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08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扶手座和铰接于所述扶手座两侧的两根扶手管,所述扶手管位于所述扶手座内的外壁均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之间滑移穿设有收合铆钉,所述收合铆钉上均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扶手管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扶手座关于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供两个所述收合铆钉滑移的弧形导向孔,两个所述导向孔上端在同一直线上相向延伸设有卡锁孔,所述扶手座沿垂直于所述卡锁孔的方向滑移设有用于分离所述滑动块的按键,所述收合铆钉转动至所述导向孔上端时,所述限位弹簧将所述收合铆钉抵至所述卡锁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的效果。

Articulation folding device for baby bed armres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device for baby bed armrest joints,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s of which include an armrest and two armrest tubes articul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rmrest. The outer wall of the armrest tube located in the armrest seat is provided with strip holes along the axis, the strip holes slide through and are provided with a closing rivet, and the closing rivet is covered with sliding blocks. The slid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finite position spring, and the armrest has two arc-shaped guide holes for sliding of the two closing rivets symmetrically in the center. The upper ends of the two guide holes extend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and are provided with locking holes. The armrest slides along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ocking holes and is provided with keys for separating the sliding blocks. The closing rivet rotates to the position. When the upper end of the guide hole is described, the limit spring forces the closing rivet into the lock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
本技术属于折叠婴儿床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婴儿床都是可折弯收合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家庭使用空间,同时方便运输,降低成本。目前,公告号为CN2036338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收合机构,包括扶手座、按键、弹性元件和扶手管等,并在扶手座内增设有两个滑动件,每个滑动件的顶端均受滑动销钉驱动而与扶手管端部作接触锁定或脱离解锁,每个滑动件的底部均设有滑动配装在按键上的竖向长槽孔内的外凸键,该滑动件与扶手管的接触锁定即是婴儿床展开后的正常使用状态,滑动件与扶手管的脱离解锁就是婴儿床的折叠收合状态。现有技术类似于上述的婴儿床扶手关节收合机构,在扶手座上开设横向长槽孔,在按键上开设斜向长槽孔和竖向长槽孔,按键通过滑动件间接作用于扶手管,使得整体结构涉及的零件较多,加工工序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包括扶手座和铰接于所述扶手座两侧的两根扶手管,所述扶手管位于所述扶手座内的外壁均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之间滑移穿设有收合铆钉,所述收合铆钉上均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扶手管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扶手座关于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供两个所述收合铆钉滑移的弧形导向孔,两个所述导向孔上端在同一直线上相向延伸设有卡锁孔,所述扶手座沿垂直于所述卡锁孔的方向滑移设有用于分离所述滑动块的按键,所述收合铆钉转动至所述导向孔上端时,所述限位弹簧将所述收合铆钉抵至所述卡锁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座连接两个较短的扶手管,使扶手管成为一体。条形孔为收合铆钉的滑移提供空间,收合铆钉在导向孔内滑移时压缩限位弹簧,并带动扶手管沿着扶手座进行转动;当收合铆钉转动至卡锁孔时,限位弹簧恢复至自然状态,使得收合铆钉抵接在卡锁孔内,由于卡锁孔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两根扶手管被锁紧在同一直线上实现扶手的展开,同时收合铆钉带动两个滑动块滑移靠近。折叠扶手时,推动按键滑移至两个滑动块中间,从而分离两个滑动块从而压缩限位弹簧,收合铆钉脱离锁扣并在导向孔内转动,直到两个扶手管实现对折,节省使用空间。整个装置结构紧凑,所涉及的零件较少,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座沿垂直于所述卡锁孔方向在中心处开设有腰形孔,所述按键上设有用于滑移穿设所述腰形孔的调整铆钉,所述调整铆钉与所述扶手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调整铆钉抵接于所述腰形孔远离所述卡锁孔的一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形孔限制按键的滑移轨迹,在调整铆钉带动下按键稳定滑移至两滑动之间。当松开按键时,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按键远离滑动块,使收合铆钉稳定卡于卡锁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朝向所述腰形孔的一端设有球面,所述按键朝向所述卡锁孔的一侧设有呈三角形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尖端靠近所述卡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尖端朝向卡锁孔,在按键滑移靠近卡锁孔时,楔形块两侧距离逐渐增大,推动滑移块逐渐远离。