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94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前肢后部凹陷位置的前绑定带,设于后肢前部凹陷位置的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所述前连接带的前端与前绑定带下侧连接、后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前部连接,后连接带的后端与后绑带的下侧连接、前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后部连接,所述公牛尿袋下端开口与导尿管上端连接,导尿管下端与接尿容器连接,导尿管下端位置低于公牛所在位置的地面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绑定带、后绑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将公牛尿袋上开口端连接,尿袋最大限度张开,且牢固贴在牛排尿处周围,尿液可直接通过导管引入尿桶等接尿容器中,实现尿液无损失全部收集,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便于安装固定,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A Fixed Structure of Bull Urine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structure of a bull urine bag,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binding belt at the depression position of the back part of the forelimb, a rear binding belt, a front connecting belt and a rear connecting belt at the depression position of the front part of the hind limb.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connect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ide of the front binding belt, the back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upper opening end of the bull urine bag,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rear connect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ide of the rear binding belt and the fron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bull urine 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catheter, the lower end of the cathe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theter contain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atheter is lower than the ground height of the bull. The front binding band, the back binding band, the front connecting band and the back connecting band of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 the opening end of the bull urine bag, and the urine bag is open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firmly adheres to the vicinity of the steak urine. The urine can be directly introduced into the urine receiving container such as the urine bucket through the catheter,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urine without los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reliable,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accuracy and fixity of the test data are guarantee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牛尿袋固定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公牛的消化代谢试验时,需要每天收集代谢栏内公牛24小时全部的尿液,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方法就是在牛的排尿处固定尿袋,通过PVC管导入到塑料桶中进行收集。尿袋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固定不当会使尿袋脱落,或随着公牛身体的起卧或摇摆导致尿道发生偏离,最终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造成尿液损失,消化代谢的数据不准确,甚至会导致试验失败。现有技术中缺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可靠固定尿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本技术本方法所用固定绳均具有松紧性,两根宽绳分别绕牛前肢后部和后肢前部一周并收紧固定,尿袋的最外侧左右两边都有三个孔,每个边需要两根细松紧绳,每根穿过连续的两个孔,细松紧绳的两端再旋转绑在宽绳上,另一侧同样如此,这使得尿袋最大限度张开,且牢固贴在牛排尿处周围,尿液可直接通过PVC导管引入尿桶中,实现尿液无损失全部收集。本方法简单易行,能广泛推广使用,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前肢后部凹陷位置的前绑定带,设于后肢前部凹陷位置的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所述前连接带的前端与前绑定带下侧连接、后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前部连接,后连接带的后端与后绑定带的下侧连接、前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后部连接,所述公牛尿袋下端开口与导尿管上端连接,导尿管下端与接尿容器连接,导尿管下端位置低于公牛所在位置的地面高度。所述前绑定带、后绑定带都采用宽条形带结构,前绑定带在前肢后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后绑定带在后肢前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在公牛身体背部位置的前绑定带与后绑定带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辅助连接带,所述公牛尿袋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所述辅助连接带的前端与前绑定带连接、后端与后绑定带连接,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的上端分别与辅助连接带连接,左侧上连接带的下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的左侧连接,右侧上连接带的下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的右侧连接。