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金波专利>正文

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794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属于温室大棚卷帘机结构技术领域。特征在于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轮组2,动力输出轮组2位于后端盖8内;动力输出轮组2连接带动大力矩转动轮组3、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大力矩转动轮组3与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位于壳体7内,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花键连接套4位于前端盖6内的轴承5中,花键连接套4连接卷物管24,前端盖6与后端盖8分别与壳体7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耗电少,重量轻,采用花键连接套4连接,装卸简单,一机可多处流动使用,即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100米的大棚平均光照时间比手工卷帘方式增加1.5-2个小时;一人可用一台卷帘机卷多个大棚保温物,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属于温室大棚巻帘机结构技术 领域。二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温室的 发展更是受到人们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但由于受我国目前市场产品现状 的影响,多数温室还是采用传统手工及笨重的老式巻帘方式,这样就縮 短了农产品的光照时间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 种操作方便、效率高的温室大棚巻帘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包括带有控制器9的电机1,特 殊之处在于,由电机l的输出轴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轮组2,动力输出轮组 2位于后端盖8内;动力输出轮组2连接带动大力矩转动轮组3,大力矩 转动轮组3连接带动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大力矩转动轮组3与终端动 力输出轮组18位于壳体7内,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花键连接 套4位于前端盖6内的轴承5中,花键连接套4连接巻物管24,最终实 现转动巻物管24的正反转向,前端盖6与后端盖8分别与壳体7连接为 一体;所述动力输出轮组2,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的电机齿轮10连接带 动小轴齿轮11,小轴齿轮11中央的小轴23连接带动双键平齿轮12,由 双键平齿轮12与大力矩转动轮组3连接,实现电机由高速向低速转变;所述大力矩转动轮组3,由位于双键平齿轮12中央的齿轮轴14连 接带动内齿轮13,内齿轮13啮合外围均匀分布的内腔小齿轮15,内腔 小齿轮15以导轴16为中心轴,内腔小齿轮15啮合外围的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再次实现降低转速,由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连接花 键连接套4,带动花键连接套4转动,实现整体传动过程。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耗电少,重量轻,采用花键连 接套4连接,装卸简单, 一机可多处流动使用,即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 使用该产品可以使一个100米的大棚平均光照时间比手工巻帘方式大棚 的平均光照时间增加1.5-2个小时;而且一个人可以用一台巻帘机,巻 多个大棚保温物,所以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四附图说明图l:为巻帘机结构示意图2:巻帘机使用状态示意图3:图1的C-C方向齿轮组一结构示意图4:图l的齿轮组一剖示结构示意图5:图1的B-B方向齿轮组二结构示意图6:图1的齿轮组二剖示结构示意1、电机,2、动力输出轮组,3、大力矩转动轮组,4、花键连接套,5、轴承,6、前端盖,7、壳体,8、后端盖,9、控制器,10、电机齿轮, 11、小轴齿轮,12、双键平齿轮,13、内齿轮,14、齿轮轴,15、内腔小 齿轮,16、导轴,17、支架,18、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9、支撑伸縮管, 20、支撑伸縮管,21、巻帘机,22、固定转向轴,23、小轴,24、巻物管。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 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参考图1-6,包括带有控制器9的电 机l,由电机l的输出轴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轮组2,动力输出轮组2位于 后端盖8内;动力输出轮组2连接带动大力矩转动轮组3,大力矩转动轮 组3连接带动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大力矩转动轮组3与终端动力输出 轮组18位于壳体7内,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花键连接套4位 于前端盖6内的轴承5中,花键连接套4连接巻物管24,最终实现转动巻物管24的正反转向,前端盖6与后端盖8分别与壳体7连接为一体; 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的电机齿轮10连接带动小轴齿轮11,小轴 齿轮11中央的小轴23连接带动双键平齿轮12,由双键平齿轮12与大 力矩转动轮组3连接,实现电机由高速向低速转变;由位于双键平齿轮 12中央的齿轮轴14连接带动内齿轮13,内齿轮13啮合外围均匀分布的 内腔小齿轮15,内腔小齿轮15以导轴16为中心轴,内腔小齿轮15啮 合外围的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再次实现降低转速,终端动力输出轮组 18的输出端连接花键连接套4,带动花键连接套4转动,花键连接套4 连接巻物管24,最终实现转动巻物管24的正反转向。本实施例的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控制器9通过电源电缆实现对电 机l进行正反转工作控制,最终实现转动巻物管24的正反转向,动力输 出轮组2主要功能是将高速的马达动力变速后传输给大力矩转动轮组, 实现降低转速,增加力矩,同时实现反向自锁功能;大力矩转动轮组3 具有平衡扭力失稳作用,从而使动力输出最大值;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 将大力矩转动轮组3的动力传给花键连接套4,带动花键连接套4内插入 的巻物管24转动,巻起保温物。支撑伸縮管19和20起到力矩马达力的 输出配合,同时调节温室弧度高低不平。固定转向轴21将地面固定物与 支撑伸縮管19和20连接,最终实现巻物管24转动,带动保温物大棚帘 巻起或放下。本实施例的温室大棚巻帘机,耗电少,重量轻,采用花键连接套4 连接,装卸简单, 一机可多处流动使用,即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使用 该产品可以使一个100米的大棚平均光照时间比手工巻帘方式大棚的平 均光照时间增加1.5-2个小时;而且一个人可以用一台巻帘机,巻多个 大棚保温物,所以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包括带有控制器(9)的电机(1),其特征在于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轮组(2),动力输出轮组(2)位于后端盖(8)内;动力输出轮组(2)连接带动大力矩转动轮组(3),大力矩转动轮组(3)连接带动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大力矩转动轮组(3)与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位于壳体(7)内,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花键连接套(4)位于前端盖(6)内的轴承(5)中,花键连接套(4)连接卷物管(24),前端盖(6)与后端盖(8)分别与壳体(7)连接为一体。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 输出轮组(2),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的电机齿轮(10)连接带动小 轴齿轮(11),小轴齿轮(11)中央的小轴(23)连接带动双键平齿轮(12), 由双键平齿轮(12)与大力矩转动轮组(3)连接。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温室大棚巻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力 矩转动轮组(3),由位于双键平齿轮(12)中央的齿轮轴(14)连接带 动内齿轮(13),内齿轮(13)啮合外围均匀分布的内腔小齿轮(15), 内腔小齿轮(15)以导轴(16)为中心轴,内腔小齿轮(15)啮合外围 的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由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连接花 键连接套(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属于温室大棚卷帘机结构
特征在于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轮组2,动力输出轮组2位于后端盖8内;动力输出轮组2连接带动大力矩转动轮组3、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大力矩转动轮组3与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位于壳体7内,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花键连接套4位于前端盖6内的轴承5中,花键连接套4连接卷物管24,前端盖6与后端盖8分别与壳体7连为一体。本技术耗电少,重量轻,采用花键连接套4连接,装卸简单,一机可多处流动使用,即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100米的大棚平均光照时间比手工卷帘方式增加1.5-2个小时;一人可用一台卷帘机卷多个大棚保温物,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文档编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包括带有控制器(9)的电机(1),其特征在于由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轮组(2),动力输出轮组(2)位于后端盖(8)内;动力输出轮组(2)连接带动大力矩转动轮组(3),大力矩转动轮组(3)连接带动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大力矩转动轮组(3)与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位于壳体(7)内,终端动力输出轮组(18)的输出端花键连接套(4)位于前端盖(6)内的轴承(5)中,花键连接套(4)连接卷物管(24),前端盖(6)与后端盖(8)分别与壳体(7)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范金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