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27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包括第三竖腹杆,所述第三竖腹杆的数目为两组,且第三竖腹杆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所述第三上弦杆远离第三竖腹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所述第三上弦杆远离第三竖腹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上弦杆,所述第二上弦杆远离第三上弦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上弦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竹材代替传统的木材,有利于缓解木材的供应不足,利于维护生态环境,通过圆钢管作为受压或压弯构件,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且通过圆钢管使结构体系木屋架结构强度更好,使耐腐蚀性能更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使结构体系木屋架具有造型独特、施工简便、传力明确、重量轻、跨越能力大等优点。

A Steel-Bamboo roof truss with circular steel tube in lower chor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el bamboo roof truss with circular steel tube in the lower chord, which includes a third vertical web rod. The number of the third vertical web rod is two groups, and the top of both sides of the third vertical web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upper chord rod. The third upper chord ro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far from the third vertical web rod, and the second upper chor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far from the third vertical web rod. The first upper chord ro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upper chord rod far from the third upper chord rod. By using bamboo instead of traditional wood, the invention is advantageous to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wood supply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using circular steel tube as compression or bending member, the purpose of ensuring engineering quality is achieved. By using circular steel tub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wooden roof truss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better,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better, the service life is improved, and the wooden roof truss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ma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que shape, simple construction, clear force transmission, light weight and large span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
技术介绍
由桁架组成的屋架被广泛用于各种跨度的房屋中,桁架中的上弦杆和许多腹杆受力以压力为主,而下弦杆则以拉力为主。目前,传统的结构体系木屋架的全部杆件均采取如方木或园木等木材制作的屋架,然而由于木材的天然缺陷,使木材对构件受拉性能影响很大,容易使下弦引起危险性裂缝,使结构的安全性能差,所以屋架受拉下弦一般应选用优质并经过干燥的木材才能胜任,然而从目前木材供应情况来看,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利于维护生态环境,且传统的结构体系木屋架结构强度较差,不便于装配化施工,,且结构体系木屋架耐腐蚀性能较差、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且现有的结构体系木屋架结构节能保温效果较差,造型简单、施工复杂、传力不明确、重量重以及跨越能力小,使传统的结构体系木屋架结构的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包括第三竖腹杆,所述第三竖腹杆的数目为两组,且第三竖腹杆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所述第三上弦杆远离第三竖腹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所述第三上弦杆远离第三竖腹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上弦杆,所述第二上弦杆远离第三上弦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上弦杆,所述第三竖腹杆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圆钢管,两组所述圆钢管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竖腹杆,所述第二竖腹杆远离第三竖腹杆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竖腹杆,所述第二竖腹杆和第一竖腹杆靠近第三竖腹杆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斜腹杆。·,所述两组所述第一上弦杆和第三上弦杆靠近第二上弦杆的一侧皆设置有上弦中间连接板,所述上弦中间连接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设置有椭圆孔,且上弦中间连接板通过椭圆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与第一上弦杆、第二上弦杆、第二竖腹杆和斜腹杆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弦中间连接板通过椭圆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与第二上弦杆、第三上弦杆、第二竖腹杆和斜腹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竖腹杆的顶部设置有上端连接板,且上端连接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椭圆孔,所述上端连接板通过螺栓和椭圆孔的相互配合与第三竖腹杆和第三上弦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竖腹杆的底端设置有下端连接板,所述下端连接板上均匀设置有椭圆孔,且下端连接板通过椭圆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与第三竖腹杆、圆钢管和斜腹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两组所述第一竖腹杆的底部皆设置有下弦端部连接板,且下弦端部连接板靠近第一竖腹杆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椭圆孔,且下弦端部连接板通过椭圆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与第一竖腹杆和圆钢管可拆卸连接。可选地,两组所述第一竖腹杆的顶部皆设置有上弦端部连接板,所述上弦端部连接板的顶部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椭圆孔,且上弦端部连接板通过椭圆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与第一竖腹杆、第一上弦杆和斜腹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竖腹杆的底部皆设置有下弦中间连接板,所述下弦中间连接板上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椭圆孔,且下弦中间连接板通过螺栓和椭圆孔的相互配合与圆钢管和斜腹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弦杆、第二上弦杆、第三上弦杆和圆钢管的两侧皆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竖腹杆、第二竖腹杆、第三竖腹杆和斜腹杆外侧的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螺纹孔。