所述前绑定带、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采用弹性好的材料制成。所述前绑定带、后绑定带的宽度大于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的宽度。所述公牛尿袋上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连接孔、中连接孔、后连接孔,所述前连接带、后连接带在公牛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根,左右两侧的前连接带与前连接孔连接,左右两侧的后连接带与后连接孔连接,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与两侧的中连接孔连接。所述接尿容器设于冷藏保温容器内。所述冷藏保温容器包括上端带密封盖的密封箱体,在箱体内加注有冷却介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前绑定带、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将公牛尿袋上开口端连接,使得接尿容器最大限度张开,且牢固贴在牛排尿处周围,导尿管下端位置低于公牛所在位置的地面高度,保证无论是站立、侧卧还是小范围移动等不同姿势都使得尿液能够顺畅且无外漏地及时流入接尿容器中,尿液可直接通过导管引入尿桶等接尿容器中,实现尿液无损失全部收集,并在冷藏保温容器中减少分解和挥发,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便于安装固定,便于广泛推广使用,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所述前绑定带、后绑定带都采用宽条形带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条带收紧对牛产生的不适感,前绑定带在前肢后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后绑带在后肢前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不用时能够方便地拆除,需用时能够方便快捷地捆绑,操作方便效率高。3.本技术的前绑定带、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比如采用有一定弹性和柔性的松紧绳、有一定弹性和柔性的各种布料、弹性橡胶条等。当然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也可以采用弹簧结构,有足够的弹力保证公牛在站立或者侧卧时都能够保持尿袋能够可靠地与公牛身体接触不至于脱落或偏移,保证将试验过程中尿液全部进行收集到接尿容器,从而避免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造成尿液损失,引起的消化代谢的测试数据不准确,甚至会导致试验失败的问题。4.本技术的前绑定带、后绑定带的宽度大于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的宽度,由于前绑定带、后绑定带的宽度比较宽,与牛接触面积较大,一方面牛受力比较均匀不至于勒得太紧对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又能够固定位置比较可靠,避免受力后向中间移动太大造成的接尿容器与牛接触部位密封性差造成的尿液的洒落和泄漏,保证收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前肢12后部凹陷位置的前绑定带3,设于后肢13前部凹陷位置的后绑定带4、前连接带5、后连接带6,所述前连接带5的前端与前绑定带3下侧连接、后端与公牛尿袋1上开口端前部连接,后连接带6的后端与后绑带4的下侧连接、前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后部连接,所述公牛尿袋1下端开口与导尿管2上端连接,导尿管2下端与接尿容器7连接。导尿管下端位置低于公牛所在位置的地面高度。保证无论是站立、侧卧还是小范围移动等不同姿势都使得尿液能够顺畅且无外漏地及时流入接尿容器7中。所述接尿容器7设于冷藏保温容器内。所述冷藏保温容器包括上端带密封盖10的密封箱体9,在箱体内加注有冷却介质8。冷却介质8可为冰水混合物等制冷物。所述前绑定带3、后绑定带4都采用条形带结构,前绑定带3在前肢后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后绑定带4在后肢前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在公牛身体上部位置的前绑定带3与后绑定带4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辅助连接带11,所述公牛尿袋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14,所述辅助连接带11的前端与前绑定带连接、后端与后绑带连接,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14的上端分别与辅助连接带11连接,左侧上连接带的下端与公牛尿袋1上开口端的左侧连接,右侧上连接带的下端与公牛尿袋1上开口端的右侧连接。所述本技术的前绑定带、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比如采用有一定弹性和柔性的松紧绳、有一定弹性和柔性的各种布料、弹性橡胶条等。当然前连接带、后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也可以采用弹簧结构,有足够的弹力保证公牛在站立或者侧卧时都能够保持尿袋能够可靠地与公牛身体接触不至于脱落或偏移,保证将试验过程中尿液全部进行收集到接尿容器,从而避免在无人监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于前肢后部凹陷位置的前绑定带,设于后肢前部凹陷位置的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所述前连接带的前端与前绑定带下侧连接、后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前部连接,后连接带的后端与后绑带的下侧连接、前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后部连接,所述公牛尿袋下端开口与导尿管上端连接,导尿管下端与接尿容器连接,导尿管下端位置低于公牛所在位置的地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于前肢后部凹陷位置的前绑定带,设于后肢前部凹陷位置的后绑定带、前连接带、后连接带,所述前连接带的前端与前绑定带下侧连接、后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前部连接,后连接带的后端与后绑带的下侧连接、前端与公牛尿袋上开口端后部连接,所述公牛尿袋下端开口与导尿管上端连接,导尿管下端与接尿容器连接,导尿管下端位置低于公牛所在位置的地面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绑定带、后绑定带都采用宽条形带结构,前绑定带在前肢后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后绑带在后肢前部绕牛高度周向缠绕后两端连接成封闭的可拆卸的环形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牛尿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在公牛身体背部位置的前绑定带与后绑定带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辅助连接带,所述公牛尿袋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所述辅助连接带的前端与前绑定带连接、后端与后绑带连接,左侧上连接带、右侧上连接带的上端分别与辅助连接带连接,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晨靳青刘桂芬张相伦游伟赵红波万发春刘晓牧谭秀文刘倚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