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69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包括第一织线层、第二织线层,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小于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所述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包括织线直径不同的两个织线层,因此两个织线层的薄厚程度有所不同,透气性也因此不同。平均直径小的第一织线层透气性高,平均直径较大的第二织线层舒适度高,因此,当将第一织线层设置在布料远离皮肤的一面,将第二织线层设置在布料贴近皮肤的一面时,能够保证布料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同时又具有足够的透气性。

A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weaving layer and a second weaving layer.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first weaving lay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weaving layer, and the first weaving layer and the second weaving layer are connected as one. The cloth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two layers with different yarn diameters, so the thickness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two layers are different. The first weaving layer with small average diameter has high air permeability and the second weaving layer with larger average diameter has high comfort. Therefore, when the first weaving layer is set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skin of the fabric and the second weaving layer is set on the side close to the skin of the fabric, it can ensure that the fabric has high comfort and sufficient air perme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布料。
技术介绍
布料是人们生活各个方面比不可少的必需品。衣、住、行这三个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离不开布料,布料根据其材料性质,可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丝、麻、棉等天然材料制作的布料大多用于制作衣物;其中,棉质布料由于其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强等特点,常常用于贴身衣物的制作。另外,由于棉质布料的舒适度高,儿童衣物也常常使用棉布制作。对于大部分布料而言,舒适度与厚度成正比,布料织线厚实紧密时,布料贴身穿着舒适度高,然而厚度增加会导致透气性的降低,影响穿着舒适度。当厚度胶小时,透气性提高,然而舒适度、质感降低,尤其是布料为纯棉布料时,厚度过小会对舒适度和质感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和透气性。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布料,包括第一织线层、第二织线层,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小于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所述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连接为一体。可选的,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为32支纱规格的棉线;所述第二织线层的织线为60支纱规格的棉线。可选的,所述第一织线层的针织密度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针织密度相等。可选的,所述第一织线层设置有图案印染区。可选的,所述60支纱规格的棉线远离所述第一织线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可选的,所述布料还包括第三织线层;所述第三织线层与所述第一织线层同设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可选的,所述布料还包括第四织线层,所述第四织线层与所述第一织线层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两侧;所述第四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可选的,所述第二织线层在所述第一织线层边缘包裹所述第一织线层。可选的,所述织线的截面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椭圆形中的一种;当所述截面为圆形时,所述平均直径为所述圆形的直径;当所述截面为矩形时,所述平均直径为所述矩形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平均值;当所述截面为三角形时,所述平均直径为所述三角形的边长平均值;当所述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平均直径为所述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平均值。可选的,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和/或所述第二织线层的织线为多孔结构。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将布料设置为至少双层结构,每层所采用的织线直径不同,各层的厚度、透气性不同,从而使得第一织线层舒适度高、第二织线层透气性高,既保证了布料的质感,又保证了布料的透气性。当布料的第二织线层贴近皮肤、第一织线层远离皮肤时,既能够为人体提供一个舒适的接触感,又能够保证布料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织线层的织线和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直径不同,因此,当将第一织线层的织线和第二织线层的织线一同编织时,就能够形成透气性、厚度不同的双层结构,制造难度低,织造过程并不需要因为采用了双层的结构而变得过于复杂。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布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布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给出有效的实现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下述实施例,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布料,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织线层101、第二织线层102,所述第一织线层101的织线的平均直径小于第二织线层102的织线的平均直径;所述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连接为一体。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布料,包括织线直径不同的两个织线层,因此两个织线层的薄厚程度有所不同,透气性也因此不同。平均直径小的第一织线层透气性高,平均直径较大的第二织线层舒适度高,因此,当将第一织线层设置在布料远离皮肤的一面,将第二织线层设置在布料贴近皮肤的一面时,能够保证布料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同时又具有足够的透气性。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线层、第二织线层可以同时为针织或同时为梭织层。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的织线密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的走线密度基本相同,可以在制作布料时,同时将第一织线层的织线和第二织线层的织线同时一起编织,从而由于织线粗细不同而导致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的织线间孔隙和厚度均不相同,第一织线层厚度较小,织线间孔隙较小,透气性较高;第二织线层厚度较大,织线间孔隙较小,舒适度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可通过核实的方式将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进行连接,例如,在将第一织线层的织线和第二织线层的织线合为一体进行针织或梭织,通过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缠绕第二织线层的织线使得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成为一体;或者在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完成制作之后,再通过粘接、缝合等方式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等。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直径大约为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在本技术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直径小于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为32支纱规格的棉线;所述第二织线层的织线为60支纱规格的棉线。上述32支纱规格的棉线、60支纱规格的棉线分别为不同直径的棉线的规格。对于儿童衣物,多采用纯棉材质的布料,由于儿童或者婴幼儿对服装的舒适度和透气性均有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可能存在舒适度较高但透气性不好、或透气性较高但舒适度较低的情况。本实施例中,60支纱规格的棉线直径较大,保证了第一织线层的舒适度;32支纱规格的棉线直径较小,保证第一织线层的密度,从而布料的舒适度和透气性均能够得到保证。采用本实施例的布料制作服装时,令第二织线层贴近皮肤,第一织线层远离皮肤,从而既提高了皮肤接触布料的触感,又提高了布料的透气性。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线层的针织密度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针织密度相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织线层的针织密度与第二织线层的针织密度,平均值大致相等。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线层设置有图案印染区。上述实施例中,将印染区设置于第一织线层上,从而贴近皮肤的第二织线层不需要印染,提高布料的安全性,当第二织线层设置在贴近皮肤的一侧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布料的安全性。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60支纱规格的棉线远离所述第一织线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微型凹槽,可起到协助透气和吸湿的作用,在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提高透气性。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布料还包括第三织线层203;所述第三织线层203与所述第一织线层201同设于所述第二织线层202的一侧;所述第三织线层203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织线层202的平均直径。第三织线层203的平均直径可以与第一织线层201相等或不等。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料还包括第四织线层,所述第四织线层与所述第一织线层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两侧;所述第四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平均直径。第四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可以与第二织线层相等或不等。。在本技术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线层远离第二织线层的一侧可以设置其它结构,如防水层、抗菌层等;所述第二织线层远离第一织线层的一例也可以设置其它结构,如保暖层、吸汗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织线层、第二织线层,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小于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所述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织线层、第二织线层,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小于第二织线层的织线的平均直径;所述第一织线层和第二织线层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线层的织线为32支纱规格的棉线;所述第二织线层的织线为60支纱规格的棉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线层的针织密度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针织密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线层设置有图案印染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60支纱规格的棉线远离所述第一织线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还包括第三织线层;所述第三织线层与所述第一织线层同设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织线层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织线层的平均直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荣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嘉诚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