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315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服装本体包括提花部分、非提花部分,提花部分组织结构使面料形成凹凸、网状、孔洞的立体结构,以减小与皮肤的实际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湿态条件下服装与皮肤之间的贴附力;提花部分可设置于衣服本体的腰部、肩部、胸部、背部、腋部等出汗量较多部位中的至少一处,并根据人体该部位的形态而配置提花图案的轮廓;提花部分与非提花部分之间为无缝连接;制造时,包含衣片及定位图案的机织提花面料或针织提花T恤为一体成型;服装内侧以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并喷洒含氟丙烯酸酯,提高服装内侧拒水性,进一步减小服装在湿态条件下与皮肤的贴附力,使用舒适。

A Functional Clothing with Wet Comfor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nctional clothing with wet comfor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clothing body includes jacquard part and non-jacquard part. The structure of jacquard part enables the fabric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concave and convex, mesh and holes, so as to reduce the actual contact area with skin, thereby reducing the adhesion between clothing and skin under wet condition. At least one of the sweating parts of the body, such as waist, shoulder, chest, back and axilla, is arranged with the outline of jacquard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part of the body; the jacquard part is seamlessly connected with the non-jacquard part; the woven jacquard fabric or knitted jacquard T-shirt containing clothing pieces and positioning patterns is formed as a whole; the inner part of the garment is form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injection. Flow treatment and spraying of fluorinated acrylate can improve the water repellency of inner garment, further reduce the adhesion between garment and skin under wet conditions, and make it comfortable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服装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汗流浃背的情况,湿透的服装紧贴皮肤,使伸展、弯曲等动作备受束缚,不能活动自如。即使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该贴附现象仍会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强烈不适感,并严重影响服装的美感。上述问题出现在任何与湿面料有关的场合,如:恶劣环境或运动造成的大量出汗,婴儿或老人尿失禁,渗液伤口的贴敷,被雨水淋湿,游泳后上岸等。因此应减小湿态条件下的贴附以提高湿态舒适性。贴附性是一项重要的织物性能,研究报道较多集中在干态织物材料或面料的贴附性,如:各种方法和材料作为粘合剂的层合织物材料间的粘合强度、纺织纤维与复合材料基质间的粘结强度及提高粘结强度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等。相对于水、汗液、尿液等低粘度液体,这些粘合剂一般粘度较高,且往往经固化再测其干燥状态下的强度,其机理与湿态贴附性有本质不同。而对于湿态织物材料或面料贴附性的研究较欠缺,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湿态”的舒适性方面,即水汽、热气传递的热湿舒适性,水分并不作为液态存在。如1941年Gagge等人在《Science》上提出与生理参数、心理感觉、环境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克罗(CLO),1962年Woodcock提出服装透湿指数Im等,此后几十年来,面料热湿舒适性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对液态水存在状态下的大量出汗、游泳、伤口体液、尿失禁等情形,面料性能研究主要有热湿传递性、吸湿排汗性、通风排汗、与流体间的阻力、吸液性、抗感染能力、隔液性、柔软性、湿态摩擦性等,贴附性的重要作用并未独立出来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然而,吸湿排汗面料的调控能力有限,在表面液体含量较大时无法保证持续处于干燥或舒适状态;吸液性、隔液性等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减少贴附所造成的性能下降或不适感;湿态摩擦力f=μfn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或贴附力)fn,两者呈正比,湿态贴附力是切向摩擦力产生的重要原因。种种关系表明,面料的湿态贴附性与多种性能直接相关,且为某些性能和问题产生的前提条件,面料湿态贴附性的调控是解决多种问题的关键。在面料湿态贴附性测试仪器方面,邢雷等人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湿态面料静态紧贴于水平放置的保温仪热板时的实际温度分布,依据贴附区域与未贴附区域的表面温度差计算贴附面积百分比,估测湿态贴附性。纪峰等人开发了一种测试竖直方向夹持的湿态面料与人造皮肤间贴附性的方法。娄琳等人开发了水平方向夹持与分离的测试方法,反映面料湿态贴附性。目前,全部由拒水或特殊结构面料制成的服装缺乏干态舒适性、整体舒适性和美观性。市场现有吸湿速干服装的调控能力有限,尚不能在大量出汗等情况下持续保持皮肤的干燥与舒适。湿态贴附性是完善面料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目前对面料湿态贴附性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对面料湿态贴附性还未达到按需设计和有效调控的要求,面料湿态贴附现象仍普遍引起各种严重问题而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该服装具有可减少湿态条件下面料与皮肤之间的接触和贴附的技术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提花部分、非提花部分,所述提花部分通过织物组织使表面形成立体结构;所述提花部分可设置于服装本体的腰部、肩部、胸部、背部、腋部中的至少一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立体结构包括凹凸组织结构、网状组织结构、孔洞组织结构。作为一种改进,能够形成凹凸组织结构、网状组织结构、孔洞组织结构的组织包括蜂巢组织、浮松组织、网目组织、透孔组织、集圈组织、移圈组织、毛圈组织、嵌花组织。