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26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镜保护套,包括套体、绳带以及弹簧扣,所述套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包括小端面和大端面,所述大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拉伸套体的把手,所述小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绳带的环状通道,所述环状通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出所述绳带的两端;所述弹簧扣包括至少两个绳孔,所述绳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绳孔,所述弹簧扣用于对所述绳孔中的绳带进行压紧或放松;本腔镜保护套,结构紧凑,可以对手术设备起到良好的隔离和保护效果,同时采用弹簧扣固定绳带的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绳带打结的方式,固定牢靠,拆卸方便,可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弊端。

A protective sleeve for endosco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sleeve for a cavity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body, a rope belt and a spring buckle. The sleeve body is a circular platform structure. The circular platform structure comprises a small end face and a large end face. The sleeve body at the large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handles for stretching the sleeve body. The sleeve body at the small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channel for holding the rope belt, and the circular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channel.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for penetrating both ends of the rope belt; the spring buckl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rope holes, the two ends of the rope belt pass through the rope hole respectively, and the spring buckle is used to compress or relax the rope belt in the rope hole; the mirror protective sleeve sleeve with compact structure can provide good isolation and protection effect for the surgical equi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ring buckle is used to fix the rope belt. The rope-belt method replaces the tie-up method of the rope-belt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hich is fixed firmly and easy to disassemble,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rawbacks of tedious operation and long time-consum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腔镜保护套。
技术介绍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腔镜手术。腔镜手术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感染,故在进行腔镜手术前,需要对腔镜手术所涉及到的手术设备进行灭菌;在这些手术设备中,一些设备通常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进行消毒灭菌,例如手术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的光纤系统、摄像系统或其他特殊的设备,或一些设备虽然可以进行灭菌,但是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目前手术的节奏越来越快,手术量越来越多,术中使用的超声刀线、电凝线等也越来越频繁,为了满足术中能及时的使用这些仪器设备,临床上会使用无菌腔镜保护套,将设备套入腔镜保护套内,使进入手术野(即术前准备的手术部位的范围或手术时的操作范围)的设备呈无菌状态。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无菌腔镜保护套通常包括圆筒形塑料套体,套体的两端都开口,其中一个开口处设置有捆绑带,捆绑带用于实现无菌腔镜保护套的封口和固定;在未使用之前,无菌腔镜保护套是被压缩成条状的;目前,临床上常采用150cm(长度)×14cm(直径)的无菌腔镜保护套。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无菌腔镜保护套存在一些弊端,使得将腔镜保护套套在设备上的过程非常繁琐和耗时,例如,现有的无菌腔镜保护套,在未使用之前都是被压缩成条状的,在使用时,需要手动试套一次,以便分离贴合在一起的无菌腔镜保护套的侧壁面,才能露出用于容纳设备的腔体;又如,在套好设备之后,需要利用捆绑带对无菌腔镜保护套进行封口和固定,而捆绑带不能打死结,以便术中可能临时更换器械,从而导致捆绑带经常出现自动松开的现象,使得无菌腔镜保护套的固定不牢靠,设备经常露出,污染手术台,从而必须更换所有污染的器械或辅料,造成手术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在手术过程中捆绑带松开而没有及时发现,造成污染的器械使用到患者体腔,造成患者术后的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感染后还可能造成患者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腔镜保护套,结构紧凑,可以对手术设备起到良好的隔离和保护效果,同时采用弹簧扣固定绳带的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绳带打结的方式,固定牢靠,拆卸方便,可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弊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镜保护套,包括套体、绳带以及弹簧扣,所述套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包括小端面和大端面,所述大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拉伸套体的把手,所述小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绳带的环状通道,所述环状通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出所述绳带的两端;所述弹簧扣包括至少两个绳孔,所述绳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绳孔,所述弹簧扣用于对所述绳孔中的绳带进行压紧或放松。