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23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01
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包括健身设备固定结构以及辅助设备;辅助设备由举重杆、背垫、座垫、臂力垫、把手杆、前踢腿管、泡棉、踢腿小弯管、前支撑管以及滑套组件组成,前支撑管的下端安装有踢腿小弯管,踢腿小弯管的两侧端面上安装有泡棉,泡棉为新材料,其包括:PET保护膜层、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固定于PET保护膜层的同侧,遮光胶带层包括:黑白色基材层和透明粘合剂层,黑白色基材层通过透明粘合剂层固定于PET保护膜层上;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包括: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和丙烯酸粘剂层: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通过丙烯酸粘剂层固定于PET保护膜层上。

A Kinematic Equipment Based on New Materials

A new type of sports equipment based on new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fixed structure of fitness equipment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auxiliary equipment consists of weightlifting rod, back cushion, seat cushion, arm force cushion, handle rod, front kick pipe, foam cotton, small kick pipe, front support pipe and slide sleeve components.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support pipe is equipped with small kick elbow, the two sides of the small kick pipe are equipped with foam cotton, and the foam cotton is used as foam. New materials include: PET protective film, shading tape layer and polypropylene shading and shock absorber foam layer; shading tape layer and polypropylene shading and shock absorber foam layer are fix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ET protective film. The shading tape layer includes black and white base material layer and transparent adhesive layer, black and white base material layer is fixed on the protective film of PET through transparent adhesive layer; polypropylene shading and shock absorber foam layer is wrapp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rotective film of PET. It includes: polypropylene shading and shock absorber foam layer and acrylic adhesive layer: polypropylene shading and shock absorber foam layer is fixed on the protective film of PET through acrylic adhesiv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属于健身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健身设备,如哑铃、握力器、跑步机、健身车等。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往往会产生对氧气的额外需求。特别是某些呼吸疾病患者,必须有供氧的保证。目前的健身设备大多设有专门的供氧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供氧装置包括富马达、富氧膜组件、真空泵,马达与真空泵间隔设置并通过皮带与真空泵传动连接,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健身设备体积较大,增加覆盖供氧装置的外壳的成本,且马达与真空泵皮带连接,容易出现掉带、皮带损坏等影响健身设备正常工作的现象,另外上述设备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大面积的使用,所以需要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通过添加举重杆、前踢腿管、胶套以及臂力垫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包括健身设备固定结构以及辅助设备,所述健身设备主体结构由主架弯管、胶套、立柱贴地管、连接弯管、通孔、导杆以及立柱组成,所述立柱贴地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立柱贴地管相互平行进行布置,所述立柱贴地管的两端安装有胶套,所述立柱贴地管的上端与立柱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立柱的中轴线垂直于立柱贴地管的中轴线进行布置,所述导杆的下端与立柱贴地管装配在一起且所述导杆平行于立柱进行布置,所述立柱上分布有通孔,分布在两根立柱贴地管上端的立柱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弯管的中间位置与主架弯管装配在一起,所述主架弯管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辅助设备由举重杆、背垫、座垫、臂力垫、把手杆、前踢腿管、泡棉、踢腿小弯管、前支撑管以及滑套组件组成,所述主架弯管的上端固定有座垫,所述座垫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座垫与背垫装配在一起,所述主架弯管背离连接弯管的一端安装有前支撑管,所述前支撑管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前支撑管的下端安装有踢腿小弯管,所述踢腿小弯管的两侧端面上安装有泡棉,所述踢腿小弯管的上端固定有前踢腿管,所述前踢腿管呈90°圆弧结构,所述前踢腿管的上端安装有泡棉,所述前踢腿管的上端与把手杆连接在一起,所述举重杆通过滑套组件与导杆固定在一起,所述臂力垫安装在前支撑管的上端;泡棉为新材料,其包括:PET保护膜层、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所述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的同侧,所述遮光胶带层包括:黑白色基材层和透明粘合剂层,所述黑白色基材层通过透明粘合剂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上;所述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包括: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和丙烯酸粘剂层,所述: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通过丙烯酸粘剂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上。