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压铆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78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压铆螺母,包括限位段、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薄板固定端、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扩张端、扩张口、第二引导段、卡槽。第一限位面一侧为薄板固定端,第一引导段和压入段,所述第二限位面一侧为扩张端,所述扩张端包括扩张口和第二引导段;在第二限位面与第二引导段之间设有卡槽,在所述第二引导段和卡槽位置设有一扩张口,从所述扩张口的正前方往螺母的轴线上看去,所述扩张口为一等腰三角形的空间,扩张口穿过螺母的轴线,径向贯穿整个螺母;扩张口在螺母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引导段的最大直径,所述扩张口的两个等腰边的夹角与螺母的端面重合。该结构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压铆螺母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压铆螺母。
技术介绍
压铆螺母是比较常见的螺母,压铆螺母又叫铆螺母,自扣紧螺母,是应用于薄板或钣金上的一种螺母,外形呈圆形,一端带有压花齿及导向槽。其原理是通过压花齿压入钣金的预置孔位,一般而言预置孔的孔径略小于压铆螺母的压花齿,通过压力使压铆螺母的花齿挤入板内使导致孔的的周边产生塑性变形,变形物被挤入导向槽,从而产生锁紧的效果。一个螺母中导向槽可以有多个,同样通过螺母前端的引导结构将钣金件引入槽内,因钣金件与槽之间有一定的缝隙,若这种带压铆螺母的钣金件用于盛液体的容器中,就会发生泄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压铆螺母,包括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又分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一侧为薄板固定端,所述薄板固定端包括第一引导段和压入段,所述第二限位面一侧为扩张端,所述扩张端包括扩张口和第二引导段;整个螺母除了限位段为正六边形之外,第一引导段、压入段、第二引导段均为旋转体,在第二限位面与第二引导段之间设有卡槽,并从第一引导段起,依次为第一引导段、压入段、限位段、卡槽和第二引导段,且为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压铆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段(11),所述限位段(11)又分第一限位面(111)和第二限位面(112),所述第一限位面(111)一侧为薄板固定端(12),所述薄板固定端(12)包括第一引导段(121)和压入段(122),所述第二限位面(112)一侧为扩张端(13),所述扩张端(13)包括扩张口(131)和第二引导段(132);整个螺母(1)除了限位段(11)为正六边形之外,第一引导段(121)、压入段(122)、第二引导段(132)均为旋转体,在第二限位面(112)与第二引导段(132)之间设有卡槽(133),并从第一引导段(121)起,依次为第一引导段(121)、压入段(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压铆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段(11),所述限位段(11)又分第一限位面(111)和第二限位面(112),所述第一限位面(111)一侧为薄板固定端(12),所述薄板固定端(12)包括第一引导段(121)和压入段(122),所述第二限位面(112)一侧为扩张端(13),所述扩张端(13)包括扩张口(131)和第二引导段(132);整个螺母(1)除了限位段(11)为正六边形之外,第一引导段(121)、压入段(122)、第二引导段(132)均为旋转体,在第二限位面(112)与第二引导段(132)之间设有卡槽(133),并从第一引导段(121)起,依次为第一引导段(121)、压入段(122)、限位段(11)、卡槽(133)和第二引导段(132),且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二引导段(132)和卡槽(133)位置设有一扩张口(131),从所述扩张口(131)的正前方往螺母(1)的轴线上看去,所述扩张口(131)为一等腰三角形的空间,扩张口(131)穿过螺母(1)的轴线,径向贯穿整个螺母(1);第一引导段(121)靠近螺母(1)的端面有一段锥度面,锥度面往限位段(11)一侧有一段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雪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庭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