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座侧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67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03
一种后座侧气囊装置,具有:气囊模块主体(24),构成为包括侧气囊(44)和充气机(46),该侧气囊(44)在车辆碰撞时在后座(12)的乘员就座位置的侧方膨胀展开,该充气机(46)向该侧气囊(44)内供给气体;箱体(40),设置于在所述后座(12)的座椅靠背(16)与车辆侧部之间配置的座椅侧装饰件(22)的以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室内侧壁部的车辆后方侧,并且具有朝向所述室内侧壁部开口的开口部(40A)且在内部收容所述气囊模块主体(24);气囊门(42AD),覆盖所述开口部(40A),并且由在与所述开口部(40A)对应的部位形成的撕裂部(42D)及铰链部(42E)包围;及间隔件(48),设置于所述气囊门(42AD),并且突出到所述箱体(40)内。

Backseat side airbag device

A rear seat side airbag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airbag module (24), comprising a side airbag (44) and an inflator (46), which expands and expands at the side of the seat where the passenger in the rear seat (12) is seated at the time of collision. The inflator (46) supplies gas to the side airbag (44) and the box (40)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t back (16) of the rear seat (12) and the side of the vehicle. The rear side of the vehicle of the indoor side wall of the chair side decoration (22) in the direction of roughly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is plate thickness, and has an opening (40A) facing the indoor side wall opening and internally receives the main body of the air bag module (24); an air bag door (42AD), covering the opening (40A), and a tearing part (42D) and a hinge part (42) form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opening (40A). E) surround; and spacer (48), set in the airbag door (42AD) and projected into the box body (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座侧气囊装置
本公开涉及后座侧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6-08885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侧气囊装置。该侧气囊装置收容于在座椅侧装饰件(以下,称为“侧装饰件”)设置的箱体内,该座椅侧装饰件设置在后座的座椅靠背与车辆侧部之间。而且,在侧装饰件的室内侧壁部形成有由撕裂部及铰链部包围的气囊门。并且,在车辆碰撞时,膨胀的气囊从箱体内一边使撕裂部开裂一边将气囊门打开,由此,气囊在就座于后座的乘员与车辆侧部之间膨胀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日本特开2006-088850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由于侧气囊装置相对于乘员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处于比较近的位置,因此当气囊膨胀展开后,气囊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尺寸(以下,称为“厚度”)最大的部位会位于比乘员靠车辆前方侧处,因此乘员的束缚性能可能会下降。为了应对该问题,可考虑将后座的设计面相对于侧装饰件向车辆前方侧配置而使乘员向车辆前方侧移动,但这样会成为侧装饰件与后座的设计面不连续的外观,因此外观设计性下降。而且,也可考虑将侧气囊装置相对于侧装饰件向更靠车辆后方侧处配置,但在这种情况下,箱体内的容积增加,所以在气囊从箱体内向车厢内膨胀展开时可能会发生延迟。此外,还可考虑向气囊追加系绳而形成为扁平的膨胀形状,由此使得气囊中的厚度最大的部位配置在乘员的旁边,但在这种情况下,气囊的构造变得复杂。因此,上述技术在这些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提高乘员的束缚性能的后座侧气囊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第一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具有气囊模块主体,该气囊模块主体构成为包括侧气囊和充气机,该侧气囊在车辆碰撞时在后座的乘员的侧方膨胀展开,该充气机向该侧气囊内供给气体。而且,本公开的后座侧气囊装置具有箱体,该箱体设置于在所述后座的座椅靠背与车辆侧部之间配置的座椅侧装饰件的以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室内侧壁部的车辆后方侧,并且具有朝向所述室内侧壁部开口的开口部且在内部收容所述气囊模块主体。此外,本公开的后座侧气囊装置具有:气囊门,覆盖所述开口部,并且由在与所述开口部对应的部位形成的撕裂部及铰链部包围;及间隔件,设置于所述气囊门,并且突出到所述箱体内。根据第一方案,在配置于后座的座椅靠背与车辆侧部之间的侧装饰件中的以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室内侧壁部的车辆后方侧,安装有具有朝向该室内侧壁部开口的开口部的箱体。在该箱体的内部收容有气囊模块主体,该气囊模块主体构成为包括在车辆碰撞时在乘员的侧方膨胀展开的侧气囊(以下,简称为“气囊”)和向气囊内供给气体的充气机。而且,设置有气囊门,该气囊门覆盖箱体的开口部,并且由在与箱体的开口部对应的部位形成的撕裂部及铰链部包围。在气囊门设置有间隔件,该间隔件突出到箱体内。因此,能够通过间隔件使箱体内的容积减小。因此,即使在通过将气囊模块相对于侧装饰件向更靠车辆后方侧处配置而使得膨胀展开时的气囊中的厚度最大的部位位于乘员的旁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箱体内的容积增加引起的膨胀展开的延迟。第二方案以第一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气囊门的车辆后方侧面,并且所述铰链部相对于所述间隔件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所述撕裂部的开裂起点相对于所述间隔件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根据第二方案,间隔件形成于气囊门的车辆后方侧面,并且铰链部相对于间隔件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撕裂部的开裂起点相对于间隔件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因此,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气囊门与间隔件一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打开,因此气囊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即乘员侧膨胀展开。因此,能够在较早的定时进行乘员的初期束缚。第三方案以第二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撕裂部的开裂起点与所述间隔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相邻。根据第三方案,由于撕裂部的开裂起点与间隔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相邻地形成,因此当气囊膨胀展开时,展开载荷向间隔件输入而向撕裂部直接传递。即,能抑制气囊门中的撕裂部以外的部位的变形并且应力集中于撕裂部,因此能够缩短撕裂部的开裂时间。