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降压电路及直流降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2747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降压电路及直流降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直流降压电路在工作时,输入电压由0逐渐上升,当输入电压上升至大于等于启动电压且小于工作电压时,降压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基准电压,启动控制模块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从而将降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接地,使得降压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输出0,当输入电压继续上升直至大于等于工作电压,启动控制模块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断开从而将降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接地端断开,此后当降压控制模块将其控制端充电至大于等于软启动电压时由其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能够避免输入电压过低且负载较大时电路中的MOS管中电流过大。

DC buck circuit and DC buck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C buck circuit and a DC buck method. When the DC step-down circui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orks, the input voltage rises gradually from 0. When the input voltage rises to more than or equal to the starting voltage and less than the working voltage, the first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tep-down control module outputs the reference voltage. The start-up control module connects its input terminal to the output terminal, thereby grounding the control terminal of the step-down control module so as to make the second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tep-down control module. Output 0. When the input voltage continues to rise until i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working voltage, the startup control module disconnects its input terminal from its output terminal, thereby disconnecting the control terminal and the grounding terminal of the step-down control module. Thereafter, when the step-down control module charges its control terminal to more than or equal to the soft start voltage, the output control signal of its second output terminal controls the output of the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as the target voltage. The output voltage can avoid the excessive current in the MOS transistor when the input voltage is too low and the load is too l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降压电路及直流降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降压电路及直流降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及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与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Substrate,CFSubstrate)之间灌入液晶分子,并在两片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所需求的电压一般为低压的直流电压,因此,一般会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直流降压电路以将高压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低压的直流电压以供液晶显示装置使用。请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直流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直流降压电路包括降压控制模块100及与降压控制模块100电性连接的功率变换模块200,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0接入输入电压VIN,并在输入电压VIN大于一启动电压时开始向功率变换模块200传输脉冲信号,所述功率变换模块200接入输入电压VIN,并在脉冲信号的控制下对输入电压VIN进行降压处理产生输出电压VOUT并输出。在输入电压VIN上升的过程中,当输入电压VIN很低,而输出负载较大的情况下,直流降压电路中的场效应管(MOS管)中的电流较大,容易触发过电流保护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而在输入电压VIN下降的过程中,当输入电压VIN很低,而输出负载较大的情况下,直流降压电路中的MOS管中的电路较大容易发生烧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降压电路,能够避免输入电压过低且负载较大时电路中MOS管中电流过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降压方法,能够避免输入电压过低且负载较大时电路中MOS管中电流过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直流降压电路,包括降压控制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及启动控制模块;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输入电压,控制端电性连接启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启动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启动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接入输入电压,输出端接地;所述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接入输入电压,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当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时,第一输出端输出基准电压并且降压控制模块对其控制端充电,否则第一输出端输出0并且降压控制模块不对其控制端充电;当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其控制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否则第二输出端输出0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0;当启动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的电压为基准电压且第二控制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的工作电压时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否则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断开;所述启动电压小于工作电压。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为控制芯片的输入引脚,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为控制芯片的软启动引脚,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为控制芯片的基准电压引脚,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为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引脚;当控制芯片的输入引脚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时,基准电压引脚输出基准电压并且控制芯片对软启动引脚充电,否则基准电压引脚输出0并且控制芯片不对软启动引脚充电;当控制芯片的输入引脚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软启动引脚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控制信号引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否则控制信号引脚输出0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0。所述启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分压单元、第二分压单元、第三分压单元、第一MOS管、第一电容、稳压二极管、三极管;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一端为启动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的漏极为启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源极为启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为启动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正极电性连接第二分压单元的一端;第二分压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三分压单元的一端;第三分压单元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另一端接地;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二分压单元的另一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工作电压大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当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的电压大于等于工作电压时,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一分压单元为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分压单元为第二电阻,所述第三分压单元为第三电阻。