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585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填充量配置;混合、开松;设计立体立衬面料;填充;保暖性能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生物绒替代羽绒,不仅可以拥有羽绒一样的体验,而且能够弥补羽绒易产生异味和细菌且价格高、不稳定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类羽绒被芯条形面料具有双次换层结构,减少了钻绒风险区域的大小,保证填充物在面料中的连续均匀分布,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充绒过程为羽绒面料功能性实现的关键性步骤,羽绒具有蓬松性,通过电子充绒机将混合均匀并称量好的混合纤维,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充绒管进入立体立衬条形面料中,并呈均匀分布状态。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own-like Quilt Co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eather-like quilt cor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lling amount allocation; mixing and loosening;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lining fabric; filling; determination of heat preservation performance. The invention replaces down with biological down, which not only can have down-like experience, but also can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 that down is easy to produce odor and bacteria, and the price is high and unstable. The core strip fabric of the down quilt of the invention has a double layer changing structure,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risk area of drilling down, ensures the continuous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illers in the fabric, and achieves better warming effect. The filling process is the key step to realize the feather fabric's function. The feather is fluff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an, the blended fibers are evenly mixed and weighed by the electronic filling machin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an, the filling tube enters the three-dimensional vertical lining strip fabric and presents a uniform distribution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市场上羽绒被芯近年来,随着养殖成本的提高和禽流感的影响,羽绒价格已经连续数年强势走高,严重推高了防寒填充物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市场上常见的羽丝棉芯类产品蓬松度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纤维易团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填充量配置:2.0dtex*20mm的生物绒(“∞”型3D生物基纤维),质量百分比为30%~40%;90%白鹅绒羽绒,质量百分比为60%~70%;(2)混合、开松:机器开松生物绒→与羽绒纤维混合,放到振动筛上震动混合→喷洒抗静电剂→搅拌均匀,放置24h→梳棉机再次开松混合物;(3)设计立体立衬面料:经纬纱支为DTY50D*JC100s,织物综框页数为14,筘号90片/2英寸,可填充腔体的直径为60mm的类羽绒被芯条形面料;(4)填充:充绒过程为羽绒面料功能性实现的关键性步骤,羽绒具有蓬松性,通过电子充绒机将混合均匀并称量好的混合纤维,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充绒管进入立体立衬条形面料中,并呈均匀分布状态;(5)保暖性能测定:根据GB/T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克罗值5.33clo,保温率89.8%。作为优化:所述立体立衬面料的织物组织为1/1双层平纹。作为优化:所述立体立衬面料的经向紧度为130.2%。作为优化:所述立体立衬面料的纬向紧度为112.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生物绒替代羽绒,不仅可以拥有羽绒一样的体验,而且能够弥补羽绒易产生异味和细菌且价格高、不稳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类羽绒被芯条形面料具有双次换层结构,减少了钻绒风险区域的大小,保证填充物在面料中的连续均匀分布,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充绒过程为羽绒面料功能性实现的关键性步骤,羽绒具有蓬松性,通过电子充绒机将混合均匀并称量好的混合纤维,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充绒管进入立体立衬条形面料中,并呈均匀分布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生物绒与传统的填充类产品相比,其源于天然植物纤维,安全环保,永久性的三维螺旋结构,赋予了生物绒高蓬松度、持久回弹、高效保暖以及透气干爽的特点,可机洗不易产生细菌和螨虫,成为羽绒的替代品符合安全、环保、健康、高性能的发展方向。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3)填充量配置:2.0dtex*20mm的生物绒(“∞”型3D生物基纤维),质量百分比为30%~40%;90%白鹅绒羽绒,质量百分比为60%~70%。(4)混合、开松:机器开松生物绒→与羽绒纤维混合,放到振动筛上震动混合→喷洒抗静电剂→搅拌均匀,放置24h→梳棉机再次开松混合物。(3)设计立体立衬面料:经纬纱支为DTY50D*JC100s,织物组织为1/1双层平纹,经向紧度为130.2%,纬向紧度为112.6%,综框页数为14,筘号90片/2英寸,可填充腔体的直径为60mm的类羽绒被芯条形面料。面料具有双次换层结构,减少了钻绒风险区域的大小,保证填充物在面料中的连续均匀分布,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4)填充:充绒过程为羽绒面料功能性实现的关键性步骤,羽绒具有蓬松性,通过电子充绒机将混合均匀并称量好的混合纤维,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充绒管进入立体立衬条形面料中,并呈均匀分布状态。(5)保暖性能测定:根据GB/T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克罗值5.33clo,保温率89.8%。本专利技术用生物绒替代羽绒,不仅可以拥有羽绒一样的体验,而且能够弥补羽绒易产生异味和细菌且价格高、不稳定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填充量配置:2.0dtex*20mm的生物绒(“∞”型3D生物基纤维),质量百分比为30%~40%;90%白鹅绒羽绒,质量百分比为60%~70%;(2)混合、开松:机器开松生物绒→与羽绒纤维混合,放到振动筛上震动混合→喷洒抗静电剂→搅拌均匀,放置24h→梳棉机再次开松混合物;(3)设计立体立衬面料:经纬纱支为DTY50D*JC100s,织物综框页数为14,筘号90片/2英寸,可填充腔体的直径为60mm的类羽绒被芯条形面料;(4)填充:充绒过程为羽绒面料功能性实现的关键性步骤,羽绒具有蓬松性,通过电子充绒机将混合均匀并称量好的混合纤维,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充绒管进入立体立衬条形面料中,并呈均匀分布状态;(5)保暖性能测定:根据GB/T 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克罗值5.33clo,保温率89.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羽绒被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填充量配置:2.0dtex*20mm的生物绒(“∞”型3D生物基纤维),质量百分比为30%~40%;90%白鹅绒羽绒,质量百分比为60%~70%;(2)混合、开松:机器开松生物绒→与羽绒纤维混合,放到振动筛上震动混合→喷洒抗静电剂→搅拌均匀,放置24h→梳棉机再次开松混合物;(3)设计立体立衬面料:经纬纱支为DTY50D*JC100s,织物综框页数为14,筘号90片/2英寸,可填充腔体的直径为60mm的类羽绒被芯条形面料;(4)填充:充绒过程为羽绒面料功能性实现的关键性步骤,羽绒具有蓬松性,通过电子充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姚良卞晨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得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