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827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墙体和吊顶顶板;其中,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收边板构件;收边板构件包括连接件和收边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弧形的连接件主体、连接端和止挡端;在所述收边板上设置有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穿过所述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收边板在所述连接件上具有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靠近所述连接端侧;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挂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所述止挡端上,所述吊顶顶板位于所述收边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通过收边板的自身旋转,可以实现吊顶顶板的吊挂和安装,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可靠。

A ceiling structur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iling structur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wall body and a ceiling plate, wherein a side-closing plate member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body; the side-closing plate member comprises a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side-clos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member comprises an arc-shaped connecting member body, a connecting end and a stop end; and the side-clos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rough which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necting member passes through the side-closing plate. The end of the connection is fixed on the wall body, and the side plate has a retractable position and a hanging position on the connecting part; when the side plate is in the retractable position, the side plate is located near the end side of the connection; when the side plate is in the hanging position, the side plate is located on the stop end, and the ceiling plate is located on the receiving end. On the side plate. The suspended ceiling structur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realize suspens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suspended ceiling by self-rotation of the side-closing plat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化装饰工程中,尤其是吊顶工程,有一种集成吊顶,是采用地面组装完成后,以墙面的基层作为承重结构,整体吊挂完成安装。之前采用的办法是,墙面固定点段式型材角钢,采用与龙骨交错的方式安装,或者在空间足够的时候,倾斜上升安装。但是上述的安装方式有以下几个问题:1、墙面固定点段式角钢,施工慢,并且安装角钢的精度不高,导致基层的准确性下降;2、安装的基层的间距必须和龙骨的间距互相配对吻合,还要在沿着墙面进深方向有很高的准确度,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和增加施工时间;3、采用倾斜吊挂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倾斜的顶板稳定性容易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吊顶安装的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吊顶结构,包括至少两面相对布置的墙体和用于挂设在所述墙体之间的吊顶顶板;其中,在每面所述墙体上都设置有收边板构件;收边板构件包括连接件和收边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弧形的连接件主体、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侧延伸的连接端和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侧延伸的止挡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端上,所述止挡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另一端上;在所述收边板上设置有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穿过所述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与所述收边板通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收边板在所述连接件上具有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并能够在所述收起位置与所述挂起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靠近所述连接端侧;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挂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所述止挡端上,所述吊顶顶板位于所述收边板上。进一步地,在所述收边板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均布在所述收边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中心角为90°;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与所述墙体平行;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挂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与所述墙体垂直。进一步地,所述止挡端和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同一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止挡端和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所述连接件主体和所述止挡端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连接通孔的连接螺钉与所述墙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止挡端为止挡板,所述连接端为连接板,所述连接件主体为弧形弯板。