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7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涉及害虫诱捕的葡萄架技术领域。该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包括支撑柱,捕虫装置包括挂钩,活动扣的外表面底部与伞盖的顶部连接,方板的一侧中部通过短管与空心筒的一端连接,空心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十色管,十色管的外表面连接有透明黏管,十色管底端与衔接块顶部连接,衔接块底部连接诱虫香球,空心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管,安装管的外表面连接有诱虫灯。该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通过十色管和软垫等的使用,可以对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形成吸引,因诱虫灯等的使用,通过诱虫灯将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吸引,所以该装置具有害虫诱捕功能。

A Grape Frame with Pest Trapp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rape rack with pest trapping func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rape rack for pest trapping. The grape rack with pest trapping function includes a support column, a trapping device includes a hook,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ovable buck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umbrella cover, the middle part of one side of the squar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hollow cylinder through a short tube, the other end of the hollow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decalour tub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decalour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parent sticky tub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decalour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bottom is connected with a bait incense ball,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ollow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tub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bait lamp. The grape shelf with pest trapping function can attract pests such as green blindbug, two-star leafhopper and macula leafhopper by using decalor tube and cushion. Because of the use of trap lamp, green blindbug, two-star leafhopper and macula leafhopper can be attracted by trap lamp, so the device has the function of trapping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
本技术涉及害虫诱捕的葡萄架
,具体为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
技术介绍
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陈述:"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危害,榆树上有650种害虫,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把啃食农作物等的植食性昆虫列为害虫,从生态学、经济学上来说均是不科学的,诱捕:导演马特赫瓦·哈斯丁,喜剧、恐怖、科幻类型电影,片长95分钟,主要讲述在一间学院的校园里,一连串无法解释的离奇死亡事件,留下了一个个受害者冻结至死的尸体。一名生性腼腆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寻找真凶的故事,葡萄架一般的释义是为使葡萄苗能顺利生长结实而搭的竹架子,为使葡萄苗能顺利生长结实而搭的竹架子。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而在种植的时候会有许多害虫咬食其果实,比如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从而损坏葡萄株,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可以诱捕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具备可以诱捕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等优点,解决了害虫损坏葡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以诱捕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攀爬架,所述攀爬架的外表面设置有捕虫装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挂钩,所述挂钩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活动扣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活动扣的外表面底部与伞盖的顶部连接,所述伞盖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底部与衔接板的顶部连接,所述衔接板的底部与圆筒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圆筒的内表面一侧中部设置有方板,所述方板的一侧中部通过短管与空心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空心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十色管,所述十色管的外表面连接有透明黏管,所述十色管的底端与衔接块的顶部连接,所述衔接块的底部连接有诱虫香球,所述空心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外表面连接有诱虫灯,所述圆筒的底部与光滑漏斗的顶部连接,所述光滑漏斗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铁圈。优选的,所述安装铁圈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有圆形短筒,且圆形短筒的底部连接有虫尸盒。优选的,所述短管和透明黏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软垫,且软垫的中部开设有与十色管相适配的圆孔。优选的,所述十色管的外表面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透明黏管,且两个透明黏管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表面两侧中均连接方板,且两个方板的一侧中部均与空心筒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攀爬架的外表面设置有攀爬杆,且攀爬杆和攀爬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管。