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252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者发出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云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并对操作指令进行验证;网关,用于在云服务器和背装锁之间传递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背装锁,用于对操作指令做出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远程输入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在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背装锁才根据指令信息作出响应,转动转筒,带动锁芯轴同轴转动,使锁芯开锁或关锁,实现智能开锁或关锁,外部人员无法直接与锁芯或背装锁接触,也就排出了外部人员恶意破坏门锁的可能,提高门锁的安全性能和控制系统的管理便捷性。

An Intelligent Door Lock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lligent door lock control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lligent door lock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clu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r users to issue operation instructions and identity information; cloud server for receiv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s and identity information issued by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verify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s; gateway for use in the cloud. Operational instructions and identity information are transmitted between the server and backpack locks; backpack locks are used to respond to operational instructions. By inputt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s and identity information remotely, the back-mounted lock responds to the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only after the authentication of identity information, rotates the rotary drum, drives the lock core axis to rotate coaxially, so that the lock core can be unlocked or locked intelligently, and the outside personnel can not directly contact the lock core or the back-mounted lock, thus elimin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malicious damage to the door lock by the outside personnel.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door lock and the management convenience of the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电子门锁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在使用的方便性、防非法开启、智能管理等方面是机械锁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电子门锁需要与控制系统相匹配,才能实现智能开启,而现有的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296918A公开的一种门锁设备、门锁控制系统及门锁控制方法,该门锁设备包括正常工作模块,其包括主电源电路和DSP;低功耗工作模块,其包括副电源电路、触发部件、MCU和WIFI模块,副电源电路用于供电给触发部件、MCU和WIFI模块,WIFI模块处于低功耗工作状态;该控制系统在有访问者则即时发送开门请求至外部终端,用户不在家也能即时获知访问者的开门请求,但是该控制系统没有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的功能,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管理方便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远程输入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在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背装锁才根据指令信息作出响应,转动转筒,带动锁芯轴同轴转动,使锁芯开锁或关锁,实现智能开锁,外部人员无法直接与锁芯或背装锁接触,也就排出了外部人员恶意破坏门锁的可能,提高门锁的安全性能和控制系统的管理便捷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者发出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并对操作指令进行验证;网关,所述网关用于在云服务器和背装锁之间传递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背装锁,所述背装锁设置在门体背面,背装锁内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模块、网关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控制锁芯开关,所述控制器用于网关传递来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控制器才能对操作指令做出响应。进一步地,所述背装锁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分别与移动通信设备、控制器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所述云服务器包括预存身份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蓝牙模块与网关连接,背装锁能自由通过网关从云服务器获取预存身份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背装锁包括驱动组件和锁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蓝牙模块、控制器和驱动模块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左侧侧壁设置有反锁轴孔,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装置、第一传动件和转筒,所述转筒上套设有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筒转动,所述转筒与反锁轴孔相邻设置,转筒左侧侧壁与壳体侧壁轴接,转筒的左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反锁轴孔连通,卡槽用于卡紧锁芯的反锁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分别为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的齿轮半径小于第二传动件的齿轮半径。进一步地,所述锁芯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外锁管、拨头、第二外锁管,所述第一外锁管内设置有内锁管,所述内锁管靠近拨头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分别设置有弹力件和第一转轴,所述弹力件的一端与复位槽内壁抵接,弹力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拨头设置,第一转轴的圆周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卡件,所述拨头内设置有转轴通道,所述转轴通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转轴通道和第二转轴通道,所述第一转轴通道靠近内锁管设置,第一转轴通道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卡件相匹配的卡件槽,所述第二转轴通道的内径大于第一转轴通道内径,所述第二外锁管内设置有锁芯头,所述锁芯头内远离拨头的一端设置有锁胆,锁芯头靠近拨头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圆周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卡件,所述活动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卡件相匹配的第二限动槽,所述锁芯头内还设置有钥匙槽,所述钥匙槽穿过锁胆与活动腔连通;所述锁芯还包括反锁轴,所述反锁轴的一端穿过第一外锁筒,并与内锁管连接,另一端与卡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外径相同,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自由通过第一转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的圆周上沿轴向还设置有第三卡件,所述第三卡件的长度小于第二卡件的长度,所述第二卡件与第三卡件的长度差值不小于第一转轴通道的长度。一种智能门锁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使用者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向云服务器发出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云服务器对操作指令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云服务器将身份信息和操作指令通过网关传递至背装锁,背装锁从云服务器获取预存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预存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背装锁对操作指令做出相应响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远程输入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在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背装锁才根据指令信息作出响应,转动转筒,带动锁芯轴同轴转动,使锁芯开锁或关锁,实现智能开锁,外部人员无法直接与锁芯或背装锁接触,也就排出了外部人员恶意破坏门锁的可能,提高门锁的安全性能和控制系统的管理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装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锁芯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锁芯中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拨头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拨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锁芯头的左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内锁管的右视图;图中,1-驱动组件,101-壳体,102-锁芯轴孔,103-驱动装置,104-第一传动件,105-转筒,106-第二传动件,107-控制器,108-电源,109-位移传感器,110-扭力传感器,111-蓝牙模块,112-旋钮,113-凸台,114-卡槽,2-锁芯,201-调节锁筒,202-第一外锁管,203-拨头,204-第二外锁管,205-内锁管,206-复位槽,207-弹力件,208-第一转轴,209-第一卡件,210-第一转轴通道,211-第二转轴通道,212-卡件槽,213-锁芯头,214-活动腔,215-第二转轴,216-第二卡件,217-第三卡件,218-第二限动槽,219-第三限动槽,220-钥匙槽,221-第一限动槽,222-固定杆,223-反锁轴,224-滑条,225-固定孔,226-通孔,227-固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者发出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并对操作指令进行验证;网关,所述网关用于在云服务器和背装锁之间传递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背装锁,所述背装锁设置在门体背面,背装锁内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者发出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云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并对操作指令进行验证;网关,用于在云服务器和背装锁之间传递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背装锁,设置在门体背面,背装锁内设有控制器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模块、网关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控制锁芯开关,所述控制器接收网关传递来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控制器才对操作指令做出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者发出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云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并对操作指令进行验证;网关,用于在云服务器和背装锁之间传递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背装锁,设置在门体背面,背装锁内设有控制器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模块、网关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控制锁芯开关,所述控制器接收网关传递来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控制器才对操作指令做出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装锁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分别与移动通信设备、控制器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接收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和身份信息,所述云服务器包括预存身份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与网关连接,背装锁能通过网关从云服务器获取预存身份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装锁包括驱动组件和锁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蓝牙模块、控制器和驱动模块均设在壳体内,壳体的左侧侧壁设置有反锁轴孔,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装置、第一传动件和转筒,所述转筒上套设有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筒转动,所述转筒与反锁轴孔相邻设置,转筒左侧侧壁与壳体侧壁轴接,转筒的左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反锁轴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分别为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齿轮半径小于第二传动件的齿轮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长兵牟谦李钊王宇王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人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