优选地,所述弹簧扣包括公扣、母扣以及若干弹簧,所述母扣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在垂直通孔轴向的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公扣的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公扣上,公扣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绳孔,按压公扣使所述绳孔分别与所述通孔共轴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优选地,所述把手为凸起或环状拉环。其中,凸起的结构不进行限制,只要在套体上实现凸出的效果,便于医护人员(通常为手术室的巡回护士)用手握持,从而利用凸起将套体拉伸开来,并套在手术设备上即可;环状拉环的端部连接在套体上,环状拉环是一种优化后的把手,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握持。优选地,所述把手的材质与所述套体的材质相同。便于把手与套体一体成型,既节约生产成本,又使得把手与套体的连接更牢靠,不容易出现拉脱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套体由薄膜制成。所述薄膜可以为复合薄膜、塑料薄膜、尼龙薄膜、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等。优选地,所述绳带具有弹性。一方面便于收紧套体的端口,另一方面,当绳带发生弹性变形时,能够产生弹性力,从而更有利于实现更加牢固、可靠的固定效果。一种优选地方案中,所述小端面处的套体向外或向内卷曲形成所述环状通道。便于加工成型,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环状通道也可单独成型(制作、加工),并将环状通道连接在套体的小端面处即可,如可以采用棉布缝制的环状通道,最后将环状通道连接在套体上。一种优化地方案中,所述环状通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用于防止所述环状通道的位置移动,防滑部件可以优先采用防滑纹路或防滑齿或防滑槽等。优选地,所述弹簧扣上靠近所述开口一侧的壁面上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具有弹性,弹性垫片用于避免损伤设备。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袋,所述腔镜保护套沿轴线方向被压缩成圆盘形结构后放入所述密封袋中,所述密封袋用于对所述腔镜保护套进行密封和包装。在进一步地方案中,所述把手的颜色与所述套体的颜色不同,以便进行区分。在更进一步地方案中,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颜色标记,所述颜色标记用于区分把手与所述套体,便于在使用时,巡回护士可以更加方便、直观的找到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腔镜保护套,结构紧凑,可以对手术设备起到良好的隔离和保护效果,同时采用弹簧扣固定绳带的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绳带打结的方式,固定牢靠,拆卸方便,可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弊端。2、本腔镜保护套中,套体为圆台形结构,小端面的横截面积较小,大端面的横截面积较大,大端面出设置有把手,在套入手术设备时,巡回护士只需利用把手,就可以使本腔镜保护套从套体的大端面套入手术设备,整个过程操作简洁、方便、节约手术时间。3、本腔镜保护套,可以沿套体的轴线方向被压缩成圆盘形结构,并装入密封袋中进行密封和包装;被压缩之后的腔镜保护套,体积小,便于包装和运输。4、本腔镜保护套中,把手的设置,既便于巡回护士操作时使用,又可以避免在巡回护士操作的过程中造成腔镜套外表面的污染,且把手的颜色与套体的颜色不同,便于区分,更有利于巡回护士进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拉开(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的三维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弹簧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弹簧扣的前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弹簧扣内压紧绳带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利用小端面处的套体向外卷曲并形成环状通道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利用小端面处的套体向内卷曲并形成环状通道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在环状通道的外壁面上设置防滑纹路后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中,在弹簧扣上设置有弹性垫片后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腔镜保护套,被压缩成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镜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绳带以及弹簧扣,所述套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包括小端面和大端面,所述大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拉伸套体的把手,所述小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绳带的环状通道,所述环状通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出所述绳带的两端;所述弹簧扣包括至少两个绳孔,所述绳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绳孔,所述弹簧扣用于对所述绳孔中的绳带进行压紧或放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绳带以及弹簧扣,所述套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包括小端面和大端面,所述大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拉伸套体的把手,所述小端面处的套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绳带的环状通道,所述环状通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出所述绳带的两端;所述弹簧扣包括至少两个绳孔,所述绳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绳孔,所述弹簧扣用于对所述绳孔中的绳带进行压紧或放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扣包括公扣、母扣以及若干弹簧,所述母扣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在垂直通孔轴向的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公扣的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公扣上,公扣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绳孔,按压公扣使所述绳孔分别与所述通孔共轴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镜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凸起或环状拉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镜保护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