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66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将小型化的电子变频器内置于开关盒中,使其能直接利用市电电源220V~50Hz实现电机内装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的驱动,避除了变频机组,整机小巧,转场方便。市电输入并由整流滤波模块得到直流高压,由控制模块发出的三相SPWM正弦脉宽调制信号,经过驱动模块来驱动三相逆变桥模块,将高压直流变换成三相脉动正弦信号输出,进而实现将市电电源220V~50Hz变频为220V~200Hz。

An Electronic Direct Vibrator with Protection Function

By designing an electronic direct-connected vibrator with protective function, the miniaturized electronic frequency converter is placed in the switchbox, so that it can directly use 220V-50Hz municipal power supply to realize the drive of the motor with inserted concrete vibrator, avoiding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unit, the whole machine is compact and convenient to change field. The three-phase SPWM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ignal is generated by the control module. The three-phase inverter bridge module is driven by the drive module. The high-voltage DC is converted into three-phase pulsating sinusoidal signal output, and the 220V-50Hz frequency conversion of the municipal power supply is 220 V-200 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振动器领域,尤指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机内装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需另外配备一机械式变频机组,以便将380V~50Hz(或220V~50Hz)的市电转换成电机内装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所需输入电源220V~200Hz,从而实现电机内装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高频振捣作业。由于变频机组(或变频器)的存在,体积庞大,增加了成本,转场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用驱动模块来驱动三相逆变桥模块,将高压直流变换成三相脉动正弦信号输出,进而实现将市电电源220V~50Hz变频为220V~200Hz,同时将小型化的电子变频器内置于开关盒中,使其能直接利用市电电源220V~50Hz实现电机内装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的驱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包括插头、开关盒、输出电缆、振动棒,其中开关盒内置有变频器,其中插头与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电缆与振动棒连接;其中所述变频器包括用于发出三相SPWM信号的控制模块、三相逆变桥模块、缓冲器、用于驱动三相逆变桥模块的驱动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辅助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辅助电源分别与控制模块、缓冲器、驱动模块连接;其中插头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变频器还包括漏电保护模块,其中漏电保护模块包括零序传感器、输出电阻(RS)、第一放大器,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具体型号TMS320F28027PTT的DSC芯片,其中零序传感器设置在插头以及整流滤波模块之间,其中输出电阻(RS)与零序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一放大器并联在输出电阻(RS)的两端,其中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SC芯片的TZ1引脚连通。进一步,所述变频器还包括输入过欠压保护模块,其中输入过欠压保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放大器,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同时还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其中第二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SC芯片的ADCINB1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缓冲器包括具体型号为CD4503BMS的第五芯片U5,所述第五芯片U5的D1引脚与DSC芯片第40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2引脚与DSC芯片第39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3引脚与DSC芯片第38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4引脚与DSC芯片第37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5引脚与DSC芯片第29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6引脚与DSC芯片第27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所述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的具体型号均为IRS2181S;其中第二芯片U2的H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2引脚连接,第二芯片U2的L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1引脚连接,其中第三芯片U3的H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4引脚连接,第三芯片U3的L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3引脚连接,第四芯片U4的H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5引脚连接,第四芯片U4的L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6引脚连接;其中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连接,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通过第十二电容(C12)接地,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通过第十一电容(C11)与VS引脚连接;其中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三芯片U3的VCC引脚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三芯片U3的VB引脚连接,第三芯片U3的VCC引脚通过第二十电容(C20)接地,第三芯片U3的VB引脚通过第十九电容(C19)与VS引脚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四芯片U4的VCC引脚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四芯片U4的VB引脚连接,第四芯片U4的VCC引脚通过第二十五电容(C25)接地,第四芯片U4的VB引脚通过第二十四电容(C24)与VS引脚连接。