进一步地,所述收边板通孔沿着所述收边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收边板的长边上延伸有收边板翻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对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吊顶结构进行安装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在每侧的墙体上都安装有收边板构件;S002:将吊顶顶板布置在两侧的墙体之间,并位于收边板构件的下方;S003:转动收边板,使其在连接件上处于收起位置;S004:向上移动吊顶顶板,直至吊顶顶板移动至收边板构件的上方;S005:转动收边板,使其在连接件上处于挂起位置,使得收边板挂设在止挡端上;S006:向下移动吊顶顶板,直至吊顶顶板挂设在收边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将收边板活动地设置在连接件上,其可以在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之间转换,从而在需要吊挂吊顶顶板时,可以先将收边板转动至收起位置,将吊顶顶板移动至收边板的上方之后,再将收边板转动至挂起位置,之后再将吊顶顶板挂在收边板上,使得吊顶顶板垂直上下移动,方便顶板的安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通过收边板的自身旋转,可以实现吊顶顶板的吊挂和安装,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在墙体上安装有收边板构件的示意图;图3为收边板构件从顶部看的示意图;图4为收边板构件从底部看的示意图;图5为收边板处于收起位置时的示意图;图6为收边板处于挂起位置时的示意图;图7为连接件的立体图;图8为收边板的示意图;图9为收边板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安装时,将吊顶顶板放置在两侧墙体之间的示意图;图11为安装时,将收边板转动至收起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2为安装时,将吊顶顶板上移至收边板构件上方的示意图;图13为安装时,将收边板转动至挂起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4为安装时,将吊顶顶板挂在收边板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包括至少两面相对布置的墙体200和用于挂设在墙体200之间的吊顶顶板300。其中,在每面墙体200上都设置有收边板构件100。收边板构件100包括连接件1和收边板2。连接件1包括弧形的连接件主体11、朝向连接件主体1的一侧延伸的连接端12和朝向连接件主体11的一侧延伸的止挡端13。连接端12连接在连接件主体11的一端上,止挡端13连接在连接件主体11的另一端上。在收边板2上设置有收边板通孔22,连接件主体11穿过收边板通孔22,连接件主体11与收边板通孔22间隙配合。连接端12固定安装在墙体200上,收边板2在连接件1上具有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并能够在收起位置与挂起位置之间转换。在收边板2处于收起位置时,收边板2位于靠近连接端12侧。在收边板2处于挂起位置时,收边板2位于止挡端12上,吊顶顶板300位于收边板2上。也即是,该吊顶结构主要由收边板构件100、墙体200和吊顶顶板300组成。两面墙体200相对布置,在每面墙体200上都设置有收边板构件100,收边板构件100安装在墙体200的内侧面上。收边板构件100主要由收边板2和连接件1组成。连接件1由连接端12、连接件主体11和止挡端13依次连接形成,连接件主体11呈弧形,连接端12朝向连接件主体11的一侧延伸,止挡端13朝向连接件主体11的一侧延伸。连接端12用于与墙体连接,止挡端13用于对收边板2止挡和支撑。收边板2上设置有收边板通孔22,连接件主体11插入在收边板通孔22中,连接件主体11与收边板通孔22间隙配合,从而能够在收边板通孔22中滑动,在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之间转换。在收边板2处于收起位置时,收边板2在连接件1上位于靠近连接端12侧。在收边板2处于挂起位置时,收边板2位于止挡端13上,从而由止挡端13支撑收边板2。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结构,通过在墙体200上设置收边板构件100,而将收边板2活动地设置在连接件1上,收边板2可以在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之间转换,从而在需要吊挂吊顶顶板300时,可以先将收边板2转动至收起位置,将吊顶顶板300移动至收边板2的上方之后,再将收边板2转动至挂起位置,之后再将吊顶顶板300挂在收边板2上,使得吊顶顶板300上下垂直移动,方便吊顶顶板的安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通过收边板的自身旋转,可以实现吊顶顶板的吊挂和安装,操作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面相对布置的墙体和用于挂设在所述墙体之间的吊顶顶板;其中,在每面所述墙体上都设置有收边板构件;收边板构件包括连接件和收边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弧形的连接件主体、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侧延伸的连接端和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侧延伸的止挡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端上,所述止挡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另一端上;在所述收边板上设置有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穿过所述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与所述收边板通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收边板在所述连接件上具有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并能够在所述收起位置与所述挂起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靠近所述连接端侧;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挂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所述止挡端上,所述吊顶顶板位于所述收边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面相对布置的墙体和用于挂设在所述墙体之间的吊顶顶板;其中,在每面所述墙体上都设置有收边板构件;收边板构件包括连接件和收边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弧形的连接件主体、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侧延伸的连接端和朝向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侧延伸的止挡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一端上,所述止挡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另一端上;在所述收边板上设置有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穿过所述收边板通孔,所述连接件主体与所述收边板通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收边板在所述连接件上具有收起位置和挂起位置,并能够在所述收起位置与所述挂起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靠近所述连接端侧;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挂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位于所述止挡端上,所述吊顶顶板位于所述收边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边板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均布在所述收边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中心角为90°;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与所述墙体平行;在所述收边板处于所述挂起位置时,所述收边板与所述墙体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薛猛步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