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86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包括柜体、抽真空系统、补气系统、干燥系统、集液系统、控制系统,抽真空系统包括置于柜体顶部的无油真空泵,该无油真空泵经排气管、排气电磁阀与柜体内相通,用于将柜体内抽真空;补气系统包括置于柜体底部的补气管、补气电磁阀,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以使控制系统可控制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的启停;左侧壁、右侧壁的表面竖直设置多个U型槽,导流板的中心贯穿设置漏水口,该导流板的顶面设置多个由边缘延伸至漏水口的导流槽,导流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相接触,以使导流槽与U型槽一一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
本技术涉及医用辅助设备
,特别是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
技术介绍
在医学领域,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愈合后复查使用,现有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后需要经过清洗、干燥、杀菌处理后供再次使用,避免医疗器械携带病毒或细菌造成交叉感染。医用真空干燥柜,用来对外科手术器械、玻璃器皿、呼吸治疗物品等医疗器械进行干燥处理。通常医疗器械在经过清洗后,其表面或缝隙、凹槽内会存在大量的水渍,如果不及时干燥,将导致大量细菌或微生物的繁殖,如果利用水蒸发使其与医疗器械分离并抽出实现烘干,由于常温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需要较高的温度,浪费大量热量,加热成本高,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高温可能造成损坏。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中国授权专利公告号CN201954922U公开了一种医用干燥柜,柜体,设于柜体的前、后端面上的门、设于柜体底部的进风系统、设于柜体顶部的排风系统、设于柜体前端面上的用于设置干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面板和用于显示干燥温度和时间显示屏,所述柜体设有隔热夹层,所述门的中央设有玻璃视窗;上述的医用干燥柜采用普通的排风系统对柜体内进行排气,干燥效果不佳,容易对柜体内医疗器械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干燥效率高的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包括柜体、抽真空系统、补气系统、干燥系统、集液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置于柜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内的PTC加热板,所述柜体内的底部设置导流板,所述集液系统包括置于所述导流板下方的接水杯,以使柜体内的液态水可经导流板进入接水杯;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无油真空泵,该无油真空泵经排气管、排气电磁阀与所述柜体内相通,用于将柜体内抽真空;所述补气系统包括置于柜体底部的补气管、补气电磁阀,所述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的启停;使用时待干燥的医疗器械置于密封的柜体内,由无油真空泵控制柜体内的压强,PTC加热板控制柜体的温度,补气电磁阀控制补气管向柜体内补充气体;左侧壁、右侧壁的表面竖直设置多个U型槽,所述导流板的中心贯穿设置漏水口,该导流板的顶面设置多个由边缘延伸至漏水口的导流槽,导流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相接触,以使导流槽与U型槽一一导通,残留的水分可由U型槽、导流槽、漏水口进入接水杯。进一步,所述柜体内设置LED灯,用于照明,便于观察。进一步,所述接水杯内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光电报警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光电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使所述接水杯的积水到达预设位置后,光电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进行清理。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便于移动。进一步,所述接水杯的顶端一侧设置矩形滑槽,导流板的漏水口下方两侧设置与矩形滑槽相适配的滑轨,接水杯的底端设置矩形卡口,柜体的底壁上设置与矩形卡口相适配的导轨,接水杯可沿上方的滑轨、下方的导轨装配在柜体的底壁上;导轨的一侧设置用于检测接水杯安装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接水杯没有摆放时同样由控制系统驱动光电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正确摆放接水杯。进一步,补气管上还设有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过滤器本体的前端设置进气口,尾端设置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沿径向设置用于隔离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柱形隔断,出气口与补气管相连通;空气过滤器还包括沿径向设置的保护罩,保护罩内设置内壳体,内壳体和保护罩的底端设置排空阀,用于排空内壳体内的气体;内壳体内设置与柱形隔断密封配合的筒状滤芯,以使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可经滤芯过滤后达到出气口。进一步,空气过滤器还包括锥形导流板、锁紧螺栓,滤芯的轴心经锁紧螺栓与过滤器本体固定相连,锥形导流板套接在滤芯和柱形隔断之间,且锥形导流板的外侧边缘与内壳体之间留有间隙,使得进入进气口的气体可被引导至内壳体内,经滤芯过滤后进入出气口;滤芯可选用微孔膜滤芯,过滤精度0.3微米,确保换气流程中进入舱内的空气洁净无尘,防止医疗器械的二次污染。