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62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指一种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其日光集热单元设有基座,基座枢接有旋转件,旋转件上端衔接有平旋部,平旋部上方枢接有伞体架,且平旋部横穿有枢接伞体架的水平轴;而伞体架顶缘固接有定位环,该定位环上方架接有集热器,而定位环周围枢接有可束收的日光反射伞片;而热交换单元组接有输送帮浦,输送帮浦衔接有输送热交换介质通过加热室的热介质输送管,而集热器侧接有将热交换介质回流入热交换容室的热介质输送管,控制组件操作该输送帮浦的启动与关闭;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具有便于调整、保养、移转及位移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体日光集热装置
本技术为一种日光集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以日光集热单元收集日光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予热能转换组件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日光集热装置一般是指利用太阳能的设备,大多是据有太阳能源板供日晒时产生电力,或是据有太阳能晒热使用水供家庭内盥洗使用,而这太阳能系列设备都是固定于室外,在室外日晒雨淋下,常导致太阳能系列设备锈蚀,而若面临天灾的强风摧袭则有瞬间摧毁的可能。然而,目前的利用太阳能的设备多属于大体积对象,致使处理锈蚀、调整及保养就是一大考验,再来就不用再提及高难度的强风摧袭时的移转及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得知已知技术的太阳能设备有调整、保养、移转及位移困难的问题,因此,促使本案创作人朝向针对调整、保养、移转及位移简单的方向研发,并经由本案创作人多方思考,遂而思及,利用可收束的伞状物是为最佳。本技术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日光集热单元,一热交换单元及一控制组件;该日光集热单元设有至少一基座,该基座枢接并上伸有一旋转件,该旋转件上端衔接有一平旋部,该平旋部上方枢接有一伞体架,且该平旋部横穿有一枢接该伞体架的水平轴;该伞体架顶缘固接有一定位环,该定位环上方架接有一集热器,该集热器内具有至少一加热室,而该定位环周围分布枢接有上翘及可朝上束收的日光反射伞片;该热交换单元内设有一热交换容室,该热交换容室内填置有一液态的热交换介质,且该热交换单元组接有一导通该热交换容室的输送帮浦,该输送帮浦衔接有一输送该热交换介质通过该集热器的加热室的热介质输送管,而该集热器侧接有一将该热交换介质回流入该热交换容室的该热介质输送管,而该控制组件操作该输送帮浦的启动与关闭。本技术的该热交换单元外接有至少一热能转换组件,而该输送帮浦还设有至少一开启、关闭该热交换容室的电磁阀,该电磁阀衔接有由该热交换容室输出该热交换介质通过该热能转换组件的转换接管,且该热能转换组件设置有至少一回流该热交换介质入该热交换容室的转换接管,而该控制组件可操作该电磁阀开启、关闭该热交换容室,以及该控制组件可操作启动、关闭该热能转换组件。本技术的该基座枢接有该旋转件,该旋转件周围设有涡轮齿,该涡轮齿啮接有一涡杆,该涡杆中心穿接固定有一涡杆轴;且该旋转件中心上伸有该平旋部,该平旋部固定一偏摆件,该偏摆件控制锁接及旋转该水平轴。本技术的该基座枢接有该旋转件,该旋转件周围设有涡轮齿,该涡轮齿啮接有一涡杆,该涡杆中心穿接固定有一涡杆轴;且该旋转件中心上伸有该平旋部,该平旋部周边枢接有一第一偏摆件,该第一偏摆件上端设有一可伸缩的第一往复杆,而该定位环侧缘枢接该第一往复杆的顶端;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设有至少一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具有一旋动组件,该旋动组件伸设有一衔接且旋动该涡杆轴的旋动轴,而该控制组件可操作该旋动组件旋动该涡杆轴,而该控制组件可操作该第一偏摆件伸缩该第一往复杆。本技术的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还设置有2至6个该日光集热单元,该输送帮浦衔接有一输送该热交换介质通过第一个该日光集热单元的加热室的该热介质输送管,而最后一个该日光集热单元的该集热器侧接有一将该热交换介质回流入该热交换容室的该热介质输送管。本技术的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还设置有2至6个该日光集热单元,该旋动组件伸设有一该旋动轴,该旋动轴衔接一该涡杆轴,该涡杆轴衔接连动各个该日光集热单元配置的该涡杆。本技术的该热交换容室内设有一侦测该热交换介质温度的感温组件,该感温组件侦测的温度数据连接传递至该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以该感温组件侦测的温度数据操作启动与关闭该输送帮浦。本技术的该日光集热单元、该动力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下方设置分布有使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整体位移的滚轮。