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引脚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引脚及第二控制信号引脚,该第一控制信号引脚及第二控制信号引脚分别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及第二控制端;当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引脚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软启动引脚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第一控制信号引脚及第二控制信号引脚分别输出第一脉冲信号及第二脉冲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否则第一控制信号引脚及第二控制信号引脚均输出0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输出0;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包括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及电感;第二MOS管的栅极为功率变换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源极电性连接第三MOS管的漏极,漏极为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三MOS管的栅极为功率变换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源极接地,漏极电性连接电感的一端;电感的另一端为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直流降压电路,还包括输入滤波模块及输出滤波模块;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及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经输入滤波模块接入输入电压;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滤波后传输至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及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对功率变换模块输出的输出电压进行滤波。所述输入滤波模块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各自的一端均接入输入电压并电性连接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各自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输出滤波模块包括第七电容及第八电容,所述第七电容及第八电容各自的一端均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出端,各自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直流降压电路还包括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降压控制模块的反馈端;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对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出端电压进行侦测并产生对应的反馈电压传输至降压控制模块的反馈端;当降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其控制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对其反馈端的反馈电压进行侦测,依据其反馈端的反馈电压对其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以控制功率变换模块对其输出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直至反馈端的反馈电压等于与目标电压对应的标准反馈电压。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为反馈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控制模块(10)、功率变换模块(20)及启动控制模块(30);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接入输入电压(Vin),控制端电性连接启动控制模块(30)的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一控制端,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20)的控制端;所述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二控制端接入输入电压(Vin),输出端接地;所述功率变换模块(20)的输入端接入输入电压(Vin),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Vout);当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时,第一输出端输出基准电压并且降压控制模块(10)对其控制端充电,否则第一输出端输出0并且降压控制模块(10)不对其控制端充电;当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其控制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Vout),否则第二输出端输出0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输出0;当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一控制端的电压为基准电压且第二控制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的工作电压时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否则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断开;所述启动电压小于工作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控制模块(10)、功率变换模块(20)及启动控制模块(30);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接入输入电压(Vin),控制端电性连接启动控制模块(30)的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一控制端,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20)的控制端;所述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二控制端接入输入电压(Vin),输出端接地;所述功率变换模块(20)的输入端接入输入电压(Vin),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Vout);当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时,第一输出端输出基准电压并且降压控制模块(10)对其控制端充电,否则第一输出端输出0并且降压控制模块(10)不对其控制端充电;当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其控制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Vout),否则第二输出端输出0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输出0;当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一控制端的电压为基准电压且第二控制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的工作电压时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否则将其输入端与输出端断开;所述启动电压小于工作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为控制芯片(U1)的输入引脚(IN),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的控制端为控制芯片(U1)的软启动引脚(SS),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的第一输出端为控制芯片(U1)的基准电压引脚(REF),所述降压控制模块(10)的第二输出端为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引脚;当控制芯片(U1)的输入引脚(IN)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时,基准电压引脚(REF)输出基准电压并且控制芯片(U1)对软启动引脚(SS)充电,否则基准电压引脚(REF)输出0并且控制芯片(U1)不对软启动引脚(SS)充电;当控制芯片(U1)的输入引脚(IN)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软启动引脚(SS)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控制信号引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输出为目标电压的输出电压(Vout),否则控制信号引脚输出0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输出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模块(30)包括第一分压单元(31)、第二分压单元(32)、第三分压单元(33)、第一MOS管(Q1)、第一电容(C1)、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T1);所述第一分压单元(31)的一端为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一控制端,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为启动控制模块(30)的输入端,源极为启动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为启动控制模块(30)的第二控制端,正极电性连接第二分压单元(32)的一端;第二分压单元(3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三分压单元(33)的一端;第三分压单元(3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1)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二分压单元(32)的另一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所述工作电压大于稳压二极管(D1)的反向击穿电压,当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的电压大于等于工作电压时,三极管(T1)导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31)为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分压单元(32)为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三分压单元(33)为第三电阻(R3)。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引脚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引脚(HG)及第二控制信号引脚(LG),该第一控制信号引脚(HG)及第二控制信号引脚(LG)分别电性连接功率变换模块(20)的第一控制端及第二控制端;当所述控制芯片(U1)的输入引脚(IN)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启动电压且软启动引脚(SS)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软启动电压时,第一控制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