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回路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646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包括:第一套装置、第二套装置以及保险丝盒。保险丝盒中至少设置第一保险接口和第二保险接口,保险丝盒与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一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套装置的第二端与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二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套装置的第二端与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回路供电系统,通过对于每套装置都单独配套一个保险结构,实现冗余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Power Supply System of Control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 circuit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 circuit power supply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et of devices, a second set of devices and a fuse box. The fuse box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e first and second fuse interfaces. The fuse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ole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fus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ole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fus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device,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ole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fus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safety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device,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ole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control circuit power supply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redundant power supply by supporting an insurance structure for each set of devices separately,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回路供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电线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工控系统在气田生产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其电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重大隐患。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气田工控系统中,通常是将多套设备集中在一个保险管上,利用一保险管对整套工控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但这也同时将整套工控系统的停电风险集中到了一个保险端子上。在一个实际气田的电源供电系统应用中,图2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另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某气田电源供电系统曾出现两次因供电保险熔断导致天然气处理装置停产事件,通过事故分析发现,该处理厂的四套脱水脱烃装置发热关键阀门控制回路的供电都由一个保险来完成,把全厂停产的风险全部集中到了一个保险端子上,存在一个保险端子故障导致四套装置同时停产的安全隐患。可见,现有技术中将多套设备集中在一个保险管上的电路连接方式,风险过于集中,一旦该保险管出现故障,则整套设备都会停止工作,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以有效避免由于多套设备集中在一个保险管上的电路连接方式所带来的风险过于集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装置、第二套装置以及保险丝盒;所述保险丝盒中至少设置第一保险接口和第二保险接口,所述保险丝盒与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其中,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的极性相反;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套装置包括:第一子装置;所述第一保险接口包括第一保险端子和第二保险端子;所述第一子装置包括: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套装置还包括:第二子装置;所述第二子装置包括: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第三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套装置包括:第三子装置;所述第二保险接口包括第三保险端子和第四保险端子;所述第三子装置包括: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第五电磁阀以及第六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三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套装置包括:第四子装置;所述第四子装置包括: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第七电磁阀以及第八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四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三套装置;所述保险丝盒中还设置第三保险接口;所述第三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套装置包括:第五子装置;所述第三保险接口包括第五保险端子和第六保险端子;所述第五子装置包括:第三放空阀继电器、第九电磁阀以及第十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五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套装置还包括:第六子装置;所述第六子装置包括:第三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第十一电磁阀以及第十二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六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四套装置;所述保险丝盒中还设置第四保险接口;所述第四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套装置包括:第七子装置和第八子装置;所述第四保险接口包括第七保险端子和第八保险端子;所述第七子装置包括:第四放空阀继电器、第十三电磁阀以及第十四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七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八子装置包括:第四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第十五电磁阀以及第十六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八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五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通过待供电装置的回路供电进行优化,对于每套装置都单独配套一个保险结构,实现冗余供电,避免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其中一个装置的故障而导致整套控制系统停止工作的情况,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装置、第二套装置以及保险丝盒;所述保险丝盒中至少设置第一保险接口和第二保险接口,所述保险丝盒与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其中,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的极性相反;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装置、第二套装置以及保险丝盒;所述保险丝盒中至少设置第一保险接口和第二保险接口,所述保险丝盒与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其中,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的极性相反;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保险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套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套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装置包括:第一子装置;所述第一保险接口包括第一保险端子和第二保险端子;所述第一子装置包括: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装置还包括:第二子装置;所述第二子装置包括: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第三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装置包括:第三子装置;所述第二保险接口包括第三保险端子和第四保险端子;所述第三子装置包括: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第五电磁阀以及第六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三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放空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回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装置包括:第四子装置;所述第四子装置包括: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第七电磁阀以及第八电磁阀;所述外部电源第一极与所述第四保险端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保险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电源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出口切断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鲁平王帅王丰李晓磊于风杰王景辰周丝雨李岩郭玉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