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啸川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23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缓降装置、控制器以及报警器,背包本体包括上包体、下包体、背包带、伸缩腰带、三角带;上包体上设置有拉链,下包体内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腰带与伸缩装置相互连接;缓降装置是滚轴、减速机构、环形安全扣,减速机构包括第二支架、阻尼轴、锁定轴、锁定机构;报警器包括第三支架、第三壳体、挂钩、船型开关、警灯、扬声器、第二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易于收纳等优点,有效解决高层建筑逃生难的问题。

An Intelligent Rope Slow-down Life-saving Backpa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rope slow-drop life-saving knapsack, which comprises a knapsack body, a slow-drop device, a controller and an alarm device. The knapsack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wrap body, a lower wrap body, a backpack belt, a telescopic belt and a triangular belt; a zipp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wrap body, a telescopic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wrap body, and the telescopic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lescopic device; the slow-down device is a roller, a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nd a ring. The alarm device includes the third bracket, the third housing, the hook, the ship switch, the alarm lamp, the loudspeaker and the second accumulator. The intelligent rope slowly descending life saving knapsack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high intelligence and easy acceptance, an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rise building e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救生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高层建筑一方面节约了大量建筑用地,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高层建筑楼层高、居住的人员众多,但能用的逃生通道有限。如火灾发生时火苗和烟雾沿着楼道上窜,逃生通道内光线昏暗且充满有毒有害的烟雾,加上逃生人员集体涌向逃生通道,很容易在逃生过程中极易发生踩踏、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导致昏迷等危险,而从窗台等其他出口逃生需要消防人员在地面操作云梯消防车等消防器械辅助,然而云梯消防车每次营救的人员数量有限,且操作速度慢,难以满足救援大量人员的需求。因此,住在高层的居民如何才能实现快速安全的逃生,如何提高发生事故时逃生得有效性和成功率,减少伤亡,已经成为一个高层建筑安全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易于收纳等优点,有效解决高层建筑逃生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缓降装置、控制器以及报警器,所述的背包本体包括上包体、下包体、背包带、伸缩腰带、三角带;所述的上包体、下包体相互连接且相互分隔,背包本体内腔设置有贯穿上包体、下包体的支撑板;所述的上包体上设置有拉链,下包体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的伸缩腰带分为两段,两段伸缩腰带的一端分别与伸缩装置相互连接,两段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腰带扣相互连接;所述的三角带是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三角带的一端与支撑板相互连接,三角带的另一端从第一腔体伸出并与腰带扣相互连接;所述的缓降装置是设置在上包体的内腔中,缓降装置包括与支撑板相互滚动连接的滚轴、减速机构、环形安全扣,滚轴上缠绕有绳索,绳索与减速机构缠绕后穿出背包本体与环形安全扣相互连接;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与支撑板相互连接的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若干阻尼轴、与第二支架相互转动连接的若干锁定轴、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电磁铁、与锁定轴相互固定连接的磁铁,电磁铁与磁铁相对面相互抵接;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蓄电池是设置于上包体内腔并相互连接,控制器还与设置于背包带上的控制拉环、设置于上包体内的求救信号发射器相互连接;控制拉环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拉力传感器、通过弹簧与拉力传感器相互连接的拉环;所述报警器包括与外界固定设置的第三支架、设置于第三支架上的第三壳体、设置于第三支架上具有J字形结构的挂钩;第三壳体上设有船型开关,第三壳体内设有与船型开关相互连接的警灯、扬声器、第二蓄电池。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包体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气囊。进一步地,所述的背包带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气囊,背包带两端分别与上包体、伸缩腰带相互连接,且背包带中段设有横向固定带,横向固定带上设有连接卡扣。进一步地,所述的腰带扣包括与伸缩腰带连接的插扣,并在插扣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环。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对称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辊筒以及缠绕在辊筒上的发条弹簧;所述的发条弹簧从第二腔体两端伸出。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腰带分为两段,两段伸缩腰带的一端分别与发条弹簧相互连接,两段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腰带扣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阻尼轴、锁定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槽、第二螺纹槽,滚轴上的绳索依次缠绕于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进一步地,所述的阻尼轴是与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转速传感器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铁、拉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相互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缓降装置、控制器以及报警器,其中背包本体通过背包带、伸缩腰带、三角带与人体固定,缓降装置、控制器设置于背包本体内。