上述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待干燥的医疗器械置于柜体内,关闭密封门、补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使得柜体内处于密封状态。B、由控制系统启动PTC加热板,使得柜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并保持。C、由控制系统启动无油真空泵,并打开排气电磁阀,以对柜体内进行抽真空;柜体内的气压达到预设值后,关闭排气电磁阀和无油真空泵,以保持柜体内的气压。D、由控制系统再次启动PTC加热板,使得柜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并保持设定的时间。E、由控制系统启动无油真空泵,并打开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使得气体由补气管进入柜体内并由排气管排出,以带走水蒸气。F、由控制系统关闭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和无油真空泵,使得柜体再次处于密封状态,多次重复步骤D和步骤E,即可完成医疗器械的干燥。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相对于现有技术,抽真空系统中采用无油真空泵,可确保柜体内的高真空度,保证医疗器械在无污染的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无油真空泵和补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相配合,可实现连续多次排放,加快了干燥效率;接水杯和导流板设置在柜体内的底部,可将柜体内的液态水引入接水杯进行收集,利于提高干燥效率;在控制系统自动精确控制下,实现适时间歇性补气和适当的热量补给,以补充残留水分快速汽化及脱离医疗器械所需的动能,防止冻胀现象,避免了给精密医疗器械带来潜在的损害,确保医疗器械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侧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接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密封门11,第二密封门12,第三密封门13,第四密封门14,钢化防弹玻璃视窗15,把手16,显示柜2,控制柜3,散热窗31,万向轮32,底壁4,接水杯5,位置传感器51,矩形滑槽52,矩形卡口53,液位传感器54,导流板6,漏水口61,导流槽62,补气管7,过滤器本体70,进气口71,出气口72,锥形导流板73,滤芯74,锁紧螺栓75,柱形隔断76,保护罩77,内壳体78,排空阀79,右侧壁8,U型槽8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包括柜体、抽真空系统、补气系统、干燥系统、集液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柜体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底壁6、顶壁、左侧壁、右侧壁8;柜体的顶端设置显示柜2,底端设置控制柜3;该柜体的前端设置第一密封门11、第二密封门12,后端设置第三密封门13、第四密封门14,以形成四门密封结构,第一密封门11、第二密封门12、第三密封门13、第四密封门14的内侧端分别固定设置与柜体密封配合的硅橡胶门封圈,确保各密封门闭合时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门11、第二密封门1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包括:柜体、抽真空系统、补气系统、干燥系统、集液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置于柜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内的PTC加热板,所述柜体内的底部设置导流板,所述集液系统包括置于所述导流板下方的接水杯,以使柜体内的液态水可经导流板进入接水杯;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无油真空泵,该无油真空泵经排气管、排气电磁阀与所述柜体内相通,用于将柜体内抽真空;所述补气系统包括置于柜体底部的补气管、补气电磁阀,所述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的启停;所述左侧壁、右侧壁的表面竖直设置多个U型槽,所述导流板的中心贯穿设置漏水口,该导流板的顶面设置多个由边缘延伸至漏水口的导流槽,导流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相接触,以使导流槽与U型槽一一导通,残留的水分可由U型槽、导流槽、漏水口进入接水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医用真空干燥柜,包括:柜体、抽真空系统、补气系统、干燥系统、集液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置于柜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内的PTC加热板,所述柜体内的底部设置导流板,所述集液系统包括置于所述导流板下方的接水杯,以使柜体内的液态水可经导流板进入接水杯;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无油真空泵,该无油真空泵经排气管、排气电磁阀与所述柜体内相通,用于将柜体内抽真空;所述补气系统包括置于柜体底部的补气管、补气电磁阀,所述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无油真空泵、排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PTC加热板的启停;所述左侧壁、右侧壁的表面竖直设置多个U型槽,所述导流板的中心贯穿设置漏水口,该导流板的顶面设置多个由边缘延伸至漏水口的导流槽,导流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相接触,以使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万盛精密钣金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