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誉凡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69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00
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育苗架、万向轮、育苗盘、沥水架;所述的育苗架内固定连接有数个沥水架,沥水架的左端与左侧板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的右端与右侧板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的右端设有一号排水孔,右侧板上开设有与一号排水孔对应的二号排水孔;排水管的进水端嵌设并固定在一号排水孔内,排水管的出水端穿过二号排水孔后与外部的蓄水池连接,沥水架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凹槽,育苗盘底部四角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插设在沥水架的凹槽内,且育苗柱悬设在沥水架上;结构简单,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针对园林进行育苗,改善了育苗效果,且方便改善内部培育效果,方便根据需要用于园林育苗使用。

A Landscape Ecological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rden ecological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edling raising frame, a universal wheel, a seedling raising tray and a drainage rack; the seedling raising rack is internally fixed with several drainage racks, the left end of the drainage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plate, the right end of the drainage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ght side plat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drainage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No. 1 drainage hole, and the right side is fixed with a drainage rack. There are two drainage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drainage hole on the board; the inlet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embedded and fixed in the first drainage hole; the outlet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reservoir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second drainage hol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drainage rack is grooved at all four corners; the bottom of the seedling tra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od; the support rod is inserted in the groove of the drainage rack, and the seedling column is suspended in the drainag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aving land resources, increasing utilization ratio, seedling raising for gardens, improving seedling raising effect, improving internal cultivation effect conveniently, and being used for gardens seedling raising according to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育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为了使植物在园林内正常生长,需要对植物幼苗进行培育;传统的育苗技术依靠靠经验进行判断,技术失误多,很难掌握和推广;因此,需要改进传统的方式,采用集中育苗的方式对幼苗进行培育,使工作人员能方便地培养、管理和运输幼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结构简单,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针对园林进行育苗,改善了育苗效果,且方便改善内部培育效果,方便根据需要用于园林育苗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育苗架、万向轮、育苗盘、沥水架、进水管、排水管;所述的育苗架由前门、左侧板、右侧板、背板、上顶板、底板构成,所述的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上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顶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上顶板与底板后侧之间连接有背板,且背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后侧内壁连接固定,底板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数个万向轮,所述的前门通过合页与右侧板连接固定,合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门的右端,合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侧板的前端面上;所述的育苗架内固定连接有数个沥水架,沥水架的左端与左侧板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的右端与右侧板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的右端设有一号排水孔,所述的右侧板上开设有与一号排水孔对应的二号排水孔;排水管的进水端嵌设并固定在一号排水孔内,排水管的出水端穿过二号排水孔后与外部的蓄水池连接,所述的沥水架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凹槽,育苗盘底部四角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插设在沥水架的凹槽内,且育苗柱悬设在沥水架上;所述的左侧板上开设有数个进水孔,且进水孔设置于育苗盘的上侧,所述的进水孔内穿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设于育苗架内,且进水管的出水端口固定连接有喷嘴,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抽水泵连接固定,抽水泵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且抽水泵进水端与外部的水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顶板上设有温湿感应器,且温湿感应器的探头设于育苗架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前门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农用杀虫灯。