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09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顶侧设有托玛琳内套,玛琳内套套装在枕芯上;枕芯采用乳胶制成;枕芯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槽;托玛琳内套背向枕芯的端面上设有磁铁,磁铁分为南极磁铁和北极磁铁。枕芯上设有切开槽,切开槽将枕芯分为上枕芯和下枕芯,上枕芯、下枕芯上分别固定有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上设有压紧槽,压紧槽端面与第二弧形弹簧一端固定,第二弧形弹簧另一端为开放端;上壳体、下壳体内安装有传感器,第二弧形弹簧与传感器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弧形弹簧、分隔板与下壳体内侧壁能够将传感器较为稳固地固定,而且拆卸十分方便,大大利于后期维护。

A Latex Intelligent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ex intelligent pillow, which comprises a pillow body. The top side of the pillow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malin inner sleeve,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pillow core; the pillow core is made of latex; the pillow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sensor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end face of the Tomalin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magnet, which is divided into an Antarctic magnet and an Arctic magnet. A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pillow core, which divides the pillow core into the upper pillow core and the lower pillow core. The upper pillow core and the lower pillow cor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groove, the end face of the pressing groove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arc sp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arc spring is an open end. Sensors are installed i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second arc spring and the sensor are pressed and fixed. \u3002 The sensor can be stably fixed by the second arc spring,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disassembly is very convenient,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late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胶智能枕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乳胶枕芯的智能枕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枕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为人们保证睡眠舒适的睡眠工具,它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例如,市面上已经出现的具有止鼾功能的枕头,还能检测睡眠等等,为了让智能枕头具有更多的功效,人们在智能枕头内安装有托玛琳内套,托玛琳既是一种晶体,又是一种电介质,还是一种带电的石头。托玛琳是集远红外、负离子纳米、磁疗、抗菌除螨、防紫外线等多种功效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功能纤维产品。但是现有的智能枕头其传感器固定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大部分厂家采用直接将传感器夹在枕芯中,这种设计容易的导致传感器滑动、脱落,导致数据采集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其能够实现对传感器较好地固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顶侧设有托玛琳内套,所述的玛琳内套套装在枕芯上,所述的枕芯有六个面,所述的托玛琳内套上也设有与枕芯六个面相配合的六个面;所述的玛琳内套在其左右侧面以及底面不设置托玛琳,所述的托玛琳内套中填充有托玛琳粉末;所述的枕芯采用乳胶制成;所述的枕芯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槽;所述的托玛琳内套背向枕芯的端面上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分为南极磁铁和北极磁铁,所述的南极磁铁和北极磁铁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的枕芯上设有切开槽,所述的切开槽将枕芯分为上枕芯和下枕芯,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槽由上枕芯和下枕芯上的槽体共同构成,所述的上枕芯、下枕芯上分别固定有上壳体、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与上枕芯、下枕芯固定;所述的上壳体上设有压紧槽,所述的压紧槽端面与第二弧形弹簧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簧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上壳体、下壳体内安装有传感器,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簧与传感器压紧固定。优选的,所述的上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的第一卡扣与下壳体上的第一卡合槽卡合装配;所述的第二卡扣包括连接杆、卡扣板,所述的卡扣板一端与第二卡合槽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卡合槽与滑孔一端连通,所述的滑孔另一端贯穿下壳体侧壁;所述的滑孔与滑杆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滑杆伸出下壳体一端与第一弧形弹簧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簧端面与下壳体外侧面顶紧;所述的枕芯在与第一弧形弹簧对应处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簧、第二弧形弹簧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的卡扣板底部与压簧顶部压紧,所述的压簧底部固定在弹簧柱上,所述的弹簧柱与传感器外侧壁之间设有分隔板。优选的,所述托玛琳内套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枕头本体的顶侧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托玛琳内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块远离托玛琳内套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安装槽相连通,且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连接块靠近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滑动凹槽内,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滑动凹槽远离连接块的一侧,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动块与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优选的,所述滑动块靠近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动凹槽靠近挡块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挡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金属保护块,金属保护块与滑动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远离固定槽的一端贯穿滑动槽并延伸至安装块外,且焊接有拉动手柄。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上均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滑动杆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二弧形弹簧、分隔板与下壳体内侧壁能够将传感器较为稳固地固定,而且拆卸十分方便,大大利于后期维护。