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674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实现高精度预测以及控制逻辑繁琐等问题,本装置包括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侧设置有弹簧筒、分析仪以及无线传输仪,所述弹簧筒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顶板进行接触,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分析仪电性连接,分析仪与无线传输仪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在有利于本装置的推广应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实现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预警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综上,建立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侧设置有弹簧筒、分析仪以及无线传输仪,所述弹簧筒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顶板进行接触,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分析仪电性连接,分析仪与无线传输仪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所述的基板呈长方体板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顶面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呈板状长方体结构,侧板螺栓组穿过侧板的通孔与基板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侧板顶部与纵板底部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纵板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在空间上平行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并在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尺寸匹配的凹槽,进而顶板可以沿着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进行上下位移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顶面设有弹簧筒底板,所述弹簧筒底板呈板状长方体结构,弹簧筒螺栓组穿过弹簧筒底板的通孔与基板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弹簧筒底板顶部与弹簧筒的底部进行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筒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顶板进行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顶面设有分析仪底板,所述分析仪底板呈板状长方体结构,分析仪螺栓组穿过分析仪底板的通孔与基板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分析仪底板顶部与分析仪的底部进行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顶面设有无线传输仪底板,所述无线传输仪底板呈板状长方体结构,无线传输仪螺栓组穿过无线传输仪底板的通孔与基板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无线传输仪底板顶部与无线传输仪的底部进行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分析仪电性连接,分析仪与无线传输仪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所涉及的弹簧筒、压力传感器、分析仪以及无线传输仪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装置的推广应用;2.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所述纵板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在空间上平行布置,顶板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并在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尺寸匹配的凹槽,进而顶板可以沿着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进行上下位移运动,有效保证顶板在泥石流冲击下可以稳定工作;3.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当泥石流发生时,滚落的重物冲击顶板,在弹簧筒的支撑下,顶板沿着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进行向下位移运动,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顶板底部接触进而感知冲击力,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分析仪电性连接,分析仪与无线传输仪电性连接,进而无线传输仪可以将泥石流信号发送至远处的控制台或者手机等设备,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最终实现了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4.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本套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的机械部件复杂、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5.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让现有的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新型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轴侧投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左视结构示意图;1、弹簧筒螺栓组,2、弹簧筒,3、弹簧筒底板,4、侧板,5、侧板螺栓组,6、纵板,7、第一滑轨,8、顶板,9、第二滑轨,10、基板,11、分析仪螺栓组,12、分析仪,13、分析仪底板,14、无线传输仪螺栓组,15、无线传输仪,16、无线传输仪底板,17、压力传感器,18、支撑柱,19、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10的上侧设置有弹簧筒2、分析仪12以及无线传输仪15,所述弹簧筒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8,支撑柱18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7的顶部与顶板8进行接触,压力传感器17通过导线19与分析仪12电性连接,分析仪12与无线传输仪15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参阅图1-4,所述的基板10呈长方体板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0顶面设有侧板4,所述侧板4呈板状长方体结构,侧板螺栓组5穿过侧板4的通孔与基板10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侧板4顶部与纵板6底部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纵板6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滑轨7以及第二滑轨9,第一滑轨7以及第二滑轨在空间上平行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顶板8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并在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滑轨7以及第二滑轨9尺寸匹配的凹槽,进而顶板8可以沿着第一滑轨7、第二滑轨9进行上下位移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0顶面设有弹簧筒底板3,所述弹簧筒底板3呈板状长方体结构,弹簧筒螺栓组1穿过弹簧筒底板3的通孔与基板10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弹簧筒底板3顶部与弹簧筒2的底部进行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筒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8,支撑柱18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10)的上侧设置有弹簧筒(2)、分析仪(12)以及无线传输仪(15),所述弹簧筒(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8),所述支撑柱(18)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7)的顶部与顶板(8)进行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17)通过导线(19)与分析仪(12)以及无线传输仪(15)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10)的上侧设置有弹簧筒(2)、分析仪(12)以及无线传输仪(15),所述弹簧筒(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8),所述支撑柱(18)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7)的顶部与顶板(8)进行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17)通过导线(19)与分析仪(12)以及无线传输仪(15)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对泥石流的有效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10)顶面设有侧板(4),所述侧板(4)呈板状长方体结构,侧板螺栓组(5)穿过侧板(4)的通孔与基板(10)上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板(6)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滑轨(7)以及第二滑轨(9),所述第一滑轨(7)以及第二滑轨(9)在空间上平行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8)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并在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滑轨(7)以及第二滑轨(9)尺寸匹配的凹槽,所述顶板(8)的凹槽与第一滑轨(7)、第二滑轨(9)相接触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泥石流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10)顶面设有弹簧筒底板(3),所述弹簧筒底板(3)呈板状长方体结构,弹簧筒螺栓组(1)穿过弹簧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韵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