进一步地,所述的前门由门框与玻璃层构成,玻璃层嵌设固定在门框内,合页连接在门框的右侧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与抽水泵的连接处串联有水流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的背板上开设有数个通风孔,盖柱插设在通风孔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结构简单,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针对园林进行育苗,改善了育苗效果,且方便改善内部培育效果,方便根据需要用于园林育苗使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育苗架的前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前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育苗架1、前门1-1、左侧板1-2、右侧板1-3、上顶板1-4、底板1-5、背板1-6、万向轮2、育苗盘3、支撑杆3-1、育苗柱3-2、沥水架4、凹槽4-1、排水管5、蓄水池6、一号排水孔7、二号排水孔8、进水孔9、进水管10、喷嘴11、抽水泵12、电源13、温湿感应器14、二号支撑杆15、太阳能农用杀虫灯16、水流控制阀17、门框18、玻璃层19、通风孔20、盖柱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育苗架1、万向轮2、育苗盘3、沥水架4、进水管10、排水管5;所述的育苗架1由前门1-1、左侧板1-2、右侧板1-3、背板1-6、上顶板1-4、底板1-5构成,所述的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的上顶端焊接固定有上顶板1-4,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底板1-5,上顶板1-4与底板1-5后侧之间焊接固定有背板1-6,且背板1-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内壁焊接固定,底板1-5的底部四角螺丝铆接固定有四个万向轮2,所述的前门1-1通过合页并利用铆钉与右侧板1-3铆接固定,合页的一端铆接固定在前门1-1的右端,合页的另一端铆接固定在右侧板1-3的前端面上;所述的育苗架1内设有四个沥水架4,沥水架4的左端与左侧板1-2的内壁焊接固定,沥水架4的右端与右侧板1-3的内壁焊接固定,沥水架4的右端开设有一号排水孔7,所述的右侧板1-3上开设有与一号排水孔7对应的二号排水孔8;排水管5的进水端嵌设在一号排水孔7内,并利用管道法兰使其固定,排水管5的出水端穿过二号排水孔8后与外部的蓄水池6连接,所述的沥水架4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凹槽4-1,育苗盘3底部四角均设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插设在沥水架4的凹槽4-1内,根据需求,可以将育苗盘3从沥水架4的凹槽4-1中取出至所需要栽植的地方,空下来的沥水架4上可以重新放置空的育苗盘3,培育新的小苗,且育苗柱3-2悬设在沥水架4上,当水浇在小苗上后,水会顺着育苗柱3-2底部的流水孔往下滴落,沥水架4收集育苗柱3-2滴落下的水;所述的左侧板1-2上开设有四个进水孔9,且进水孔9设置于育苗盘3的上侧,所述的进水孔9内穿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出水端设于育苗架1内,且进水管10的出水端口螺纹连接有型号为GB1152的喷嘴11,进水管10的进水端与型号为CA056的抽水泵12螺纹连接固定,抽水泵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且抽水泵进水端与外部的水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顶板1-4上穿设有型号为RS485的温湿感应器14,且温湿感应器14的探头设于育苗架1内,通过温湿感应器14的探头探测出育苗盘1内的温湿度,合理的浇水或通风,保证其内的小苗茁壮成长。进一步地,所述的前门1-1的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二号支撑杆15,二号支撑杆15的顶端铆接固定有型号为SY-003的太阳能农用杀虫灯16,可以帮助捕捉害虫,保护小苗。进一步地,所述的前门1-1由门框18与玻璃层19构成,玻璃层19嵌设并利用玻璃胶固定在门框18内,合页连接在门框18的右侧端面上,通过玻璃层19,可以从外部就能观察育苗盘3内小苗的生长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10与抽水泵12的连接处串联有型号为Y12X-16T水流控制阀17,水流控制阀17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流的大小,当不需要浇水时,直接关掉外部的电源13,使抽水泵12停止工作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的背板1-6上开设有四个通风孔20,盖柱21插设在通风孔20内,需要通风时,将盖柱21移至别处,使通风孔20通风,当在寒冷的天气状态或小苗不需要通风时,盖上盖柱21即可。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沥水架4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凹槽4-1,育苗盘3底部四角均设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育苗架(1)、万向轮(2)、育苗盘(3)、沥水架(4)、进水管(10)、排水管(5);所述的育苗架(1)由前门(1‑1)、左侧板(1‑2)、右侧板(1‑3)、背板(1‑6)、上顶板(1‑4)、底板(1‑5)构成,所述的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的上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顶板(1‑4),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5),上顶板(1‑4)与底板(1‑5)后侧之间连接有背板(1‑6),且背板(1‑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内壁连接固定,底板(1‑5)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数个万向轮(2),所述的前门(1‑1)通过合页与右侧板(1‑3)连接固定,合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门(1‑1)的右端,合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侧板(1‑3)的前端面上;所述的育苗架(1)内固定连接有数个沥水架(4),沥水架(4)的左端与左侧板(1‑2)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4)的右端与右侧板(1‑3)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4)的右端设有一号排水孔(7),所述的右侧板(1‑3)上开设有与一号排水孔(7)对应的二号排水孔(8);排水管(5)的进水端嵌设并固定在一号排水孔(7)内,排水管(5)的出水端穿过二号排水孔(8)后与外部的蓄水池(6)连接,所述的沥水架(4)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凹槽(4‑1),育苗盘(3)底部四角均设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插设在沥水架(4)的凹槽(4‑1)内,且育苗柱(3‑2)悬设在沥水架(4)上;所述的左侧板(1‑2)上开设有数个进水孔(9),且进水孔(9)设置于育苗盘(3)的上侧,所述的进水孔(9)内穿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出水端设于育苗架(1)内,且进水管(10)的出水端口固定连接有喷嘴(11),进水管(10)的进水端与抽水泵(12)连接固定,抽水泵(12)与外部的电源(13)电连接,且抽水泵(12)进水端与外部的水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生态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育苗架(1)、万向轮(2)、育苗盘(3)、沥水架(4)、进水管(10)、排水管(5);所述的育苗架(1)由前门(1-1)、左侧板(1-2)、右侧板(1-3)、背板(1-6)、上顶板(1-4)、底板(1-5)构成,所述的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的上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顶板(1-4),左侧板(1-2)与右侧板(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5),上顶板(1-4)与底板(1-5)后侧之间连接有背板(1-6),且背板(1-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内壁连接固定,底板(1-5)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数个万向轮(2),所述的前门(1-1)通过合页与右侧板(1-3)连接固定,合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门(1-1)的右端,合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侧板(1-3)的前端面上;所述的育苗架(1)内固定连接有数个沥水架(4),沥水架(4)的左端与左侧板(1-2)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4)的右端与右侧板(1-3)的内壁连接固定,沥水架(4)的右端设有一号排水孔(7),所述的右侧板(1-3)上开设有与一号排水孔(7)对应的二号排水孔(8);排水管(5)的进水端嵌设并固定在一号排水孔(7)内,排水管(5)的出水端穿过二号排水孔(8)后与外部的蓄水池(6)连接,所述的沥水架(4)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凹槽(4-1),育苗盘(3)底部四角均设有支撑杆(3-1),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誉凡
申请(专利权)人:许誉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