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609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其中,包括加压定位腔体、支撑座、弹性压紧机构,及应变计保护帽和垫片。垫片与支撑座之间的支撑座上依次放置有感压膜片和金属应变计。加压定位腔体包括底盘、侧板,及顶板。两侧板之间形成中空的放置腔。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底盘上设有第二通孔,弹性压紧机构安装于第一通孔上,所述的支撑座安装于第二通孔上。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中通保护套、限位环、压紧轴、在压紧轴上设有的弹簧、在压紧轴上设有与一端弹簧接触且顶于限位环上的限位块,及与弹簧另一端接触且在压紧轴端部上设有对弹簧进行压缩的压紧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方便,及结构牢固的效果。

An Efficient Metal Strain Gauge Sti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metal strain gauge stic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ressurized positioning chamber, a support seat, an elastic compression mechanism, and a strain gauge protective cap and a gasket. A pressure sensitive diaphragm and a metal strain gauge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seat between the gasket and the support seat in turn. The pressurized positioning chamber comprises a chassis, a side plate and a top plate. A hollow placement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side plates. A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a second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 elastic compaction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upport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elastic compress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middle-pass protective sleeve, a limit ring, a compression shaft, a spring on the compression shaft, a limit block on the compression shaft that contacts one end of the spring and is mounted on the limit ring, and a compression cap on the end of the compression shaft that contacts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and compresses the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fir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箔式金属应变计主要广泛应用于压力传感器的制作领域中。对于箔式金属应变计的应用,是采用专门的胶水与带有弹性型变合金材料制作的感压膜片一起粘贴牢固的。假如感压膜片受到压力时,就会出现形变,此时的箔式金属应变计也随感压膜片产生形变。具有惠斯通电桥原理的箔式金属应变计由于形变出现电桥不平衡,从而向与之连接的处理信号放大及变送的集成电路板输出信号。另外,箔式金属应变计与感压膜片粘合程序是否牢固可靠,直接影响了整体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性能。传统的箔式金属应变计与感压膜片粘合的方式是采用一套专用的粘贴装置,其中使用到的弹簧在形变过程向箔式金属应变计与感压膜片施加压力,之后利用螺杆式调节旋钮调节弹簧的形变量,从而达到稳定箔式金属应变计与感压膜片粘合时的粘合压力。由于粘合的胶水在固化过程需要2至4小时的高温老化,弹簧和螺杆在长期受力和高温下会出变形老化的现象。这样,螺杆调节时因形变原因会提高操作员的调节难度,需要施加较大的力量才可以完成调节工作。另外,在螺杆调节加压时,由于加压的方式的径向旋动螺杆,会较容易导致箔式金属应变计的移位。如此,造成不操作不方便,而且箔式金属应变计的移位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和方便,及结构牢固的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其中,包括加压定位腔体、在加压定位腔体的底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内部的支撑座、在加压定位腔体的顶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内部的弹性压紧机构,及在支撑座与弹性压紧机构之间设有的应变计保护帽和在应变计保护帽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的垫片。垫片与支撑座之间的支撑座上依次放置有感压膜片和金属应变计。加压定位腔体包括底盘、在底盘两侧分别设有的侧板,及在两侧板端部上设有的顶板。两侧板之间形成中空的放置腔。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底盘上设有第二通孔,弹性压紧机构安装于第一通孔上,所述的支撑座安装于第二通孔上。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延伸至放置腔内且固定于第一通孔上的中通保护套、在中通保护套端部上设有卡于第一通孔上的限位环、在中通保护套内设有一端部分从中通保护套穿出且延伸至放置腔内的压紧轴、在压紧轴上设有的弹簧、在压紧轴上设有与一端弹簧接触且顶于限位环上的限位块,及与弹簧另一端接触且在压紧轴端部上设有对弹簧进行压缩的压紧帽。由此,弹簧和压紧轴装配于中通保护套内部。也就是,安装于中通保护套内部的弹簧可随外力作用发生轴向形变。压紧轴、弹簧、中通保护套的径向间隙非常少,可以保证弹簧变形过程不会发生径向位移。中通保护套是由两个带螺纹的工件相关连接组合而已。工件拆卸后可更换不同强度的弹簧。中通保护套在装配时,除之前置入的压紧轴和弹簧外,还需要穿过加压定位腔体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是与中通保护套相连接,并负责限定中通保护套径向移动。第二通孔方便支撑座定位工件。装配完成后,中通保护套被限定于第一通孔内待进行轴向运动,且不会脱落或分离,其目的是考虑到金属应变计簿而脆弱,很容易受利器或硬物碰撞后受损坏,确保金属应变计粘贴完成后,拆卸加工半成品时因操作错误造成中通保护套划伤甚至损坏金属应变计的可能。