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90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收容于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及贴设于下夹板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第二磁体部设置于第一磁体部的两侧,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盆架的振膜、支撑在振膜靠近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以及固定在音圈远离振膜一端的弹性支撑件,音圈悬置于磁间隙内,弹性支撑件与振膜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扬声器还包括固定在盆架并延伸至空气通道内的阻尼件,且阻尼件位于振膜和弹性支撑件之间且与振膜、音圈及弹性支撑件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扬声器通过在空气通道中设置对应的阻尼件从而使得振膜附近的空气阻尼增大,从而改善高频频响的整体趋势和由于分割振动导致的频响谐振谷。

speak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udspeaker, which comprises a basin frame with a storage space, a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and a vibration system in the basin frame. The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comprises a lower splint and a first magnet part and a second magnet part attached to the lower splint. The second magnet part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magnet part. The vibration system includes a vibration film fixed on the basin frame and a vibration film supported on one side of the vibration film near the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The voice coil and the elastic support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voice coil far from the diaphragm are suspended in the magnetic gap. An air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elastic support and the diaphragm. The loudspeaker also includes a damper fixed in the basin frame and extended to the air passage. The damp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diaphragm and the elastic support and is spaced with the diaphragm, the voice coil and the elastic support. The loudspeaker of the invention increases the air damping near the vibration film by setting corresponding dampers in the air passage, there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trend of high frequency response and the frequency response resonance Valley caused by the split vib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化
,尤其涉及电声转换领域中的扬声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由于磁路结构的设计不同(三磁路和五磁路的区别),设计SLS产品在频响过了中频(2kHz)区后呈现逐渐下飘趋势,在15kHz出现谐振峰谷;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扬声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音圈104、上振膜102、盆架103和下振膜105之间有条相对宽阔的空气通道,由于磁路结构的设计不同(三磁路和五磁路的区别),该扬声器还包括有球顶101.现有的扬声器频响过了中频(2kHz)区后呈现逐渐下飘趋势,而五磁路的频响过了中频区后基本平坦,7、8kHz与2kHz间的落差很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高频频响的整体趋势的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其能解决频响过中频区后呈下飘趋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及贴设于所述下夹板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二磁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部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的振膜、支撑在所述振膜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以及固定在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弹性支撑件,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磁体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体部的不同侧,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振膜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并延伸至所述空气通道内的阻尼件,且所述阻尼件位于振膜和弹性支撑件之间且与所述振膜、所述音圈及所述弹性支撑件间隔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磁体部包括主磁钢和贴设于所述主磁钢远离所述下夹板一侧的主极芯,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副磁钢和叠设于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下夹板一侧的副极芯,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副磁钢之间形成磁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所述副极芯呈环形并嵌设于所述盆架,所述副极芯对应朝所述空气通道内延伸形成所述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副极芯一体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所述阻尼件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的厚度朝靠近所述音圈的方向逐渐减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为网状板,且所述网状板夹设于副极芯与所述盆架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所述盆架的内侧朝所述空气通道内延伸形成所述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盆架一体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音圈、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柔性电路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音圈一侧的音膜,所述音膜朝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凸出以避让所述柔性电路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所述音圈为框形结构,包括两纵向边和两横向边,两纵向边分别位于磁间隙内,两横向边分别位于空气通道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器通过在空气通道中设置对应的阻尼件从而使得振膜附近的空气阻尼增大,从而改善高频频响的整体趋势和由于分割振动导致的频响谐振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在实施例一中图2所示扬声器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副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副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在实施例二中图2所示扬声器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在实施例三中图2所示扬声器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三中mesh网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仿真结果对比图;图12为在上振膜下方附近增大阻尼后与原五磁路测试频响对比图。