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的形成方式还包括在制造服装面料时加入具有粗细节的花式纱线以及在服装面料上轧花、点塑、植绒、雕刻。作为一种改进,功能服装包括一体提花衣片拼接的机织提花衬衫以及直接一体成型的针织提花T恤。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针织提花T恤的提花部分由拒水纱线构成。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拒水纱线包括丙纶纱线、涤纶纱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提花部分和非提花部分间为无缝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服装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拒水层。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服装款式,并根据人体易出汗部位的分布和形态,设计服装各部位提花部分的图案;步骤2):对于机织提花衬衫,根据款式和体型尺寸,将各衣片的排料体现于大提花面料设计图中,衣片排料和基于易出汗部位的定位提花部分的图案均成为面料提花的一部分,各衣片边界、各图案内部均与非提花部分的组织结构不相同,光泽和/或颜色不同,便于识别、裁剪;对于针织提花T恤,设计易出汗各部位提花部分的图案内部的针织组织结构;通过图案内部相应机织或针织面料的凹凸、网状、孔洞立体组织结构,减小湿态条件下服装面料与皮肤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和贴附力;步骤3):将各衣片和/或各部位的组织结构,非提花部分面料基本规格参数与机织提花部分面料设计图或针织一体成型T恤设计图相结合,制得纹板文件意匠图;步骤4):根据需要选取棉、涤纶、丙纶材料的纱线或花式纱线,或其纱线的组合,采用机织提花织造或针织纬编提花以织机读取纹板文件或意匠图,织成机织面料或针织一体成型T恤的同时在相应部位形成提花;步骤5):采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步骤4)获得的机织提花面料或针织一体成型提花T恤的反面,以氦气为载气,喷头与服装面料距离范围1~30mm,喷头移动速度范围1~50mm/s;所述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为激发态的高能粒子在大气环境下对服装面料浅表进行处理;步骤6):将含氟丙烯酸酯的拒水整理剂喷洒于步骤5)获得的机织提花面料或针织一体成型提花T恤的反面,提高面料拒水性,进一步减小湿态条件下服装面料与皮肤之间的贴附力;所述含氟丙烯酸酯的拒水整理剂中包含正烷烃、异烷烃、环烷;步骤7):对于机织提花衬衫,沿着机织面料上通过提花显示出的衣片边界,分别裁剪背面、右前胸面、左前胸面、两个袖子以及条形领子备用;步骤8):对于机织提花衬衫,缝制步骤7)获得的背面、右前胸面、左前胸面、两个袖子以及条形领子,配以纽扣、辅料,获得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对于针织一体成型提花T恤,无需裁剪衣片或缝制,即获得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服装款式,并根据人体易出汗部位的分布和形态,设计服装各部位提花部分的图案;步骤2):对于机织提花衬衫,根据款式和体型尺寸,将各衣片的排料体现于大提花面料设计图中,衣片排料和基于易出汗部位的定位提花部分的图案均成为面料提花的一部分,各衣片边界、各图案内部均与非提花部分的组织结构不相同,光泽和/或颜色不同,便于识别、裁剪;对于针织提花T恤,设计易出汗各部位提花部分的图案内部的针织组织结构;通过图案内部相应机织或针织面料的凹凸、网状、孔洞立体组织结构,减小湿态条件下服装面料与皮肤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和贴附力;步骤3):将各衣片和/或各部位的组织结构,非提花部分面料基本规格参数与机织提花部分面料设计图或针织一体成型T恤设计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包括提花部分(2)、非提花部分(3),所述提花部分(2)通过织物组织使表面形成立体结构;所述提花部分(2)可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腰部、肩部、胸部、背部、腋部中的至少一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包括提花部分(2)、非提花部分(3),所述提花部分(2)通过织物组织使表面形成立体结构;所述提花部分(2)可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腰部、肩部、胸部、背部、腋部中的至少一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包括凹凸组织结构、网状组织结构、孔洞组织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能够形成凹凸组织结构、网状组织结构、孔洞组织结构的组织包括蜂巢组织、浮松组织、网目组织、透孔组织、集圈组织、移圈组织、毛圈组织、嵌花组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的形成方式还包括在制造服装面料时加入具有粗细节的花式纱线以及在服装面料上轧花、点塑、植绒、雕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功能服装包括一体提花衣片拼接的机织提花衬衫以及直接一体成型的针织提花T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提花T恤的提花部分(2)由拒水纱线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纱线包括丙纶纱线、涤纶纱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部分(2)和非提花部分(3)间为无缝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内表面设置有拒水层。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湿态舒适的功能服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计服装款式,并根据人体易出汗部位的分布和形态,设计服装各部位提花部分的图案;步骤2):对于机织提花衬衫,根据款式和体型尺寸,将各衣片的排料体现于大提花面料设计图中,衣片排料和基于易出汗部位的定位提花部分的图案均成为面料提花的一部分,各衣片边界、各图案内部均与非提花部分的组织结构不相同,光泽和/或颜色不同,便于识别、裁剪;对于针织提花T恤,设计易出汗各部位提花部分的图案内部的针织组织结构;通过图案内部相应机织或针织面料的凹凸、网状、孔洞立体组织结构,减小湿态条件下服装面料与皮肤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和贴附力;步骤3):将各衣片和/或各部位的组织结构,非提花部分面料基本规格参数与机织提花部分面料设计图或针织一体成型T恤设计图相结合,制得纹板文件意匠图;步骤4):根据需要选取棉、涤纶、丙纶材料的纱线或花式纱线,或其纱线的组合,采用机织提花织造或针织纬编提花以织机读取纹板文件或意匠图,织成机织面料或针织一体成型T恤的同时在相应部位形成提花;步骤5):采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步骤4)获得的机织提花面料或针织一体成型提花T恤的反面,以氦气为载气,喷头与服装面料距离范围1~30mm,喷头移动速度范围1~50mm/s;所述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琳朱小行陈婷薇胡若涵窦宏晨程佳奕龙颖徐峰峰吴雪晴陈乐心黄如意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