本技术中,通过利用连接块、安装块、安装槽、滑动槽、滑动杆、固定槽、滑动块、滑动凹槽、挡块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拉动滑动杆,滑动杆在滑动槽和固定槽内滑动,使得滑动杆的一端滑出固定槽外,且滑入滑动槽内,然后拉动连接块,使得连接块从安装槽内滑出,在此过程中,滑动块在滑动凹槽内滑动,且滑动块压动弹簧,使得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对滑动杆的推力,使得托玛琳内套从枕头本体上分离,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托玛琳内套内套便于拆卸更换,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的连接块与安装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的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F1处放大图。图6为图5中F2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的磁铁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7,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枕头本体1的顶侧设有托玛琳内套2,托玛琳内套2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枕头本体1的顶侧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安装块4靠近托玛琳内套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5,连接块3远离托玛琳内套2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槽5内,安装块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6,滑动槽6与安装槽5相连通,且滑动槽6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7,连接块3靠近滑动槽6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8,滑动杆7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8内,并与固定槽8滑动连接,滑动杆7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动块9,滑动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凹槽10,滑动块9滑动安装在滑动凹槽10内,滑动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挡块11,挡块11位于滑动凹槽10远离连接块3的一侧,滑动杆7上套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动块9与挡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通过利用连接块3、安装块4、安装槽5、滑动槽6、滑动杆7、固定槽8、滑动块9、滑动凹槽10、挡块11和弹簧12的配合使用,使得拉动滑动杆7,滑动杆7在滑动槽6和固定槽8内滑动,使得滑动杆7的一端滑出固定槽8外,且滑入滑动槽6内,然后拉动连接块3,使得连接块3从安装槽5内滑出,在此过程中,滑动块9在滑动凹槽10内滑动,且滑动块9压动弹簧12,使得弹簧12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对滑动杆7的推力,使得托玛琳内套2从枕头本体1上分离,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托玛琳内套2便于拆卸更换,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技术中,滑动块9靠近挡块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滑动凹槽10靠近挡块1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在同一水平线上,滑动杆7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挡块11滑动安装在滑槽内,固定槽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金属保护块,金属保护块与滑动杆7滑动连接,滑动杆7远离固定槽8的一端贯穿滑动槽6并延伸至安装块4外,且焊接有拉动手柄,滑动槽6的内壁上均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顶侧设有托玛琳内套(2),所述的玛琳内套(2)套装在枕芯(300)上;所述的枕芯采用乳胶制成;所述的枕芯(300)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槽(310);所述的托玛琳内套(2)背向枕芯的端面上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分为南极磁铁(710)和北极磁铁(720),所述的南极磁铁(710)和北极磁铁(720)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的枕芯(300)上设有切开槽(320),所述的切开槽(320)将枕芯分为上枕芯(301)和下枕芯(30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槽(310)由上枕芯(301)和下枕芯(302)上的槽体共同构成,所述的上枕芯、下枕芯上分别固定有上壳体(510)、下壳体(520),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与上枕芯(301)、下枕芯(302)固定;所述的上壳体(510)上设有压紧槽(512),所述的压紧槽(512)端面与第二弧形弹簧(560)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簧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上壳体(510)、下壳体(520)内安装有传感器(200),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簧与传感器压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顶侧设有托玛琳内套(2),所述的玛琳内套(2)套装在枕芯(300)上;所述的枕芯采用乳胶制成;所述的枕芯(300)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槽(310);所述的托玛琳内套(2)背向枕芯的端面上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分为南极磁铁(710)和北极磁铁(720),所述的南极磁铁(710)和北极磁铁(720)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的枕芯(300)上设有切开槽(320),所述的切开槽(320)将枕芯分为上枕芯(301)和下枕芯(30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槽(310)由上枕芯(301)和下枕芯(302)上的槽体共同构成,所述的上枕芯、下枕芯上分别固定有上壳体(510)、下壳体(520),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与上枕芯(301)、下枕芯(302)固定;所述的上壳体(510)上设有压紧槽(512),所述的压紧槽(512)端面与第二弧形弹簧(560)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簧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上壳体(510)、下壳体(520)内安装有传感器(200),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簧与传感器压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卡扣(570)和第二卡扣,所述的第一卡扣(570)与下壳体(520)上的第一卡合槽(521)卡合装配;所述的第二卡扣包括连接杆(581)、卡扣板(582),所述的卡扣板一端与第二卡合槽(513)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卡合槽(513)与滑孔(511)一端连通,所述的滑孔另一端贯穿下壳体侧壁;所述的滑孔(511)与滑杆(420)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滑杆(420)伸出下壳体一端与第一弧形弹簧(410)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簧(410)端面与下壳体外侧面顶紧;所述的枕芯在与第一弧形弹簧对应处设有第一槽体(303);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簧、第二弧形弹簧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胶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板(582)底部与压簧(550)顶部压紧,所述的压簧(550)底部固定在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迈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