片23连接于所述框架21与所述加热件22之间;所述散热片23形成有通风道24。而加热部2的框架21、散热片23的制作材料为铜、铝或铜铝合金。将框架21的侧角固定于支撑角3上,使框架21与壳体1的侧面之间存在空隙;不与壳体1接触;从而避免加热部2向壳体1外热传递和避免用户在使用该加热装置时烫伤。而在框架21和加热件22之间设置散热片23,使加热件22产生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23上。利用散热片23形成的通风道24,这样可以对流入通风道24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与加热件22和散热片23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产生的热气流可快速进入洗碗机烘干餐具。所述加热部2至少有两个。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多个加热部2,使对应的加热件22、散热片23和通风道24增加,可以提高烘干的效率。优选的,所述散热片23为呈三角波纹状的金属片;所述散热片23形成有多条通风道24。将散热片23设置成三角波纹状,可以增大了散热片23与加热件22的接触面积,以及可以形成多条通风道24,可快速将加热件22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23上。散热片23形成的多条该通风道24,可以加大气流的流量,与散热片23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保证对气流的加热效率,从而提高烘干的效率。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述散热片23平行或垂直于所述加热件22的一侧;所述散热片23与散热片23之间、所述散热片23与所述框架21之间或所述散热片23与加热件22之间均形成有通风道24。通过将散热片23平行或垂直于所述加热件22的侧面,这样设置使散热片2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气流从通风道24进入也可以快速与加热件22和散热片23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保证对气流的加热效率,提高烘干的效率。所述加热件22为PTC热敏电阻。该PTC热敏电阻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上端壳体11、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加热部(2),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支撑角(3),其设于所述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且支撑所述加热部(2)使所述加热部(2)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形成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加热部(2),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支撑角(3),其设于所述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且支撑所述加热部(2)使所述加热部(2)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形成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3)包括第一支撑角(31);所述第一支撑角(31)具有可供所述加热部(2)的侧角嵌入固定的凹槽(311),所述凹槽(311)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凹槽(311)的连接部(3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3)还包括第二支撑角(32);所述第二支撑角(32)为倾斜连接于所述壳体(1)相邻的侧面之间的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1)为直角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包括:框架(21),其侧角与支撑角(3)连接;加热件(22),其设于所述框架(21)内;散热片(23),其连接于所述框架(21)与所述加热件(22)之间;所述散热片(23)形成有通风道(2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鳌李富顺熊强
申请(专利权)人:伍国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