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879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包括三股实心铜线,所述实心铜线表面包覆有聚酰亚胺薄膜,三股所述实心铜线之间设置有阻燃塑料支架,所述阻燃塑料支架将所述实心铜线分隔后形成三个独立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部填充有石棉材料,并在所述实心铜线外部形成石棉缓冲护套,所述阻燃塑料支架外侧套装有聚乙烯护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实心铜线外侧增设双层钢丝铠装护套,提高了电缆整体的外部强度,提升电缆的抗拉强度;通过在所述钢丝铠装护套外侧加装所述丁腈复合护套,可防止所述钢丝铠装护套与外界设备和油管直接接触,避免钢丝受到磨损和侵蚀,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
本技术涉及特种电缆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
技术介绍
中国未来的主要油源来自于海洋,海洋石油平台电缆作为海洋石油平台必备的配套设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电缆的使用环境决定了海洋石油平台用电缆应具备低烟无卤阻燃性能,耐火性能,耐高低温性能、耐盐、耐油泥、耐臭氧性能,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机械性能。在潜油电泵机组供电时,需要采用必须耐高温,耐腐蚀,耐油,耐磨,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电气绝缘性的电缆。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的潜油电缆为钢带铠装,在使用时抗拉强度较低,且固定在油管外壁,不能承受机组的载荷,而传统的钢丝铠装电缆的铠装层为最外层,在使用时容易与机组和油管产生摩擦,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潜油电缆为钢带铠装,在使用时抗拉强度较低,且固定在油管外壁,不能承受机组的载荷,而传统的钢丝铠装电缆的铠装层为最外层,在使用时容易与机组和油管产生摩擦,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包括三股实心铜线(7),所述实心铜线(7)表面包覆有聚酰亚胺薄膜(6),其特征在于:三股所述实心铜线(7)之间设置有阻燃塑料支架(4),所述阻燃塑料支架(4)将所述实心铜线(7)分隔后形成三个独立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部填充有石棉材料,并在所述实心铜线(7)外部形成石棉缓冲护套(5),所述阻燃塑料支架(4)外侧套装有聚乙烯护套(3),所述聚乙烯护套(3)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护套(2),所述钢丝铠装护套(2)外侧设置有丁腈复合护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包括三股实心铜线(7),所述实心铜线(7)表面包覆有聚酰亚胺薄膜(6),其特征在于:三股所述实心铜线(7)之间设置有阻燃塑料支架(4),所述阻燃塑料支架(4)将所述实心铜线(7)分隔后形成三个独立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部填充有石棉材料,并在所述实心铜线(7)外部形成石棉缓冲护套(5),所述阻燃塑料支架(4)外侧套装有聚乙烯护套(3),所述聚乙烯护套(3)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护套(2),所述钢丝铠装护套(2)外侧设置有丁腈复合护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丝铠装投捞式承荷潜油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铜线(7)采用实心无氧铜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龙向国先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熙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