本技术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相较于已知技术具有便于调整、保养、移转及位移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日光反射伞片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旋转件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偏摆件的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A太阳;1日光集热单元;10伞体日光集热装置;11基座;12旋转件;121涡轮齿;122涡杆;123涡杆轴;13平旋部;13A偏摆件;13B第一偏摆件;13B1第一往复杆;14伞体架;141定位环;142集热器;143加热室;144日光反射伞片;15水平轴;16热介质输送管;2热交换单元;21热交换容室;22输送帮浦;23电磁阀;24转换接管;25感温组件;3控制组件;3A可程序逻辑控制器;3A1键盘;3A2屏幕;3A3个人计算机;4热交换介质;5热能转换组件;6动力单元;61旋动组件;62旋动轴;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以下列实施例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日光集热单元1,一热交换单元2及一控制组件3;该日光集热单元1设有至少一基座11,该基座11枢接并上伸有一旋转件12,该旋转件12上端衔接有一平旋部13,该平旋部13上方枢接有一伞体架14,且该平旋部13横穿有一枢接该伞体架14的水平轴15;该伞体架14顶缘固接有一定位环141,该定位环141上方架接有一集热器142,该集热器142内具有至少一加热室143,且该集热器142外接有一导通该加热室143的热介质输送管16,而该定位环141周围分布枢接有上翘及可朝上束收的日光反射伞片144;该热交换单元2内设有一热交换容室21,该热交换容室21内填置有一液态的热交换介质4,且该热交换单元2组接有一导通该热交换容室21的输送帮浦22,该输送帮浦22衔接有一输送该热交换介质4通过该集热器142的加热室143的热介质输送管16,而该集热器142侧接有一将该热交换介质4回流入该热交换容室21的该热介质输送管16,而该控制组件3,至少包括:连接该日光集热单元1与该热交换单元2的一可程序逻辑控制器3A,该可程序逻辑控制器3A连接有:输入设定该可程序逻辑控制器3A的一键盘3A1,以及显示设定数据与显示该可程序逻辑控制器3A运作数值的一屏幕3A2,并且该可程序逻辑控制器3A于设定后控制及操作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10;另外,该日光反射伞片144请配合参照图2所示。此外,该控制组件3也可通过操作面板直接操作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10。本技术的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10主要是以可束收的该日光反射伞片144作为本案的核心,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10在夜间或遇强风致使无法使用期间,可将该日光反射伞片144朝上束收及收纳入防潮防风地点。而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10在使用时,是以展开的该日光反射伞片144对准太阳A或在可接受太阳A照射的角度范围内,并以日光反射伞片144反射太阳A集中光线、持续照射该集热器142加热流通过该加热室143的该热交换介质4,该热交换介质4为被该输送帮浦22循环推送通过于该集热器142与该热交换容室21,据此,当该热交换容室21内的该热交换介质4温度上升到默认值后,再输出该热交换介质4至该热交换单元2外接的至少一热能转换组件5。而后,该输送帮浦22设有至少一开启、关闭该热交换容室21的电磁阀23,该电磁阀23衔接有由该热交换容室21输出该热交换介质4通过该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日光集热单元,一热交换单元及一控制组件;该日光集热单元设有至少一基座,该基座枢接并上伸有一旋转件,该旋转件上端衔接有一平旋部,该平旋部上方枢接有一伞体架,且该平旋部横穿有一枢接该伞体架的水平轴;该伞体架顶缘固接有一定位环,该定位环上方架接有一集热器,该集热器内具有至少一加热室,而该定位环周围分布枢接有上翘及能够朝上束收的日光反射伞片;该热交换单元内设有一热交换容室,该热交换容室内填置有一液态的热交换介质,且该热交换单元组接有一导通该热交换容室的输送帮浦,该输送帮浦衔接有一输送该热交换介质通过该集热器的加热室的热介质输送管,而该集热器侧接有一将该热交换介质回流入该热交换容室的该热介质输送管,而该控制组件操作该输送帮浦的启动与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日光集热单元,一热交换单元及一控制组件;该日光集热单元设有至少一基座,该基座枢接并上伸有一旋转件,该旋转件上端衔接有一平旋部,该平旋部上方枢接有一伞体架,且该平旋部横穿有一枢接该伞体架的水平轴;该伞体架顶缘固接有一定位环,该定位环上方架接有一集热器,该集热器内具有至少一加热室,而该定位环周围分布枢接有上翘及能够朝上束收的日光反射伞片;该热交换单元内设有一热交换容室,该热交换容室内填置有一液态的热交换介质,且该热交换单元组接有一导通该热交换容室的输送帮浦,该输送帮浦衔接有一输送该热交换介质通过该集热器的加热室的热介质输送管,而该集热器侧接有一将该热交换介质回流入该热交换容室的该热介质输送管,而该控制组件操作该输送帮浦的启动与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交换单元外接有至少一热能转换组件,而该输送帮浦还设有至少一开启、关闭该热交换容室的电磁阀,该电磁阀衔接有由该热交换容室输出该热交换介质通过该热能转换组件的转换接管,且该热能转换组件设置有至少一回流该热交换介质入该热交换容室的转换接管,而该控制组件操作该电磁阀开启、关闭该热交换容室,以及该控制组件操作启动、关闭该热能转换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体日光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旋转件周围设有涡轮齿,该涡轮齿啮接有一涡杆,该涡杆中心穿接固定有一涡杆轴;且该旋转件中心上伸有该平旋部,该平旋部固定一偏摆件,该偏摆件控制锁接及旋转该水平轴;该伞体日光集热装置设有至少一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具有一旋动组件,该旋动组件伸设有一衔接且旋动该涡杆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境界
申请(专利权)人:四季洋圃生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