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上端与立柱连接在一起;所述通孔在立柱上等距进行布置;所述滑套组件由小滑套管、小滑套管U座以及挂钩组成,所述小滑套管与小滑套管U座装配在一起,所述小滑套管U座与挂钩连接在一起,所述挂钩固定在立柱的通孔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通过添加臂力垫来实现对手臂的固定,该设计可有效的防止手臂直接与金属进行接触造成的使用者手臂受伤的情况发生,另外胶套的设计则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固定,该设计解决了由于地面不平整造成本专利技术安装困难的问题,而前踢腿管与举重杆的添加则便于对使用者上肢的力量与下肢的力量进行锻炼,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范围,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举重杆、2-背垫、3-座垫、4-臂力垫、5-把手杆、6-前踢腿管、7-泡棉、8-踢腿小弯管、9-前支撑管、10-主架弯管、11-胶套、12-立柱贴地管、13-连接弯管、14-滑套组件、15-通孔、16-导杆、17-立柱、141-小滑套管、142-小滑套管U座、143-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包括健身设备固定结构以及辅助设备,所述健身设备主体结构由10、胶套11、立柱贴地管12、连接弯管13、通孔15、导杆16以及立柱17组成,所述立柱贴地管1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立柱贴地管12相互平行进行布置,所述立柱贴地管12的两端安装有胶套11,胶套11的设计则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固定,该设计解决了由于地面不平整造成本专利技术安装困难的问题,所述立柱贴地管12的上端与立柱17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立柱17的中轴线垂直于立柱贴地管12的中轴线进行布置,所述导杆16的下端与立柱贴地管12装配在一起且所述导杆16平行于立柱17进行布置,所述立柱17上分布有通孔15,分布在两根立柱贴地管12上端的立柱17之间通过连接弯管13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弯管13的中间位置与10装配在一起,所述10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辅助设备由举重杆1、背垫2、座垫3、臂力垫4、把手杆5、前踢腿管6、泡棉7、踢腿小弯管8、前支撑管9以及滑套组件14组成,所述10的上端固定有座垫3,所述座垫3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座垫3与背垫2装配在一起,所述10背离连接弯管13的一端安装有前支撑管9,所述前支撑管9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前支撑管9的下端安装有踢腿小弯管8,所述踢腿小弯管8的两侧端面上安装有泡棉7,所述踢腿小弯管8的上端固定有前踢腿管6,所述前踢腿管6呈90°圆弧结构,前踢腿管6与举重杆1的添加则便于对使用者上肢的力量与下肢的力量进行锻炼,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范围,所述前踢腿管6的上端安装有泡棉7,所述前踢腿管6的上端与把手杆5连接在一起,所述举重杆1通过滑套组件14与导杆16固定在一起,所述臂力垫4安装在前支撑管9的上端,通过添加臂力垫4来实现对手臂的固定,该设计可有效的防止手臂直接与金属进行接触造成的使用者手臂受伤的情况发生;泡棉7为新材料,其包括:PET保护膜层、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所述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的同侧,所述遮光胶带层包括:黑白色基材层和透明粘合剂层,所述黑白色基材层通过透明粘合剂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上;所述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包括: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和丙烯酸粘剂层,所述: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通过丙烯酸粘剂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上。导杆16的上端与立柱17连接在一起,所述通孔15在立柱17上等距进行布置,所述滑套组件14由小滑套管141、小滑套管U座142以及挂钩143组成,所述小滑套管141与小滑套管U座142装配在一起,所述小滑套管U座142与挂钩143连接在一起,所述挂钩143固定在立柱17的通孔15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前,首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检查,检查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检查时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包括健身设备固定结构以及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设备主体结构由主架弯管(10)、胶套(11)、立柱贴地管(12)、连接弯管(13)、通孔(15)、导杆(16)以及立柱(17)组成,所述立柱贴地管(1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立柱贴地管(12)相互平行进行布置,所述立柱贴地管(12)的两端安装有胶套(11),所述立柱贴地管(12)的上端与立柱(17)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立柱(17)的中轴线垂直于立柱贴地管(12)的中轴线进行布置,所述导杆(16)的下端与立柱贴地管(12)装配在一起且所述导杆(16)平行于立柱(17)进行布置,所述立柱(17)上分布有通孔(15),分布在两根立柱贴地管(12)上端的立柱(17)之间通过连接弯管(13)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弯管(13)的中间位置与主架弯管(10)装配在一起,所述主架弯管(10)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辅助设备由举重杆(1)、背垫(2)、座垫(3)、臂力垫(4)、把手杆(5)、前踢腿管(6)、泡棉(7)、踢腿小弯管(8)、前支撑管(9)以及滑套组件(14)组成,所述主架弯管(10)的上端固定有座垫(3),所述座垫(3)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座垫(3)与背垫(2)装配在一起,所述主架弯管(10)背离连接弯管(13)的一端安装有前支撑管(9),所述前支撑管(9)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前支撑管(9)的下端安装有踢腿小弯管(8),所述踢腿小弯管(8)的两侧端面上安装有泡棉(7),所述踢腿小弯管(8)的上端固定有前踢腿管(6),所述前踢腿管(6)呈90°圆弧结构,所述前踢腿管(6)的上端安装有泡棉(7),所述前踢腿管(6)的上端与把手杆(5)连接在一起,所述举重杆(1)通过滑套组件(14)与导杆(16)固定在一起,所述臂力垫(4)安装在前支撑管(9)的上端;泡棉(7)为新材料,其包括:PET保护膜层、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所述遮光胶带层和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的同侧,所述遮光胶带层包括:黑白色基材层和透明粘合剂层,所述黑白色基材层通过透明粘合剂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上;所述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包括: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和丙烯酸粘剂层,所述:聚丙烯遮光减震泡棉层通过丙烯酸粘剂层固定于所述PET保护膜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运动器材,包括健身设备固定结构以及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设备主体结构由主架弯管(10)、胶套(11)、立柱贴地管(12)、连接弯管(13)、通孔(15)、导杆(16)以及立柱(17)组成,所述立柱贴地管(1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立柱贴地管(12)相互平行进行布置,所述立柱贴地管(12)的两端安装有胶套(11),所述立柱贴地管(12)的上端与立柱(17)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立柱(17)的中轴线垂直于立柱贴地管(12)的中轴线进行布置,所述导杆(16)的下端与立柱贴地管(12)装配在一起且所述导杆(16)平行于立柱(17)进行布置,所述立柱(17)上分布有通孔(15),分布在两根立柱贴地管(12)上端的立柱(17)之间通过连接弯管(13)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弯管(13)的中间位置与主架弯管(10)装配在一起,所述主架弯管(10)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辅助设备由举重杆(1)、背垫(2)、座垫(3)、臂力垫(4)、把手杆(5)、前踢腿管(6)、泡棉(7)、踢腿小弯管(8)、前支撑管(9)以及滑套组件(14)组成,所述主架弯管(10)的上端固定有座垫(3),所述座垫(3)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座垫(3)与背垫(2)装配在一起,所述主架弯管(10)背离连接弯管(13)的一端安装有前支撑管(9),所述前支撑管(9)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竣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聚义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