球面光滑,减小滑动块与按键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键远离所述楔形块尖端的一侧上设有平行于所述腰形孔的平面,所述滑动块中心处设有用于抵接所述平面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滑移通过滑动块后,凸块稳定抵接在平面上,使收合铆钉缩回至导向孔内,增强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座固定设有平行于所述调整铆钉的限位杆,所述按键上沿平行于所述腰形孔方向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杆滑移的通槽,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调整铆钉和所述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位置固定且穿过按键上的通槽,使按键能够顺利滑移。复位弹簧分别连接在调整铆钉和限位杆,便于按键在滑移过程中保持平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座垂直于所述腰形孔且远离所述按键的一侧形成光滑的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按键时将手握在弧面上,利用大拇指将按键压向弧面,因此弧面便于持拿,减少尖刺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面关于中心对称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扶手管的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扶手时将两段扶手管转动至相互平行,均嵌入缺口内,进一步减小扶手折叠后的收纳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合铆钉位于所述扶手座外侧处套设有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合铆钉分别滑移在导向孔和卡锁孔内,卡环抵接在扶手座外壁,使收合铆钉始终穿设在扶手座上,避免脱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限位弹簧的弹力将收合铆钉抵紧在卡锁孔内,实现扶手的展开,两根扶手管置于同一直线上;2、滑动块沿着楔形块的斜面逐渐分离,从而对限位弹簧进行压缩;3、未施力状态下复位弹簧带动调整铆钉远离卡锁孔,使扶手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展开状态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折叠状态整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凸显扶手管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扶手座;2、扶手管;3、收合铆钉;4、滑动块;5、限位弹簧;6、球面;7、凸块;8、导向孔;9、卡锁孔;10、按键;11、楔形块;12、平面;13、腰形孔;14、调整铆钉;15、复位弹簧;16、限位杆;17、缺口;18、弧面;19、条形孔;20、通槽;21、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婴儿床扶手折叠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扶手座1和关于扶手座1中心对称且转动插接于扶手座1内的两根扶手管2。当两根扶手管2转动至同一直线时扶手展开,当两根扶手管2相向转动时扶手折叠,有效节约婴儿床的使用空间,方便运输。如图1所示,扶手座1纵向横截面呈U形,该扶手座1的底部和两侧均设有开口,扶手座1顶部两侧设有用于嵌入扶手管2的缺口17。两侧开口分别与两根扶手管2侧壁铰接,扶手展开时,扶手管2端部相向转动至扶手座1内部,加强扶手管2连接处的牢固性。结合图2,扶手折叠时扶手管2相背转动至嵌入缺口17内,使两根扶手管2保持水平,进一步减小折叠后的扶手使用空间。如图2、图3所示,扶手管2位于扶手座1内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19,条形孔19之间滑移穿设有收合铆钉3,收合铆钉3与扶手管2内部连接有限位弹簧5。扶手座1上开设有供收合铆钉3滑移的呈四分之一圆周的导向孔8,其中,导向孔8上端沿径向延伸设有卡锁孔9且两端卡锁孔9处于同一直线上。当收合铆钉3嵌入导向孔8内时,压缩限位弹簧5使得收合铆钉3在条形孔19上滑移远离扶手座1;收合铆钉3沿着导向孔8转动90度,当移动至卡锁孔9时复位弹簧15弹出,收合铆钉3在条形孔19内滑移靠近扶手座1并嵌入卡锁孔9内,从而使两根扶手管2固定于同一直线上。如图2所示,收合铆钉3在扶手座1外侧套设有卡环21,收合铆钉3滑移时卡环21抵接在扶手座1外壁,确保收合铆钉3始终穿设在扶手座1之间,实现对扶手管2的控制。如图3所示,扶手管2与扶手座1之间设有用于压缩限位弹簧5的解锁机构。其中,解锁机构包括套设于收合铆钉3上滑动块4以及沿垂直于卡锁孔9方向滑移设于扶手座1对称轴上的按键10。收合铆钉3锁入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包括扶手座(1)和铰接于所述扶手座(1)两侧的两根扶手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管(2)位于所述扶手座(1)内的外壁均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19),所述条形孔(19)之间滑移穿设有收合铆钉(3), 所述收合铆钉(3)上均套设有滑动块(4),所述扶手管(2)与所述滑动块(4)连接有限位弹簧(5),所述扶手座(1)关于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供两个所述收合铆钉(3)滑移的弧形导向孔(8),两个所述导向孔(8)上端在同一直线上相向延伸设有卡锁孔(9),所述扶手座(1)沿垂直于所述卡锁孔(9)的方向滑移设有用于分离所述滑动块(4)的按键(10),所述收合铆钉(3)转动至所述导向孔(8)上端时,所述限位弹簧(5)将所述收合铆钉(3)抵至所述卡锁孔(9)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包括扶手座(1)和铰接于所述扶手座(1)两侧的两根扶手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管(2)位于所述扶手座(1)内的外壁均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孔(19),所述条形孔(19)之间滑移穿设有收合铆钉(3),所述收合铆钉(3)上均套设有滑动块(4),所述扶手管(2)与所述滑动块(4)连接有限位弹簧(5),所述扶手座(1)关于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供两个所述收合铆钉(3)滑移的弧形导向孔(8),两个所述导向孔(8)上端在同一直线上相向延伸设有卡锁孔(9),所述扶手座(1)沿垂直于所述卡锁孔(9)的方向滑移设有用于分离所述滑动块(4)的按键(10),所述收合铆钉(3)转动至所述导向孔(8)上端时,所述限位弹簧(5)将所述收合铆钉(3)抵至所述卡锁孔(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座(1)沿垂直于所述卡锁孔(9)方向在中心处开设有腰形孔(13),所述按键(10)上设有用于滑移穿设所述腰形孔(13)的调整铆钉(14),所述调整铆钉(14)与所述扶手座(1)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使所述调整铆钉(14)抵接于所述腰形孔(13)远离所述卡锁孔(9)的一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扶手关节折叠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宝贝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