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弦杆、第二上弦杆和第三上弦杆皆呈“人”字型、折线型或曲线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竹材代替传统的木材,有利于缓解木材的供应不足,利于维护生态环境,且通过圆钢管作为受压或压弯构件,既可充分利用二、三等木材,又能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且通过圆钢管使结构体系木屋架结构强度更好,使耐腐蚀性能更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且相比于传统结构体系,竹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比强度,以及便于装配化施工、节能保温、环境友善等特点,将现代竹木结构用于屋架之中,使结构体系木屋架具有造型独特、施工简便、传力明确、重量轻、跨越能力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弦节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弦节点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下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弦端部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弦端部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节点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弦中间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弦中间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弦圆钢管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弦圆钢管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上弦杆;2、第二上弦杆;3、第三上弦杆;4、第一竖腹杆;5、第二竖腹杆;6、第三竖腹杆;7、斜腹杆;8、圆钢管;9、下弦端部连接板;10、上弦端部连接板;11、上弦中间连接板;12、下弦中间连接板;13、上端连接板;14、下端连接板;15、螺栓孔;16、椭圆孔;1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包括第三竖腹杆6,第三竖腹杆6的数目为两组,且第三竖腹杆6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3,第三上弦杆3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3,第三上弦杆3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上弦杆2,第二上弦杆2远离第三上弦杆3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上弦杆1,第三竖腹杆6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圆钢管8,两组圆钢管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竖腹杆5,第二竖腹杆5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竖腹杆4,第二竖腹杆5和第一竖腹杆4靠近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斜腹杆7。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上弦杆1、第二上弦杆2和第三上弦杆3为相对抗压稳定性和强度高的型材,可以充分利用型材的良好抗压稳定性,且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承受力大,耐磨损的优点,能够延长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且第一上弦杆1、第二上弦杆2和第三上弦杆3分别与与第一竖腹杆4、第二竖腹杆5和第三竖腹杆6的上端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承受力大,成形方便的优点,且圆钢管8采用热轧碳素钢,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这种圆钢管8具有自重轻、耐腐蚀、抗拉强度高的优点,且圆钢管8的布置能够增大结构的面内刚度,增大结构的跨度。请着重参详附图1、9、10和14,两组第一上弦杆1和第三上弦杆3靠近第二上弦杆2的一侧皆设置有上弦中间连接板11,上弦中间连接板1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设置有椭圆孔16,且上弦中间连接板11通过椭圆孔16和螺栓17的相互配合与第一上弦杆1、第二上弦杆2、第二竖腹杆5和斜腹杆7可拆卸连接,上弦中间连接板11通过椭圆孔16和螺栓17的相互配合与第二上弦杆2、第三上弦杆3、第二竖腹杆5和斜腹杆7可拆卸连接。该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通过上弦中间连接板11,且在上弦中间连接板11上设置椭圆孔16,通过上弦中间连接板11更好的将第一上弦杆1、第二上弦杆2、第二竖腹杆5和斜腹杆7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17进行固定,同时通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包括第三竖腹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腹杆(6)的数目为两组,且第三竖腹杆(6)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3),所述第三上弦杆(3)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3),所述第三上弦杆(3)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上弦杆(2),所述第二上弦杆(2)远离第三上弦杆(3)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上弦杆(1),所述第三竖腹杆(6)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圆钢管(8),两组所述圆钢管(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竖腹杆(5),所述第二竖腹杆(5)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竖腹杆(4),所述第二竖腹杆(5)和第一竖腹杆(4)靠近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斜腹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包括第三竖腹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腹杆(6)的数目为两组,且第三竖腹杆(6)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3),所述第三上弦杆(3)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三上弦杆(3),所述第三上弦杆(3)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上弦杆(2),所述第二上弦杆(2)远离第三上弦杆(3)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上弦杆(1),所述第三竖腹杆(6)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圆钢管(8),两组所述圆钢管(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竖腹杆(5),所述第二竖腹杆(5)远离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竖腹杆(4),所述第二竖腹杆(5)和第一竖腹杆(4)靠近第三竖腹杆(6)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斜腹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所述第一上弦杆(1)和第三上弦杆(3)靠近第二上弦杆(2)的一侧皆设置有上弦中间连接板(11),所述上弦中间连接板(1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设置有椭圆孔(16),且上弦中间连接板(11)通过椭圆孔(16)和螺栓(17)的相互配合与第一上弦杆(1)、第二上弦杆(2)、第二竖腹杆(5)和斜腹杆(7)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弦中间连接板(11)通过椭圆孔(16)和螺栓(17)的相互配合与第二上弦杆(2)、第三上弦杆(3)、第二竖腹杆(5)和斜腹杆(7)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腹杆(6)的顶部设置有上端连接板(13),且上端连接板(1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椭圆孔(16),所述上端连接板(13)通过螺栓(17)和椭圆孔(16)的相互配合与第三竖腹杆(6)和第三上弦杆(3)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弦采用圆钢管的钢竹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腹杆(6)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王灿何孝周章晋源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