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56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电路和熔断器、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进行连接的晶闸管、与晶闸管进行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与第六电阻进行连接的第三电容、与第三电容进行连接的电流表、与熔断器环绕第五电阻进行连接的电压表、与电压表进行连接的电压输出端;晶闸管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阴极与第五电阻进行连接、门极与震荡电路进行连接;第五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进行连接;第六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较低、电路连接简便、便于大规模使用的优点。

A Lithium Battery Charger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 lithium battery charger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voltage input terminal, a transformer circuit and a fuse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input terminal, an oscillating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former, a thyristor connected with the oscillating circuit, a fifth resistance and a sixth resistance connected with the thyristor, a third capacitor connected with the sixth resistance, and a third capacitor connected with the sixth resistance. The connected ammeter, the voltmeter connected with the fuse around the fifth resistance and the voltage output terminal connected with the voltmeter; the anode of the thyr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input terminal, the cath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fth resistance, the g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scillating circuit; the fifth resista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thode of the thyristo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output terminal. The sixth resista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thode of the thyristor at one end and the second capacitor at the other e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circuit connection and easy large-sca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池充电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蓄电池一般分为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由于蓄电池种类繁多且容量不一,不同种类和容量的蓄电池往往需要不同的充电器匹配,如果蓄电池的充电器匹配不好会出现过充过热等不安全现象,从而影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并缩短蓄电池寿命,目前锂电池以其损耗低、供电率高、污染小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需要电池供电的电器中。但是,锂电池的充电器大多功能单一,充电器的功能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充电器大多价格高昂,而便宜的充电器只具有单纯的电压转换功能,很容易造成锂电池的过充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对锂电池造成损坏,而且电路过于复杂,不便于连接。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技术,特再提供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用于解决电路过于复杂、不便连接以及造成电池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过于复杂、不便连接以及造成电池损伤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电路和熔断器、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进行连接的晶闸管、与晶闸管进行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与第六电阻进行连接的第三电容、与第三电容进行连接的电流表、与熔断器环绕第五电阻进行连接的电压表、与电压表进行连接的电压输出端;晶闸管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阴极与第五电阻进行连接、门极与震荡电路进行连接;第五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进行连接;第六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熔断器一端与电源电压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压器电路包括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灯泡、与灯泡进行连接的第一二极管、与第一二极管进行连接的第一电阻、与第一电阻进行连接的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进行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震荡电路包括双基极管、与双基极管进行连接的第一电容、与第一电容进行连接的第一滑动变阻器、与第一滑动变阻器进行连接的第二滑动变阻器、与第二滑动变阻器进行连接的第二电阻、与双基极管进行连接的第三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进行连接的第四电阻;第三二极的负极与晶闸管的门极进行连接、正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进行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进行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晶闸管为3CT型晶闸管。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双基极管采用BT33F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均采用4007型二极管。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二极管采用2CW113型二极管。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流表一端与第六电阻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电容的电容量为0.22微法、第二电容的电容量为微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5千欧、第二电阻的阻值为4.7千欧。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避免锂电池的充电器功能单一,充电器的功能带来的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2、避免智能充电器大多价格高昂,而便宜的充电器只具有单纯的电压转换功能,造成的锂电池的过充现象;3、避免对锂电池带来影响,其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对锂电池造成损坏;4、避免将充电电路连接的过于复杂,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VS-晶闸管;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C3-第三电容;A-电流表;V-电压表;FU-熔断器;EL-灯泡;VD1-第一二极管;R1-第一电阻;VD2-第二二极管;V1-双基极管;C1-第一电容;RP1-第一滑动变阻器;RP2-第二滑动变阻器;R2-第二电阻;VD3-第三二极管;R4-第四电阻;T-变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T电路和熔断器FU、与变压器T进行连接的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进行连接的晶闸管VS、与晶闸管VS进行连接的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与第六电阻R6进行连接的第三电容C3、与第三电容C3进行连接的电流表A、与熔断器FU环绕第五电阻R5进行连接的电压表V、与电压表V进行连接的电压输出端;晶闸管VS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阴极与第五电阻R5进行连接、门极与震荡电路进行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与晶闸管VS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进行连接;第六电阻R6一端与晶闸管VS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熔断器FU一端与电源电压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进行连接。变压器T电路包括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T、与变压器T进行连接的灯泡EL、与灯泡EL进行连接的第一二极管VD1、与第一二极管VD1进行连接的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阻R1进行连接的;第一二极管VD1的正极与变压器T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进行连接;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与变压器T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进行连接。震荡电路包括双基极管V1、与双基极管V1进行连接的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容C1进行连接的第一滑动变阻器RP1、与第一滑动变阻器RP1进行连接的第二滑动变阻器RP2、与第二滑动变阻器RP2进行连接的第二电阻R2、与双基极管V1进行连接的第三二极管VD3、与第三二极管VD3进行连接的第四电阻R4;第三二极的负极与晶闸管VS的门极进行连接、正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进行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进行连接。晶闸管VS为3CT型晶闸管VS。双基极管V1采用BT33F型。第一二极管VD1和第三二极管VD3均采用4007型二极管。第二二极管VD2采用2CW113型二极管。电流表A一端与第六电阻R6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第一电容C1的电容量为0.22微法、第二电容的电容量为微法。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5千欧、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4.7千欧。该锂电池充电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变压器T为双基极管V1提供工作电压,双基极管V1及相应外围元件组成一个振荡器,振荡频率可由第一滑动变阻器RP1、第二滑动变阻器RP2控制。在本电路中,第一滑动变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电路和熔断器、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进行连接的晶闸管、与晶闸管进行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与第六电阻进行连接的第三电容、与第三电容进行连接的电流表、与熔断器环绕第五电阻进行连接的电压表、与电压表进行连接的电压输出端;所述晶闸管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阴极与第五电阻进行连接、门极与震荡电路进行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所述熔断器一端与电源电压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电路和熔断器、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进行连接的晶闸管、与晶闸管进行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与第六电阻进行连接的第三电容、与第三电容进行连接的电流表、与熔断器环绕第五电阻进行连接的电压表、与电压表进行连接的电压输出端;所述晶闸管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阴极与第五电阻进行连接、门极与震荡电路进行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进行连接;所述熔断器一端与电源电压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灯泡、与灯泡进行连接的第一二极管、与第一二极管进行连接的第一电阻、与第一电阻进行连接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电路包括双基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怀玉孔祥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