加压定位腔侧边的放置腔用于方便加工件的置入与取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中通保护套上设置有对压缩形变后的弹簧进行定位的锁定机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包括在靠近限位环一端的中通保护套上设有多个的径向卡槽,及在从第一通孔延伸至放置腔的中通保护套上的径向卡槽上设有卡于径向卡槽内对压缩形变弹簧进行定位的定位楗;所述的定位楗为卡于径向卡槽内的U形卡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径向卡槽为七个。由此,中通保护套的外管上有七个等距等宽的径向卡槽。金属应变计粘贴作业时,弹簧受压后,可使用定位楗闩进对应的卡槽内,其目的是确保每次粘贴作业弹簧的形变是一致的,应变计所有压力一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变计保护帽包括在压紧轴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的套管、在与支撑座一侧的套管上设有套于支撑座上设有直线型侧面的套凹槽,及在与压紧轴一侧的套管上设有锥度侧面的U型凹盆槽。压紧轴的端部上设置有与U型凹盆槽形状和大小相应的凸起。垫片、感压膜片和金属应变计依次设置于套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操作简单和方便,及结构牢固的效果。由于通过轴向施加压力促使弹簧压缩形变,并通过中通保护套的轴向导向方式保证金属应变计能始终定位于感压膜片中心部位而不发生径向位移,实现了金属应变计和感压膜片粘合的稳定性。又由于在进行金属应变计粘贴作业时,在加压定位腔体内置入已上好胶水及感压膜片半成品,并插入至加压定位腔体的支撑座上。在应变计粘贴处正上方放上2mm厚的硅垫片,并扣上压紧帽,如此压紧帽用于限制待加工半成品的径向移动。应变计保护帽上的U型凹盆槽可以保证弹簧加压时能对中心加压,不会生产径向移动。待需弹簧加压至足够压力时,使用定位楗闩至中通保护套的径向卡槽内,从而锁定弹簧形变。待加工半成品与应变计粘贴牢固后,取出定位楗后便能轻松取出工件。如此实现操作简单和方便的目的。另外,采用本装置可以确保每次粘贴应变计的成功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装夹速度和卸装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弹性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组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应变计保护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包括加压定位腔体01、在加压定位腔体01的底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01内部的支撑座02、在加压定位腔体01的顶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01内部的弹性压紧机构03,及在支撑座02与弹性压紧机构03之间设有的应变计保护帽04和在应变计保护帽04与支撑座02之间设有的垫片05。垫片05与支撑座02之间的支撑座02上依次放置有感压膜片和金属应变计07。加压定位腔体01包括底盘11、在底盘11两侧分别设有的侧板12,及在两侧板12端部上设有的顶板13。两侧板12之间形成中空的放置腔14。顶板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在对应第一通孔15位置的底盘11上设有第二通孔16,弹性压紧机构03安装于第一通孔15上,支撑座02安装于第二通孔16上。弹性压紧机构03包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5延伸至放置腔14内且固定于第一通孔15上的中通保护套31、在中通保护套31端部上设有卡于第一通孔15上的限位环32、在中通保护套31内设有一端部分从中通保护套31穿出且延伸至放置腔14内的压紧轴33、在压紧轴33上设有的弹簧34、在压紧轴33上设有与一端弹簧34接触且顶于限位环32上的限位块35,及与弹簧34另一端接触且在压紧轴33端部上设有对弹簧34进行压缩的压紧帽36。弹簧34和压紧轴33装配于中通保护套31内部。也就是,安装于中通保护套31内部的弹簧34可随外力作用发生轴向形变。压紧轴33、弹簧34、中通保护套31的径向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定位腔体、在加压定位腔体的底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内部的支撑座、在加压定位腔体的顶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内部的弹性压紧机构,及在支撑座与弹性压紧机构之间设有的应变计保护帽和在应变计保护帽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支撑座之间的支撑座上依次放置有感压膜片和金属应变计;所述的加压定位腔体包括底盘、在底盘两侧分别设有的侧板,及在两侧板端部上设有的顶板;所述的两侧板之间形成中空的放置腔;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底盘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弹性压紧机构安装于第一通孔上,所述的支撑座安装于第二通孔上;所述的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延伸至放置腔内且固定于第一通孔上的中通保护套、在中通保护套端部上设有卡于第一通孔上的限位环、在中通保护套内设有一端部分从中通保护套穿出且延伸至放置腔内的压紧轴、在压紧轴上设有的弹簧、在压紧轴上设有与一端弹簧接触且顶于限位环上的限位块,及与弹簧另一端接触且在压紧轴端部上设有对弹簧进行压缩的压紧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金属应变计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定位腔体、在加压定位腔体的底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内部的支撑座、在加压定位腔体的顶部设有延伸到加压定位腔体内部的弹性压紧机构,及在支撑座与弹性压紧机构之间设有的应变计保护帽和在应变计保护帽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支撑座之间的支撑座上依次放置有感压膜片和金属应变计;所述的加压定位腔体包括底盘、在底盘两侧分别设有的侧板,及在两侧板端部上设有的顶板;所述的两侧板之间形成中空的放置腔;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底盘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弹性压紧机构安装于第一通孔上,所述的支撑座安装于第二通孔上;所述的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延伸至放置腔内且固定于第一通孔上的中通保护套、在中通保护套端部上设有卡于第一通孔上的限位环、在中通保护套内设有一端部分从中通保护套穿出且延伸至放置腔内的压紧轴、在压紧轴上设有的弹簧、在压紧轴上设有与一端弹簧接触且顶于限位环上的限位块,及与弹簧另一端接触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卓韬伍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派晟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