优选的,所述两个透明黏管的中部均开设有通道,且两个通道的大小与十色管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通过十色管、透明黏管和软垫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形成吸引,而使它们会一头撞上透明黏管从而被粘住,即便挣脱也会因撕破身体掉落如虫尸盒,又因为有安装管和诱虫灯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使该装置可以在夜间进行使用,通过诱虫灯将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吸引,从而达到诱捕的效果,所以由上述可知,该装置具有害虫诱捕功能。2、该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通过支撑柱、攀爬架和攀爬杆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使上述结构构成葡萄架,而补充装置挂在攀爬架上,所以可以有效的诱捕葡萄害虫,所以有上述结构可知,改葡萄架具有诱捕害虫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攀爬杆、3攀爬架、4捕虫装置、5挂钩、6连接杆、7活动扣、8伞盖、9连接片、10衔接板、11软垫、12十色管、13透明黏管、14安装铁圈、15圆形短筒、16虫尸盒、17诱虫香球、18衔接块、19方板、20空心筒、21安装管、22圆筒、23诱虫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顶端镶嵌有攀爬架3,攀爬架3的外表面搭接有捕虫装置4,捕虫装置4包括挂钩5,挂钩5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底端与活动扣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扣7的外表面底部与伞盖8的顶部固定连接,伞盖8的内表面一侧焊接有连接片9,连接片9的底部与衔接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衔接板10的底部与圆筒2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圆筒22的内表面一次额中部粘接有方板19,方板19的一侧中部通过短管与空心筒20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筒20的另一端焊接有十色管12,十色管12的外表面套接有透明黏管13,十色管12的底端与衔接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衔接块1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诱虫香球17,空心筒20的外表面套接有安装管21,安装管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诱虫灯23,圆筒22的底部与光滑漏斗的顶部固定连接,光滑漏斗的外表面中部粘接有安装铁圈14,安装铁圈14的外表面底部粘接有圆形短筒15,且圆形短筒1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虫尸盒16,短管和透明黏管13的连接处套接有软垫11,且软垫11的中部开设有与十色管12相适配的圆孔,十色管12的外表面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透明黏管13,且两个透明黏管13的规格相同,圆筒22的内表面两侧中均固定连接方板19,且两个方板19的一侧中部均与空心筒20的一端固定连接,攀爬架3的外表面粘接有攀爬杆2,且攀爬杆2和攀爬架3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渡管,该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通过十色管12、透明黏管13和软垫11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形成吸引,而使它们会一头撞上透明黏管13从而被粘住,即便挣脱也会因撕破身体掉落如虫尸盒16,又因为有安装管21和诱虫灯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使该装置可以在夜间进行使用,通过诱虫灯23将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吸引,从而达到诱捕的效果,所以由上述可知,该装置具有害虫诱捕功能,通过支撑柱1、攀爬架3和攀爬杆2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使上述结构构成葡萄架,而补充装置挂在攀爬架3上,所以可以有效的诱捕葡萄害虫,所以有上述结构可知,改葡萄架具有诱捕害虫功能。在使用时,将捕虫装置4挂在攀爬架3上,因为圆筒22为透明的,所以可以让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可以看见里面的十色管12,从而使上述等害虫被引进圆筒22内,然后被透明黏管13黏住,即便挣脱也会落入下方的虫尸盒16,而在夜晚的时候,开启诱虫灯23,所以在夜晚的时候也可以将上述几种昆虫吸引,从而达到诱捕昆虫的效果。综上所述,该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通过十色管12、透明黏管13和软垫11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绿盲蝽、二星叶蝉和黄斑叶蝉等害虫形成吸引,而使它们会一头撞上透明黏管13从而被粘住,即便挣脱也会因撕破身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设置有攀爬架(3),所述攀爬架(3)的外表面设置有捕虫装置(4),所述捕虫装置(4)包括挂钩(5),所述挂钩(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与活动扣(7)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活动扣(7)的外表面底部与伞盖(8)的顶部连接,所述伞盖(8)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片(9),所述连接片(9)的底部与衔接板(10)的顶部连接,所述衔接板(10)的底部与圆筒(22)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圆筒(22)的内表面一侧中部设置有方板(19),所述方板(19)的一侧中部通过短管与空心筒(20)的一端连接,所述空心筒(20)的另一端设置有十色管(12),所述十色管(12)的外表面连接有透明黏管(13),所述十色管(12)的底端与衔接块(18)的顶部连接,所述衔接块(18)的底部连接有诱虫香球(17),所述空心筒(20)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管(21),所述安装管(21)的外表面连接有诱虫灯(23),所述圆筒(22)的底部与光滑漏斗的顶部连接,所述光滑漏斗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铁圈(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害虫诱捕功能的葡萄架,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设置有攀爬架(3),所述攀爬架(3)的外表面设置有捕虫装置(4),所述捕虫装置(4)包括挂钩(5),所述挂钩(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与活动扣(7)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活动扣(7)的外表面底部与伞盖(8)的顶部连接,所述伞盖(8)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片(9),所述连接片(9)的底部与衔接板(10)的顶部连接,所述衔接板(10)的底部与圆筒(22)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圆筒(22)的内表面一侧中部设置有方板(19),所述方板(19)的一侧中部通过短管与空心筒(20)的一端连接,所述空心筒(20)的另一端设置有十色管(12),所述十色管(12)的外表面连接有透明黏管(13),所述十色管(12)的底端与衔接块(18)的顶部连接,所述衔接块(18)的底部连接有诱虫香球(17),所述空心筒(20)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管(21),所述安装管(21)的外表面连接有诱虫灯(23),所述圆筒(22)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任凤山王咏梅蒋锡龙吴新颖杨立英王显苏陈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