第四方案以第二或第三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为基础,其中,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打开的所述间隔件在所述侧气囊的膨胀展开时与所述侧气囊抵接,且当从所述侧气囊被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发生塑性变形。根据第四方案,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打开的间隔件与气囊抵接。并且,当在气囊束缚了乘员时从气囊向间隔件输入冲击载荷时,间隔件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吸收冲击载荷。即,不仅是膨胀展开后的气囊,间隔件也能够作为冲击吸收件来利用,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冲击吸收行程量。第五方案以第一~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气囊门在所述侧气囊的膨胀展开时与所述车辆侧部抵接。根据第五方案,由于气囊门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与车辆侧部抵接,因此气囊能够在膨胀展开时经由间隔件及气囊门从车辆侧部稳定地获取反作用力。第六方案以第一~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与所述开口部对向的所述箱体的底壁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根据第六方案,由于箱体的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与开口部对向的箱体的底壁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因此能够以膨胀展开时的气囊中的与箱体的开口部对应的部位为中心使厚度增加。第七方案以第六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充气机配置在所述底壁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相对于所述充气机的中心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根据第七方案,由于充气机配置在箱体的底壁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箱体的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于充气机的中心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使气囊朝向乘员侧膨胀展开。专利技术效果第一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能够提高乘员的束缚性能。第二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的束缚性能。第三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能够使气囊的展开完成时间提前。第四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能够提高乘员的保护性能。第五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能够使气囊稳定地膨胀展开。第六或第七方案的后座侧气囊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的束缚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工作前的侧装饰件和后座的车辆主视图。图2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工作后的状态沿着图1中的2-2线剖切而示出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中的箱体放大示出的放大俯视剖视图。图4是示出比较例的后座侧气囊装置的与图2对应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中的箱体放大示出的与图3对应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中的箱体放大示出的与图3对应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中的箱体放大示出的与图3对应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例。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第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从车辆正面侧观察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座侧气囊装置10的后座12时的主视图。而且,在图1中图示出了作为应该保护的乘员的模型而使碰撞试验用的假人(人偶)就座于后座12的座椅座垫14的状态。假人例如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座侧气囊装置,具有:气囊模块主体(24),构成为包括侧气囊(44)和充气机(46),该侧气囊(44)在车辆碰撞时在后座(12)的乘员就座位置的侧方膨胀展开,该充气机(46)向该侧气囊(44)内供给气体;箱体(40),设置于在所述后座(12)的座椅靠背(16)与车辆侧部之间配置的座椅侧装饰件(22)的以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室内侧壁部的车辆后方侧,并且具有朝向所述室内侧壁部开口的开口部(40A)且在内部收容所述气囊模块主体(24);气囊门(42AD),覆盖所述开口部(40A),并且由在与所述开口部(40A)对应的部位形成的撕裂部(42D)及铰链部(42E)包围;及间隔件(48),设置于所述气囊门(42AD),并且突出到所述箱体(40)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8 JP 2017-1732291.一种后座侧气囊装置,具有:气囊模块主体(24),构成为包括侧气囊(44)和充气机(46),该侧气囊(44)在车辆碰撞时在后座(12)的乘员就座位置的侧方膨胀展开,该充气机(46)向该侧气囊(44)内供给气体;箱体(40),设置于在所述后座(12)的座椅靠背(16)与车辆侧部之间配置的座椅侧装饰件(22)的以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室内侧壁部的车辆后方侧,并且具有朝向所述室内侧壁部开口的开口部(40A)且在内部收容所述气囊模块主体(24);气囊门(42AD),覆盖所述开口部(40A),并且由在与所述开口部(40A)对应的部位形成的撕裂部(42D)及铰链部(42E)包围;及间隔件(48),设置于所述气囊门(42AD),并且突出到所述箱体(4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座侧气囊装置,所述间隔件(48)设置在所述气囊门(42AD)的车辆后方侧面,并且所述铰链部(42E)相对于所述间隔件(48)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所述撕裂部(42D)的开裂起点相对于所述间隔件(48)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座侧气囊装置,所述撕裂部(42D)的开裂起点与所述间隔件(48)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座侧气囊装置,所述间隔件(48)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打开的所述侧气囊(44)的膨胀展开时与所述侧气囊(44)抵接,且当从所述侧气囊(44)被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发生塑性变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座侧气囊装置,所述气囊门(42AD)在所述侧气囊(44)的膨胀展开时与所述车辆侧部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座侧气囊装置,所述开口部(40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与所述开口部(40A)相对的所述箱体(40)的底壁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座侧气囊装置,所述充气机(46)配置在所述底壁的车辆宽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小田诚治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