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被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0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被褥,包括被子、护套和褥子,被子连接护套,护套包括本体,本体对应身体两侧的位置与被子连接,本体两侧与被子之间设置袖口;褥子具有被子放置区,被子放置区设置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被子放置区对应头部的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限位部,并且两个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均高于枕头的高度。护套与被子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以容纳婴儿的身体,使被子始终能够覆盖在婴儿身体上,对婴儿进行保暖,同时婴儿身体限制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围成的区域内,从而避免婴儿翻滚移动造成安全隐患;并且能够防止外部冷气流进入到上述被子内部,始终保持婴儿处于温暖的空间内。

Baby bed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by bedding, which comprises quilt, sheath and mattress, and quilt connects sheath. The sheath includes a body,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both sides of the body and the quilt, and cuff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body and the quilt. The mattress has a quilt placement area, and the quilt placement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raised U-shaped first limit part, and the quilt placement area corresponds to two sides of the head position. Do not set the second limit, and the height of the two second limits is high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pillow. The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sheath and the quilt is used to accommodate the baby's body, so that the quilt can always cover the baby's body and keep the baby warm. At the same time, the baby's body is confined to the area surround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limits, thus avoiding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caused by the rolling movement of the baby; and it can prevent the cold air from entering the quilt and keeping the baby at all times. Children are in a warm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被褥
本技术涉及被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被褥。
技术介绍
目前,婴儿在睡眠时,通常使用的是尺寸较小的儿童被褥,儿童被褥在使用时,由于婴儿乱动易使其身体脱离于被子而导致感冒着凉的状况,现有的儿童被没有专门的措施被避免这一状况。另外,现有的褥子通常是一个平面,没有任何限位部件能够对婴儿的身体进行保护,避免其翻滚移动造成安全隐患,并且,被子和褥子之间产生较大缝隙时,也不能够阻挡冷空气从缝隙中进入被子内对婴儿身体造成影响。综上,目前市面上被褥既不能保障婴儿在不同的睡姿下始终覆盖身体,又不能减小婴儿翻滚移动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不能减小被子和褥子之间的进风。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婴儿被褥,以满足上述的使用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被褥,其中利用护套能够保障被子始终覆盖婴儿的身体,利用被褥能够减小婴儿翻滚移动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减小被子和褥子之间的进风,从而满足婴儿的使用需求。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婴儿被褥,包括被子、护套和褥子,所述被子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连接所述护套,所述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对应身体两侧的位置与所述被子连接,所述本体两侧与被子之间还设置有用以穿过胳膊的袖口;所述褥子具有被子放置区,所述被子放置区的各个对应被子的两侧和脚部位置分别设置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被子放置区对应头部的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用以放置头枕,并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均高于枕头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护套与被子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以容纳婴儿的身体,即便婴儿在睡眠或清醒时乱动,被子由于与护套连接,使被子始终能够覆盖在婴儿身体上,对婴儿进行保暖,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褥子上被子放置区各侧的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以对头部进行限位,进而实现能够将婴儿身体限制在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围成的区域内,从而避免婴儿翻滚移动造成安全隐患;另外,隆起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能够防止外部冷气流进入到上述被子内部,始终保持婴儿处于温暖的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护套与所述被子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连接件的可拆卸方式,可以使护套和被子单独进行更换,满足婴儿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所述护套的本体里侧具有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内可拆卸连接具有吸附作用的臀部防湿垫。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臀部防湿垫可以对婴儿的排泄物进行充分吸收,使婴儿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减小对婴儿皮肤造成的伤害,同时,臀部防湿垫能够放置排泄物对褥子造成污染;并且,臀部防湿垫和内凹部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对臀部防湿垫进行更换,以满足婴儿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所述臀部防湿垫包括接触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套设于所述吸水层外部,所述接触层具有透水性以使婴儿尿液能够通过接触层深入到吸水层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接触层起到与人体接触的作用,其具有透水性能够使排泄物渗透至吸水层,利用吸水层对儿童的尿液进行充分吸收,同时,利用接触层将人体和吸水层隔离,保障人体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进一步的,所述臀部防湿垫还包括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设置在所述接触层内部且位于所述吸水层底部,所述竹炭纤维层包括外套和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的竹炭颗粒。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竹炭颗粒的吸附能力,起到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臀部防湿垫与所述内凹部通过粘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护套的本体内部填充有具有柔软性和透气性的保温材料。从而保障婴儿睡眠时处于柔软舒适并且透气的环境下,减小婴儿皮病的发病率。进一步的,所述被子正对所述护套的端面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设置用以吸收尿液的吸水棉垫。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连接框用以收纳吸水棉垫,利用吸水棉垫能够对婴儿的身体前部排泄部位进行防护,进而保障婴儿睡眠时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下,减小婴儿皮病的发病率。同时,保障被子不受排泄物的污染,不用频繁清洗被子带来的困扰。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设置为U形,其缝制在被子上,所述U形的连接框的开口用以插接所述的吸水棉垫。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水棉垫可以经连接框的开口插入到连接框内,从而方便对吸水棉垫进行更换。进一步的,所述被子靠近头部的位置还设置用以容纳头部的凹形槽。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凹形槽的目的是使婴儿的头部始终处于子被的外部,从而方式子被遮盖婴儿头部造成呼吸障碍的状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婴儿被褥的技术效果有:该婴儿被褥中,被子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连接护套,护套包括本体,本体对应身体两侧的位置与被子连接,本体两侧与被子之间还设置有用以穿过胳膊的袖口;褥子具有被子放置区,被子放置区的各个对应被子的两侧和脚部位置分别设置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被子放置区对应头部的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限位部,两个第二限位部之间用以放置头枕,并且两个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均高于枕头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护套与被子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以容纳婴儿的身体,即便婴儿在睡眠或清醒时乱动,被子由于与护套连接,使被子始终能够覆盖在婴儿身体上,对婴儿进行保暖,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褥子上被子放置区各侧的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以对头部进行限位,进而实现能够将婴儿身体限制在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围成的区域内,从而避免婴儿翻滚移动造成安全隐患;另外,隆起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能够防止外部冷气流进入到上述被子内部,始终保持婴儿处于温暖的空间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被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被褥中的被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被褥中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被褥中臀部防湿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被子;110-连接框;120-吸水棉垫;130-凹形槽;200-护套;210-本体;220-袖口;230-内凹部;300-褥子;310-被子放置区;320-第一限位部;330-第二限位部;400-连接件;500-臀部防湿垫;510-接触层;520-吸水层;530-竹炭纤维层;531-外套;532-竹炭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被褥,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子、护套和褥子,所述被子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连接所述护套,所述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对应身体两侧的位置与所述被子连接,所述本体两侧与被子之间还设置有用以穿过胳膊的袖口;所述褥子具有被子放置区,所述被子放置区的各个对应被子的两侧和脚部位置分别设置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被子放置区对应头部的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用以放置头枕,并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均高于枕头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被褥,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子、护套和褥子,所述被子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连接所述护套,所述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对应身体两侧的位置与所述被子连接,所述本体两侧与被子之间还设置有用以穿过胳膊的袖口;所述褥子具有被子放置区,所述被子放置区的各个对应被子的两侧和脚部位置分别设置隆起的呈U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被子放置区对应头部的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用以放置头枕,并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均高于枕头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与所述被子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本体里侧具有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内可拆卸连接具有吸附作用的臀部防湿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防湿垫包括接触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套设于所述吸水层外部,所述接触层具有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喜张磊范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巴州新棉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