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梯中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50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十分方便的多功能梯中的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臂,其各自端部分别设置有旋转连接座和旋转连接头,在旋转连接座及其连接臂中设置有安置腔,旋转连接头嵌设在安置腔中、并与旋转连接座相铰接;在所述的旋转连接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口,在安置腔的后壁上开设有栓孔,卡口栓活动设置在栓孔中,设置在卡口栓上的柱销穿设在安置腔前壁上的销孔中,柱销的末端设置有销帽,销帽与连接臂之间的柱销上套装有弹簧;安置腔的后壁上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拨片和供拨片抵靠的限位凸块,拨片抵靠在限位凸块上时可遮挡栓孔,在拨片与旋转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可将拨片拖离限位凸块的拖动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多功能梯,尤其涉及到多功能梯中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梯是最为常见的登高用具,主要有"一"字型和"人"字型两种梯。"一" 字型梯由一对竖杆和设置在一对竖杆之间的若干根跨杆搭接而成,这种梯通常 比较长,使用的时候必须倚靠在固定建筑物上;而"人"字型梯包括 一对相 互铰接在一起的支撑体,每个支撑体由一对竖杆和设置在一对竖杆之间的若干 根跨杆搭接而成,这种梯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在一对支撑体中的两根相 应的跨杆之间系上绳索来固定这一对支撑体的相对位置;闲置时可以将一对支 撑体合拢。这两种梯的功能都比较单一,使用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十分方便的多功能梯中 的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梯中的连接 装置,包括 一对连接臂,其中 一个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连接座,另一 个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连接头,在旋转连接座及其连接臂中设置有安置腔, 旋转连接头嵌设在安置腔中、并与旋转连接座相铰接;在所述的旋转连接头上 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口,在安置腔的后壁上开设有栓孔,卡口栓活动设置在栓孔 中,设置在卡口栓上的柱销穿设在安置腔前壁上的销孔中,柱销的末端设置有 销帽,销帽与连接臂之间的柱销上套装有弹簧;安置腔的后壁上还设置有具有 弹性的拨片和供拨片抵靠的限位凸块,拨片抵靠在限位凸块上时可遮挡栓孔, 在拨片与旋转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可将拨片拖离限位凸块的拖动结构。上述的拖动结构为在上述的旋转连接头上、每个卡口旁设置有一个拖动凹坑,在弹性拨片上设置与拖动凹坑相配合的拖动凸台。上述的具有弹性的拨片的具体设置方式为在所述的安置腔后壁上设置有 中心柱和限位柱,拨片和扭簧活动设置在中心柱上,中心柱的顶部设置有柱帽, 扭簧的一端与拨片相固定,扭簧的另一端抵靠在限位柱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有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的多功能梯, 当连接装置完全展开时,通过自锁作为"一"字型梯使用;不完全展开时,通 过自锁作为"人"字型梯使用,不再需要绳索辅助。总之,该连接装置使得多 功能梯的功能更加全面、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3是右连接臂前片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右连接臂后片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3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6是图4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7是左连接臂前片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8是左连接臂后片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9是图7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10是图8中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11是两个连接臂处于锁定状态时、设置在右连接臂后片上的栓孔与拨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12是两个连接臂处于自由状态时、设置在右连接臂后片上的栓孔与拨片 的位置关系示意图13是拨片的结构示意图14是图13中E-E剖面结构示意图15是图13中F-F剖面结构示意图16是两个连接臂合拢时后视方向的状态示意图17是图1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18是两个连接臂完全展开时后视方向的状态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仰视结构示意图20是本技术应用在多功能梯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右视结构示意图1至图21中1、中心销,2、右连接臂前片,20、销孔,21、旋转凸台, 