进一步,其中所述三相逆变桥模块包括第一IGBT管(Q1)、第二IGBT管(Q2)、第三IGBT管(Q3)、第四IGBT管(Q4)、第五IGBT管(Q5)、第六IGBT管(Q6)、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其中第一IGBT管(Q1)的D极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IGBT管(Q1)的G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芯片U2中的H0引脚连接,第一IGBT管(Q1)的G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与第二芯片U2中的VS引脚连接,所述第一IGBT管(Q1)的S极与第二芯片U2中的VS引脚连接;第四IGBT管(Q4)的G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二芯片U2中的LO引脚连接,第四IGBT管(Q4)的G极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接地,所述第四IGBT管(Q4)的S极接地,第四IGBT管(Q4)的D极与第一IGBT管(Q1)的S极连接;其中第二IGBT管(Q2)的D极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IGBT管(Q2)的G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三芯片U3中的H0引脚连接,第二IGBT管(Q2)的G极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与第三芯片U3中的VS引脚连接,所述第二IGBT管(Q2)的S极与第三芯片U3中的VS引脚连接;第五IGBT管(Q5)的G极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三芯片U3中的LO引脚连接,第五IGBT管(Q5)的G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接地,所述第五IGBT管(Q5)的S极接地,第五IGBT管(Q5)的D极与第二IGBT管(Q2)的S极连接;其中第三IGBT管(Q3)的D极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IGBT管(Q3)的G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四芯片U4中的H0引脚连接,第三IGBT管(Q3)的G极通过第二十七电阻(R27)与第四芯片U4中的VS引脚连接,所述第三IGBT管(Q3)的S极与第四芯片U4中的VS引脚连接;第六IGBT管(Q6)的G极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四芯片U4中的LO引脚连接,第六IGBT管(Q6)的G极通过第三十电阻(R30)接地,所述第六IGBT管(Q6)的S极接地,第六IGBT管(Q6)的D极与第三IGBT管(Q3)的S极连接。进一步,所述变频器还包括负载过流保护模块,其中所述负载过流保护模块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第二霍尔传感器、第三霍尔传感器、放大滤波器,其中第一霍尔传感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开关盒、输出电缆、振动棒,其中开关盒内置有变频器,其中插头与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电缆与振动棒连接;其中所述变频器包括用于发出三相SPWM信号的控制模块、三相逆变桥模块、缓冲器、用于驱动三相逆变桥模块的驱动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辅助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辅助电源分别与控制模块、缓冲器、驱动模块连接;其中插头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开关盒、输出电缆、振动棒,其中开关盒内置有变频器,其中插头与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电缆与振动棒连接;其中所述变频器包括用于发出三相SPWM信号的控制模块、三相逆变桥模块、缓冲器、用于驱动三相逆变桥模块的驱动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辅助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辅助电源分别与控制模块、缓冲器、驱动模块连接;其中插头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漏电保护模块,其中漏电保护模块包括零序传感器、输出电阻(RS)、第一放大器,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具体型号TMS320F28027PTT的DSC芯片,其中零序传感器设置在插头以及整流滤波模块之间,其中输出电阻(RS)与零序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一放大器并联在输出电阻(RS)的两端,其中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SC芯片的TZ1引脚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输入过欠压保护模块,其中输入过欠压保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放大器,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同时还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其中第二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SC芯片的ADCINB1引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具体型号为CD4503BMS的第五芯片(U5),所述第五芯片(U5)的D1引脚与DSC芯片第40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2引脚与DSC芯片第39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3引脚与DSC芯片第38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4引脚与DSC芯片第37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5引脚与DSC芯片第29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U5)的D6引脚与DSC芯片第27引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保护功能的电子式直联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所述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的具体型号均为IRS2181S;其中第二芯片(U2)的H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2引脚连接,第二芯片(U2)的L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1引脚连接,其中第三芯片(U3)的H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4引脚连接,第三芯片(U3)的L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3引脚连接,第四芯片(U4)的H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5引脚连接,第四芯片(U4)的LIN引脚与第五芯片(U5)的Q6引脚连接;其中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连接,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通过第十二电容(C12)接地,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通过第十一电容(C11)与VS引脚连接;其中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三芯片(U3)的VCC引脚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三芯片(U3)的VB引脚连接,第三芯片(U3)的VCC引脚通过第二十电容(C20)接地,第三芯片(U3)的VB引脚通过第十九电容(C19)与VS引脚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四芯片(U4)的VCC引脚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四芯片(U4)的VB引脚连接,第四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华刘计生欧建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雀振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