附图标记:100、扬声器;1、盆架;11、阻尼件;2、磁路系统;21、主磁钢;22、主极芯;23、副磁钢;24、副极芯;3、振动系统;31、振膜;32、球顶;33、音圈;34、音膜;4、柔性电路板;5、下夹板;6、空气通道;7、mesh网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3所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扬声器单体100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1、收容于所述盆架1内的磁路系统2和振动系统3;所述盆架1优选为框形结构,包括两纵向侧壁和两横向侧壁,所述磁路系统2包括下夹板5及贴设于所述下夹板5的主磁钢21和副磁钢23,副磁钢2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副磁钢23分别位于主磁钢21相对的两侧;主磁钢21和副磁钢23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2还包括设置于主磁钢21上的主极芯22,以及环绕主极芯22设置的副极芯24,且所述副极芯24呈环形并嵌设于所述盆架1。所述振动系统3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1的振膜31、支撑在所述振膜3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2一侧的音圈33以及固定在所述音圈33远离所述振膜31一端的弹性支撑件,所述音圈33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音圈3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柔性电路板4,以及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4远离所述音圈33一侧的音膜34,所述音膜34朝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4凸出以避让所述柔性电路板4,振膜31和音膜34分别固定连接至音圈33的顶端和底端从而可随音圈33振动,所述柔性电路板4与音圈33电连接。振膜31处还盖设有球顶32。优选地,音圈33为框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截面为长方形的框形结构,包括两纵向边/长边和两横向边/短边;主磁钢21优选为长方体结构,沿周向包括一对纵向侧壁/长侧壁和一对横向侧壁/短侧壁。音圈33的两纵向边分别位于主磁钢21的纵向侧壁与两副磁钢23之间形成的两个第一磁间隙内,音膜34位于音圈33的两横向边与盆架1的横向侧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主磁钢21和副磁钢23皆沿轴向极化,且极化方向相反,磁力线从主磁钢21出来后,经过主极芯22、音圈33的纵向边、副极芯24、副磁钢23、下夹板5后回到主磁钢21。主磁钢21和副磁钢23由永磁材料制成,主极芯22、副极芯24及下夹板5由导磁材料如碳钢制成。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对副极芯24的结构进行改善从而使得振膜31下方的空气阻尼增大,具体的结构改进是将副极芯24对应音膜34的一侧向音圈33方向延伸,并盖在柔性电路板4和音膜34的上方,从而将形成于上音膜及盆架内表面与音圈外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隙一分为二,使得盆架1和音圈33之间存在较为狭小的空气间隙。在进行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为了给柔性电路板4让出振动空间,副极芯可以适当削去或做薄一些。具体副极芯24处的阻尼件沿所述振膜31的振动方向的厚度朝靠近所述音圈1的方向逐渐减薄。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副极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明显发现,本实施例的副极芯24的短边侧明显宽于现有方案中的副极芯,通过多出的这部分使得空气通道6变薄进而增加声阻。实施例二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对盆架1的结构进行改善从而使得振膜31下方的空气阻尼增大,所述盆架1的内侧朝所述空气通道内延伸形成所述阻尼件11,且所述阻尼件11与所述盆架1一体成型。具体地,从盆架1侧壁内表面对应柔性电路板4和音膜34处向内延伸一延伸板,使得空气通道6中增加了阻尼件11,该阻尼件11盖在柔性电路板4和音膜34的上方,以使得盆架和音圈之间存在较为狭小的空气间隙。实施例三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增加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及贴设于所述下夹板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二磁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部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的振膜、支撑在所述振膜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以及固定在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弹性支撑件,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磁体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体部的不同侧,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振膜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并延伸至所述空气通道内的阻尼件,且所述阻尼件位于振膜和弹性支撑件之间且与所述振膜、所述音圈及所述弹性支撑件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及贴设于所述下夹板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二磁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部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的振膜、支撑在所述振膜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以及固定在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弹性支撑件,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磁体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体部的不同侧,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振膜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并延伸至所述空气通道内的阻尼件,且所述阻尼件位于振膜和弹性支撑件之间且与所述振膜、所述音圈及所述弹性支撑件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部包括主磁钢和贴设于所述主磁钢远离所述下夹板一侧的主极芯,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副磁钢和叠设于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下夹板一侧的副极芯,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副磁钢之间形成磁间隙。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融融吉成霞陈卫敏陈辉刘柯佳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