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19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抓棉、混棉、梳理、热风加固、涂覆原液、加热干燥、卷曲和分切。其中,所述原液包括75‑98.1份的水、0.5‑5份的苹果酸和1‑10份的抗菌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婴幼儿在使用时的亲肤性、护肤性能和使用时的舒适度;通过设置橡胶垫圈和刮刀,能够在保证无纺布上适量的原液含量,同时还能节约后期加热干燥的时间,提高了烘干的速度和效率,从而有助于加快流程的进行,提高效率。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Weak Acid Skin-affinity Hot Air Nonwovens with Antibacterial Fun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weak acid skin-affinity hot air non-woven fabric with anti-bacterial effec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on-woven fabric. Its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cotton grabbing, cotton blending, carding, hot air strengthening, coating raw liquid, heating and drying, curling and cutting. The original solution comprises 75 98.1 portions of water, 0.5 5 portions of malic acid and 1 10 portion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simple process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s the skin-friendly, skin-care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use; by setting rubber washers and scrapers, it can ensure the proper amount of raw liquor content on non-woven fabric, save the time of heating and drying in the later period, improve the drying speed and efficiency, thereby helping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Improv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热风无纺布一般采用天然或合成纤维为原材料,利用不同纤维的熔点不同,加热后使得纤维网中的纤维充分缠结而成。其因原料充足、处理简单,且柔软、吸水性好等优点得到广泛的使用,例如婴幼儿尿不湿等。目前,现有的无纺布加工工艺,包括抓棉、混棉、梳理、热风加固、卷曲和分切六步骤。在这种制造方法中,由于无纺布在制备过程中不采用任何添加剂,使其表面呈碱性,由于婴幼儿的皮肤比较嫩,因此在贴身使用时表面呈碱性的无纺布会刺激婴幼儿的皮肤,同时由于婴幼儿的尿液也呈碱性,此时进一步增加了刺激性能,从而会影响到婴幼儿在日常使用时的舒适度、亲肤性和护肤性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不仅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婴幼儿在使用时的亲肤性、护肤性能和使用时的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S1、抓棉:采用抓棉机抓取符合规定的纤维原料送入下级设备进行处理;步骤S2、混棉:将步骤S1中获得纤维经由混棉机进行混合打松处理;步骤S3、梳理:将步骤S2中的获得的纤维开松,并梳顺形成棉网;步骤S4、热风加固:将步骤S3中获得的棉网经热风机进行热风加固处理,并控制热风的温度为100-150℃,干燥后得到无纺布;步骤S5、涂覆原液:常温下,在无纺布表面涂覆有一层原液;按重量份数的组分计,所述原液包括有:水75-98.1份苹果酸0.5-5份抗菌肽1-10份;步骤S6、加热干燥:将步骤S5得到的具有原液的无纺布经热风机进行干燥处理,并控制热风的温度为100-150℃,直至无纺布表面干燥;步骤S7、卷曲:采用卷绕机将步骤S6得到的干燥无纺布进行成卷处理;步骤S8、分切:将成卷后的无纺布经由分切机进行切割处理,得到成品的无纺布基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风加固处理后,在无纺布的表面涂覆一层原液,同时原液中含有水分、苹果酸和抗菌肽三种成分,其中苹果酸又名2-羟基丁二酸,其分子式为C4H6O5。由于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有两种立体异构体。其包括三种形式,即D-苹果酸、L-苹果酸和其混合物DL-苹果酸。它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其中1%(质量)水溶液的pH值为2.4,由此能够调节无纺布表面的酸碱性,并使其表面呈弱酸性,即使其更加贴合婴幼儿的肌肤的适用范围,从而提高了上述无纺布的亲肤性。而抗菌肽是经生物发酵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安全可靠。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从而能够提高无纺布在使用时的抗菌和抑菌性能,进而使得婴幼儿在使用上述无纺布制成的尿不湿或者湿巾时更加的舒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液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芦荟提取液0.2-5份牛奶蛋白0.2-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芦荟提取液是从芦荟中提取得到的,其中芦荟别名卢会,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植物,叶大而肥厚,基出,簇生。从叶中采汁可入药。并且芦荟内含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皂甙、氨基酸和多糖。其具有如下作用:1、天然的保湿和锁水、效果机制促进纤维聚合蛋白降成NMF,从而增加天然保湿因子,即时增加了含水量,通过轻微成膜作用减少经皮水分流失。2、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吸湿膜,在不增加粘度的情况下提升配方的华丽感及柔软性,因富含多糖而且有舒缓作用。3、消炎和愈合伤口作用,内含生物酶,通过与皮肤缓慢水解,起到消炎杀菌作用,并在氨基酸作用下,与角质层中胶原作用,愈合伤口。而牛奶蛋白又称牛乳蛋白,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大部分组成。它能改善皮肤细胞活性,有延缓皮肤衰老、滋润皮肤、增强皮肤张力和消除小皱纹的功效。