22、销孔,23、旋转连接座前片,24、导向凹腔,3、右连接臂后片,30、销孔, 31、旋转凸台,32、栓孔,33、旋转连接座后片,34、限位凸块,35、中心柱, 36、限位柱,4、左连接臂前片,40、销?L, 41、旋转凹腔,42、拖动凹坑,43、 旋转连接头前片,44、前片卡口, 45、前片卡口, 5、左连接臂后片,50、销孔, 51、旋转凹腔,52、拖动凹坑,53、旋转连接头后片,54、后片卡口, 55、后 片卡口, 6、柱销,7、销帽,8、弹簧,9、卡口栓,10、拨片,101、拖动凸台, 102、拨片头,103、巻边,11、扭簧,12、左连接臂,13、右连接臂,18、竖 杆,19跨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以及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梯中的连接 装置,包括左连接臂12和右连接臂13,其中右连接臂13由右连接臂前片 2与右连接臂后片3对合而成,左连接臂12由左连接臂前片4与左连接臂后片 5对合而成;左连接臂12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连接头,旋转连接头由旋转连接头 前片43和旋转连接头后片53对合而成,右连接臂13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连接座, 旋转连接座由旋转连接座前片23和旋转连接座后片33对合而成;在旋转连接 座前片23与旋转连接座后片33之间、以及右连接臂前片2与右连接臂后片3 之间形成安置腔,旋转连接头嵌设在安置腔中,并且旋转连接座前、后片23和 33上的旋转凸台21和31分别与旋转连接头前、后片43和53上的旋转凹腔41 和51相贴合——参见图5、图6、图9、图10所示,旋转连接头和旋转连接座 通过依次穿设在旋转连接座前片23、旋转连接头前、后片43和53以及旋转连 接座后片33中的销孔20、 40、 50和30中的中心销1相互铰接在一起;在所述 的旋转连接头上设置有两个分别由前片卡口 44与后片卡口 54、前片卡口 45与 后片卡口 55组成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在安置腔的后壁即右连接臂后片3上 开设有栓孔32,卡口栓9活动设置在栓孔32中,卡口栓9上设置有柱销6,柱 销6穿设在安置腔前壁即右连接臂前片2上的销孔22中,柱销6的末端设置有 销帽7,销帽7与右连接臂前片2之间的柱销6上套装有弹簧8;安置腔的后壁 即右连接臂后片3上设置有限位凸块34、中心柱35和限位柱36,如图11所示, 拨片10和扭簧11活动设置在中心柱35上,中心柱35和限位柱36的顶部均设 置有柱帽,扭簧11的一端设置在拨片10的巻边103中~~~参见图13、图15所 示,扭簧11的另一端抵靠在限位柱36上,拨片10上的拨片头102在扭簧11 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凸块34上、从而遮挡住栓孔32——参见图ll所示,在拨 片10与旋转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可将拨片10拖离限位凸块34的拖动结构,即 在所述的旋转连接头前、后片43和53上、每个卡口旁分别设置有一个拖动凹 坑42和52,在拨片10上设置有与拖动凹坑52相配合的拖动凸台101——参见 图14所示。此外,在右连接臂前片2的内侧还设置有与卡口栓9相配合的导向 凹腔24,用于引导及限定卡口栓9的活动位置。如图20、图21所示,在实际 制作多功能梯时,除了需要一个上述结构的连接装置外,还需要通过将连接臂 前、后片2和3对调、制作另一个与上述连接装置相对称配合的连接装置,在 这个连接装置中,与拨片IO上的拖动凸台101相配合的是设置在旋转连接头前 片43上的拖动凹坑42,在多功能梯中,这样的一对连接装置总是配对使用的, 每个连接装置的左、右连接臂12和13分别与一根竖杆18相连,相应的竖杆18 之间设置有用于攀蹬的跨杆19。现在就以图20所示的多功能梯中的左侧的连接装置为例来对本技术的 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当旋转连接头与旋转连接座处于合拢状态即多功能梯处于 合拢状态——参见图16、图17所示,此时,拨片10的拨片头102抵靠在限位凸块34上,拨片10遮挡住了栓孔32——参见图ll所示,拨片10抵压在卡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梯中的连接装置,包括:一对连接臂,其中:一个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连接座,另一个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连接头,在旋转连接座及其连接臂中设置有安置腔,旋转连接头嵌设在安置腔中、并与旋转连接座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转连接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口,在安置腔的后壁上开设有栓孔,卡口栓活动设置在栓孔中,设置在卡口栓上的柱销穿设在安置腔前壁上的销孔中,柱销的末端设置有销帽,销帽与连接臂之间的柱销上套装有弹簧;安置腔的后壁上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拨片和供拨片抵靠的限位凸块,拨片抵靠在限位凸块上时可遮挡栓孔,在拨片与旋转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可将拨片拖离限位凸块的拖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石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英德利空调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