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32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包括承力地基、结构柱、紧急避难腔、箱型基础和承力桩,所述承力地基内部固定设置有灰土基础,所述灰土基础上部固定浇筑有箱型基础所述箱型基础内部均匀浇铸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底部与承力桩固定连接,所述箱型基础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稳定结构梁,所述交叉稳定结构梁两端分别与箱型基础内壁和结构柱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难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型基础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以及在避难腔内部放置必要的食物储备箱、饮用水储备箱,急救箱和报警信号发射器,能够帮助人们在地震灾害来临的时候躲避进紧急避难腔进行躲避灾难、自行救治并且便于求救。由于紧急避难。

An Integrated Emergency Disaster Prevention Device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emergency disaster prevention device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foundation, a structural column, an emergency shelter chamber, a box foundation and a bearing pile. The bearing foundation is internally fixed with a lime-soil foundati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me-soil foundation is fixed with a box foundation, the box foundation is internally evenly cast with a structural column, and the bottom of the structural column is fixed with a bearing pile. The two ends of the box foundation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cross-stable structural beam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ross-stable structural beam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found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column respectively. The structural column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efuge box.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n emergency refuge chamber inside the box foundation, and the necessary food storage box and drinking water storage inside the refuge chamber. The box, first aid box and alarm signal transmitter can help people to avoid disaster, self-help and easy to seek help when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comes. Because of emergency she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应急防灾结构
,具体为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大地震和巨大地震。在面对地震灾害来临的时候保证人们的安全是所有人的愿望,在建筑方面只有改变建筑的结构类型才能够给人在灾难中安全的庇护。但是,传统的建筑结构在灾害面前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由于地震会导致建筑物或者其基础的剪切折断,在地震过后许多人被掩埋在废墟里无法求救,由于缺少食物容易受到饥饿的摧残,由于受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失去生命。2、在发生水患的时候,由于建筑土基长期浸泡在水中很容易导致土基的承载能力有所降低,严重时土基会失稳,而传统的由于基础面积小,且基础埋深浅,导致建筑物坍塌,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包括承力地基、结构柱、紧急避难腔、箱型基础和承力桩,所述承力地基内部固定设置有灰土基础,所述灰土基础上部固定浇筑有箱型基础所述箱型基础内部均匀浇铸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底部与承力桩固定连接,所述箱型基础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稳定结构梁,所述交叉稳定结构梁两端分别与箱型基础内壁和结构柱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难箱,所述避难箱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所述紧急避难腔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食物储备箱,所述紧急避难腔内壁远离食物储备箱一侧固定安装有饮用水储备箱,所述紧急避难腔一端上部固定开设有下人孔,所述下人孔内部固定安装有爬梯。进一步的,所述紧急避难腔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信号发射器。进一步的,所述紧急避难腔顶部设置成半圆状穹顶。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桩穿过灰土基础深入承力地基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紧急避难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急救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箱型基础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以及在避难腔内部放置必要的食物储备箱、饮用水储备箱,急救箱和报警信号发射器,能够帮助人们在地震灾害来临的时候躲避进紧急避难腔进行躲避灾难、自行救治并且便于求救。由于紧急避难腔为较小的腔体,有较强的抗震强度,在地震中不易损毁,便于提供避难场所。2、通过设置整体大型箱型基础,使基础面积更大,埋深更深,且在箱型基础两端均设置有交叉稳定结构梁,使建筑物在受到大水浸泡的时候也能保证稳定的基础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中:1-承力地基;2-交叉稳定结构梁;3-爬梯;4-结构柱;5-紧急避难腔;6-避难箱;7-食物储备箱;8-饮用水储备箱;9-箱型基础;10-灰土基础;11-承力桩;12-报警信号发射器;13-下人孔;14-急救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包括承力地基1、结构柱4、紧急避难腔5、箱型基础9和承力桩11,所述承力地基1内部固定设置有灰土基础10,所述灰土基础10上部固定浇筑有箱型基础9所述箱型基础9内部均匀浇铸有结构柱4,所述结构柱4底部与承力桩11固定连接,所述箱型基础9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稳定结构梁2,所述交叉稳定结构梁2两端分别与箱型基础9内壁和结构柱4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难箱6,所述避难箱6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5,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食物储备箱7,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壁远离食物储备箱7一侧固定安装有饮用水储备箱8,所述紧急避难腔5一端上部固定开设有下人孔13,所述下人孔13内部固定安装有爬梯3。通过所述紧急避难腔5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信号发射器12,使使用者能够在发生地震后能够在紧急避难腔5内发射求救信号,便于及时救助,通过所述紧急避难腔5顶部设置成半圆状穹顶,由于壳型结构能够分散承载力,使紧急避难腔5结构更加稳定,更安全,通过所述承力桩11穿过灰土基础10深入承力地基1内部,使建筑基础更加牢固,通过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部固定安装有急救箱14,能够对地震中受伤的人进行及时救助,防止感染。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箱型基础9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5,以及在避难腔5内部放置必要的食物储备箱7、饮用水储备箱8,急救箱14和报警信号发射器12,能够帮助人们在地震灾害来临的时候躲避进紧急避难腔5进行躲避灾难、自行救治并且便于求救。由于紧急避难腔5为较小的腔体,有较强的抗震强度,在地震中不易损毁,便于提供避难场所。通过设置整体大型箱型基础9,使基础面积更大,埋深更深,且在箱型基础9两端均设置有交叉稳定结构梁2,使建筑物在受到大水浸泡的时候也能保证稳定的基础支撑。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包括承力地基(1)、结构柱(4)、紧急避难腔(5)、箱型基础(9)和承力桩(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地基(1)内部固定设置有灰土基础(10),所述灰土基础(10)上部固定浇筑有箱型基础(9)所述箱型基础(9)内部均匀浇铸有结构柱(4),所述结构柱(4)底部与承力桩(11)固定连接,所述箱型基础(9)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稳定结构梁(2),所述交叉稳定结构梁(2)两端分别与箱型基础(9)内壁和结构柱(4)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难箱(6),所述避难箱(6)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5),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食物储备箱(7),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壁远离食物储备箱(7)一侧固定安装有饮用水储备箱(8),所述紧急避难腔(5)一端上部固定开设有下人孔(13),所述下人孔(13)内部固定安装有爬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结构应急防灾一体装置,包括承力地基(1)、结构柱(4)、紧急避难腔(5)、箱型基础(9)和承力桩(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地基(1)内部固定设置有灰土基础(10),所述灰土基础(10)上部固定浇筑有箱型基础(9)所述箱型基础(9)内部均匀浇铸有结构柱(4),所述结构柱(4)底部与承力桩(11)固定连接,所述箱型基础(9)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稳定结构梁(2),所述交叉稳定结构梁(2)两端分别与箱型基础(9)内壁和结构柱(4)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难箱(6),所述避难箱(6)内部设置有紧急避难腔(5),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食物储备箱(7),所述紧急避难腔(5)内壁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帅吕悦军彭艳菊沙海军方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