由此采用上述两种添加剂不仅能滋润皮肤、舒缓皮肤,提高皮肤内的含水量,而且还能增加提高亲肤性、护肤性能和使用时的舒适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中,所述涂覆原液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将步骤S4得到的无纺布经由辊轴组从集水池的一侧传导到另一侧,接着在集水池上方设置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沿无纺布的传导方向安装有若干喷头组,其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原液池中,并设有提升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通过上述提升泵可将位于原液池内的原液向上提升至喷淋管内,并由上述喷头组均匀地喷洒在无纺布的表面,即可达到将原液涂覆在无纺布表面的作用,十分的方便和快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喷头组内包括有若干沿无纺布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雾化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喷头是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呈雾状散落在无纺布的表面,并能够达到润湿无纺布的作用,同时还能节约原液的用量,十分实用和经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中,所述涂覆原液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将步骤S4得到的无纺布由辊轴组依次导入到背辊和表面具有原液的凹版辊之间的间隙内进行涂布处理,随后导出即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纺布从上述间隙穿过时,位于凹版辊表面的原液会附着在无纺布表面,并与无纺布表面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此时PH降至5-7范围内,使得无纺布表面呈弱酸性(即更加接近婴幼儿的肌肤的适应性),从而提升了无纺布的亲肤性和使用时的舒适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版辊包括轴芯和包覆在轴芯外的轧辊套,所述轧辊套上开设有若干开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轧辊套的表面开设大量的开孔,此时原液能够大量附着在轧辊套上,由此提升了凹版辊表面附着的原液含量,从而方便了操作者将原液涂覆在无纺布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辊外包覆有一层软质的橡胶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无纺布表面起毛的现象,降低了对无纺布的损伤,同时还能提升凹版辊表面附着的原液的能力,从而方便了操作者将原液涂覆在无纺布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版辊的下端浸没在原液池内,其上端与所述橡胶垫圈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纺布穿过背辊与凹版辊之间的间隙时,由于橡胶垫圈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此时无纺布经过上述间隙时,不仅能够保证无纺布上的适量的原液含量,而且不会使得无纺布的表面起毛,从而减少了对无纺布的损伤,提高了对无纺布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液池的池壁上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刮刀,所述刮刀的一端固接在原液池的池壁上,其另一端朝着所述凹版辊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轧辊套之间预留1-3cm的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凹版辊在转动过程中,位于原液池内大量的原液会附着在开孔或者轧辊套的表面,通过刮刀将多余的原液剔除,由此能够在保证无纺布上适量的原液含量,同时还能节约后期加热干燥的时间,提高了烘干的速度和效率,从而有助于加快流程的进行,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中,所述涂覆原液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将步骤S4得到的无纺布经由辊轴组依次导入到原液池内进行浸渍处理,随后导出原液池即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在原液池的原液中穿过,此时部分无纺布浸没在原液内,此时原液能够附着在无纺布的表面,接着快速的从原液池内穿出,再经由热风机内进行加热干燥,操作简单方便,十分实用。综上所述,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S1、抓棉:采用抓棉机抓取符合规定的无纺布用原料送入下级设备进行处理;步骤S2、混棉:将步骤S1中获得棉花经由混棉机进行混合打松处理;步骤S3、梳理:将步骤S2中的获得的棉花开松,并梳顺形成棉网;步骤S4、热风加固:将步骤S3中获得的棉网经热风机进行热风加固处理,并控制热风的温度为100‑150℃,表面干燥后得到无纺布(13);步骤S5、涂覆原液:常温下,在无纺布(13)表面涂覆有一层原液;按重量份数的组分计,所述原液包括有:水        75‑98.1份苹果酸    0.5‑5份抗菌肽    1‑10份;步骤S6、加热干燥:将步骤S5得到的具有原液的无纺布(13)经热风机进行干燥处理,并控制热风的温度为100‑150℃,直至无纺布(13)表面干燥;步骤S7、卷曲:采用卷绕机将步骤S6得到的干燥无纺布(13)进行成卷处理;步骤S8、分切:将成卷后的无纺布(13)经由分切机进行切割处理,得到成品的无纺布基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S1、抓棉:采用抓棉机抓取符合规定的无纺布用原料送入下级设备进行处理;步骤S2、混棉:将步骤S1中获得棉花经由混棉机进行混合打松处理;步骤S3、梳理:将步骤S2中的获得的棉花开松,并梳顺形成棉网;步骤S4、热风加固:将步骤S3中获得的棉网经热风机进行热风加固处理,并控制热风的温度为100-150℃,表面干燥后得到无纺布(13);步骤S5、涂覆原液:常温下,在无纺布(13)表面涂覆有一层原液;按重量份数的组分计,所述原液包括有:水75-98.1份苹果酸0.5-5份抗菌肽1-10份;步骤S6、加热干燥:将步骤S5得到的具有原液的无纺布(13)经热风机进行干燥处理,并控制热风的温度为100-150℃,直至无纺布(13)表面干燥;步骤S7、卷曲:采用卷绕机将步骤S6得到的干燥无纺布(13)进行成卷处理;步骤S8、分切:将成卷后的无纺布(13)经由分切机进行切割处理,得到成品的无纺布基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芦荟提取液0.2-5份牛奶蛋白0.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涂覆原液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将步骤S4得到的无纺布(13)经由辊轴组从集水池(12)的一侧传导到另一侧,接着在集水池(12)上方设置喷淋管(2),所述喷淋管(2)的一端沿无纺布(13)的传导方向安装有若干喷头组,其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原液池(1)中,并设有提升泵(3)。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孝杰潘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六企业平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