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胸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18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胸急救装置,包括空间密封罩体(1),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的中部设有通孔(2),在所述通孔(2)上设有一针尖定位座(3),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上设有负压吸引接口(4),所述负压吸引接口(4)连接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与外置的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同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的周边内侧设有充气式垫圈(5),且在所述充气式垫圈(5)上设有充气接口(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而且通过充气式垫圈进行充气加压固定,防止胸部扩张,同时对创口周边进行有效的压迫性止血。

A pneumothorax first ai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neumothorax emergenc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pace sealing cover (1), a through hole (2) in the middle of the space sealing cover (1), a pinpoint positioning seat (3) on the through hole (2), and a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interface (4) on the space sealing cover (1),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tube. The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and an inflatable gasket (5)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space sealing cover (1) and an inflatable interface (6) is arranged on the inflatable gasket (5).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inflatable pressure fixing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inflatable gasket to prevent the inflatable pressure fixing. Chest dilatation and effective compressive hemostasis around the w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胸急救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胸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开放性气胸是由于外伤致胸壁组织全层受损,外界空气可经胸壁创口进出胸腔,使患侧胸腔负压消失引起肺萎陷及纵隔扑动,从而导致人体严重缺氧及循环功能障碍。目前,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方法是用无菌敷料或棉垫覆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使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并紧急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该开放性气胸的紧急救治方法操作繁琐且效果不理想,对该类患者的紧急救治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而且通过充气式垫圈进行充气加压固定,防止胸部扩张,同时对创口周边进行有效压迫性止血的气胸急救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胸急救装置,包括空间密封罩体,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的中部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上设有一针尖定位座,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上设有负压吸引接口,所述负压吸引接口连接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与外置的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同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的周边内侧设有充气式垫圈,且在所述充气式垫圈上设有充气接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的下部外侧设有吸引管卡槽座,将负压吸引管固定在吸引管卡槽座上,防止负压吸引管杂乱无章。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上、位于所述通孔外侧设有可翻折密封盖,当抽气完毕,需要抽液时,将可翻折密封盖8闭合,再启动负压吸引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固定绑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间密封罩体的形状为梨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间密封罩体为透明罩体。本技术使用时,将空间密封罩体通过两侧的固定绑带固定于患者胸部,然后向充气式垫圈上充气接口接入气压并使充气式垫圈紧密贴合创口周边皮肤组织,同时通过空间密封罩体中部的通孔进行抽气,排出胸部内所沉淀的气体,然后通过负压吸引管接入负压吸引器,排出胸部创伤所造成的引流液。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而且通过充气式垫圈进行充气加压固定,防止胸部扩张,同时对创口周边进行有效的压迫性止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空间密封罩体,2通孔,3针尖定位座,4负压吸引接口,5充气式垫圈,6充气接口,7吸引管卡槽座,8可翻折密封盖,9固定绑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气胸急救装置,包括空间密封罩体1,在空间密封罩体1的中部设有通孔2,在通孔2上设有一针尖定位座3,并在空间密封罩体1上设有负压吸引接口4,负压吸引接口4连接有负压吸引管,负压吸引管与外置的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同时在空间密封罩体1的周边内侧设有充气式垫圈5,且在充气式垫圈5上设有充气接口6。本技术在空间密封罩体1的下部外侧设有吸引管卡槽座7,将负压吸引管固定在吸引管卡槽座7上,防止负压吸引管杂乱无章。本技术在空间密封罩体1上、位于通孔2外侧设有可翻折密封盖8,当抽气完毕,需要抽液时,将可翻折密封盖8闭合,再启动负压吸引器。本技术在空间密封罩体1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固定绑带9,同时该空间密封罩体1为透明罩体且其形状为梨形。本技术使用时,将空间密封罩体1通过两侧的固定绑带9固定于患者胸部,然后向充气式垫圈5上充气接口6接入气压并使充气式垫圈5紧密贴合创口周边皮肤组织,同时通过空间密封罩体1中部的通孔2进行抽气,排出胸部内所沉淀的气体,然后通过负压吸引管接入负压吸引器,排出胸部创伤所造成的引流液。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胸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间密封罩体(1),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的中部设有通孔(2),在所述通孔(2)上设有一针尖定位座(3),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上设有负压吸引接口(4),所述负压吸引接口(4)连接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与外置的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同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的周边内侧设有充气式垫圈(5),且在所述充气式垫圈(5)上设有充气接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胸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间密封罩体(1),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的中部设有通孔(2),在所述通孔(2)上设有一针尖定位座(3),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上设有负压吸引接口(4),所述负压吸引接口(4)连接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与外置的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同时在所述空间密封罩体(1)的周边内侧设有充气式垫圈(5),且在所述充气式垫圈(5)上设有充气接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胸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