报警器与外界固定设置,缓降装置内设有待安全扣的绳索,绳索通过减速机构和控制器共同控制下降速度,安全可靠,当安全扣与报警器连接时自动打开报警器上的警灯和扬声器提醒救援人员,并通过求救信号发射器向救援人员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方便救援人员找寻;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易于收纳等优点,有效解决高层建筑逃生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报警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背包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拉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腰带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减速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锁定轴、锁定机构、第二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的阻尼轴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背包本体,10、支撑板,11、上包体,111、拉链,112、第一缓冲气囊,12、下包体,121、第一腔体,122、第二腔体,13、背包带,131、第二缓冲气囊,14、伸缩腰带,15、三角带,16、控制拉环,161、第二壳体,162、拉力传感器,163、弹簧,164、拉环,17、横向固定带,18、腰带扣,181、插扣,182、连接环,19、伸缩装置,191、第一支架,192、辊筒,193、发条弹簧,2、缓降装置,21、滚轴,22、减速机构,221、第二支架,222、阻尼轴,2221、第二螺纹槽,223、转速传感器,224、锁定轴,2241、第一螺纹槽,2242、磁铁,225、锁定机构,2251、第一壳体,2252、电磁铁,23、环形安全扣,3、控制器,31、第一蓄电池,32、求救信号发射器,4、报警器,41、第三支架,42、第三壳体,421、警灯,422、船型开关,423、扬声器,424、第二蓄电池,43、挂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缓降装置2、控制器3以及报警器4。所述的背包本体1包括上包体11、下包体12、背包带13、伸缩腰带14、三角带15;所述的上包体11、下包体12相互连接且相互分隔,上包体11、下包体12可以由一个背包分隔而成,也可由两个背包组合连接制成;背包本体1内腔固定设置有贯穿上包体11、下包体12的支撑板10。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板10应固定设置于靠近使用人员背部一侧的内腔壁面上,为了更加贴合使用者的背部以及增加舒适性的需要,支撑板10是由若干贴合人体背部形状的板材连接制成的链板。所述的上包体11上设置有拉链111,下包体12由横向隔板分隔为靠近使用者的第一腔体121、远离使用者的第二腔体122;所述的第二腔体122内设置有伸缩装置19;所述的伸缩腰带14分为两段,两段伸缩腰带14的一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本体(1)、缓降装置(2)、控制器(3)以及报警器(4),所述的背包本体(1)包括上包体(11)、下包体(12)、背包带(13)、伸缩腰带(14)、三角带(15);所述的上包体(11)、下包体(12)相互连接且相互分隔,背包本体(1)内腔设置有贯穿上包体(11)、下包体(12)的支撑板(10);所述的上包体(11)上设置有拉链(111),下包体(12)分隔为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所述的第二腔体(122)内设置有伸缩装置(19);所述的伸缩腰带(14)分为两段,两段伸缩腰带(14)的一端分别与伸缩装置(19)相互连接,两段伸缩腰带(1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腰带扣(18)相互连接;所述的三角带(15)是设置于第一腔体(121)内,三角带(15)的一端与支撑板(10)相互连接,三角带(15)的另一端从第一腔体(121)伸出并与腰带扣(18)相互连接;所述的缓降装置(2)是设置在上包体(11)的内腔中,缓降装置(2)包括与支撑板(10)相互滚动连接的滚轴(21)、减速机构(22)、环形安全扣(23),滚轴(21)上缠绕有绳索,绳索与减速机构(22)缠绕后穿出背包本体(1)与环形安全扣(23)相互连接;所述的减速机构(22)包括与支撑板(10)相互连接的第二支架(221)、设置于第二支架(221)上的若干阻尼轴(222)、与第二支架(221)相互转动连接的若干锁定轴(224)、锁定机构(225);所述的锁定机构(225)包括第一壳体(2251)、电磁铁(2252)、与锁定轴(224)相互固定连接的磁铁(2242),电磁铁(2252)与磁铁(2242)相对面相互抵接;所述的控制器(3)与第一蓄电池(31)是设置于上包体(11)内腔并相互连接,控制器(3)还与设置于背包带(13)上的控制拉环(16)、设置于上包体(11)内的求救信号发射器(32)相互连接;控制拉环(16)包括第二壳体(161)、设置于第二壳体(161)内的拉力传感器(162)、通过弹簧(163)与拉力传感器(162)相互连接的拉环(164);所述报警器(4)包括与外界固定设置的第三支架(41)、设置于第三支架(41)上的第三壳体(42)、设置于第三支架(41)上具有J字形结构的挂钩(43);第三壳体(42)上设有船型开关(422),第三壳体(42)内设有与船型开关(422)相互连接的警灯(421)、扬声器(423)、第二蓄电池(4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绳索缓降救生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本体(1)、缓降装置(2)、控制器(3)以及报警器(4),所述的背包本体(1)包括上包体(11)、下包体(12)、背包带(13)、伸缩腰带(14)、三角带(15);所述的上包体(11)、下包体(12)相互连接且相互分隔,背包本体(1)内腔设置有贯穿上包体(11)、下包体(12)的支撑板(10);所述的上包体(11)上设置有拉链(111),下包体(12)分隔为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所述的第二腔体(122)内设置有伸缩装置(19);所述的伸缩腰带(14)分为两段,两段伸缩腰带(14)的一端分别与伸缩装置(19)相互连接,两段伸缩腰带(1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腰带扣(18)相互连接;所述的三角带(15)是设置于第一腔体(121)内,三角带(15)的一端与支撑板(10)相互连接,三角带(15)的另一端从第一腔体(121)伸出并与腰带扣(18)相互连接;所述的缓降装置(2)是设置在上包体(11)的内腔中,缓降装置(2)包括与支撑板(10)相互滚动连接的滚轴(21)、减速机构(22)、环形安全扣(23),滚轴(21)上缠绕有绳索,绳索与减速机构(22)缠绕后穿出背包本体(1)与环形安全扣(23)相互连接;所述的减速机构(22)包括与支撑板(10)相互连接的第二支架(221)、设置于第二支架(221)上的若干阻尼轴(222)、与第二支架(221)相互转动连接的若干锁定轴(224)、锁定机构(225);所述的锁定机构(225)包括第一壳体(2251)、电磁铁(2252)、与锁定轴(224)相互固定连接的磁铁(2242),电磁铁(2252)与磁铁(2242)相对面相互抵接;所述的控制器(3)与第一蓄电池(31)是设置于上包体(11)内腔并相互连接,控制器(3)还与设置于背包带(13)上的控制拉环(16)、设置于上包体(11)内的求救信号发射器(32)相互连接;控制拉环(16)包括第二壳体(161)、设置于第二壳体(161)内的拉力传感器(162)、通过弹簧(163)与拉力传感器(162)相互连接的拉环(164);所述报警器(4)包括与外界固定设置的第三支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啸川
申请(专利权)人:麦啸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