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146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它包括运动场、大棚和贮粪池,还包括与所述贮粪池连接的化粪池,所述运动场开有若干向下凹陷的沟槽,沟槽通向贮粪池;所述沟槽上部架有不锈钢支架,不锈钢支架上部铺设塑料垫网;沟槽的沟坡上设有草坪。通过在沟槽上部铺设透明的塑料垫网,保证底部阳光照射充足;鸡在塑料垫网上活动,可以捕食下面草丛内的昆虫,同时排出的粪便掉落到沟槽内,一部分作为草丛的肥料,另一部分利用水流冲刷经沟槽流入贮粪池内,从而使鸡与粪分离,鸡与草共生,优化了养鸡环境。

A Modular Circulating Microecological Chicken F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dular circular micro-ecological chicken farm, which comprises a sports ground, a greenhouse and a dung storage tank, as well as a septic tank connected with the dung storage tank. The sports ground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downward sagging grooves leading to the dung storage tank;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oove is supported by stainless steel brackets,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ainless steel bracket is paved with plastic mattresses; and lawns are arranged on the slopes of the grooves. By laying a transparent plastic mattress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rench, the sunshine at the bottom is sufficient; the chicken moves on the plastic mattress, which can prey on insects in the grass below, while the excrement discharged falls into the trench. One part is used as fertilizer for the grass, the other part uses water to wash through the trench into the dung tank, so that the chicken and the manure are separated, the chicken and the grass are symbiotic, and the chicken raising is optimized. Environmental Sc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属于农业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度大,集集约化养殖有着无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肉质口感与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集约化快速生长这种单一产品形式,需求上的差异化化趋势日趋显现,以山地鸡、笨鸡、草鸡、土鸡、林地鸡等为宣传点的放养养殖慢慢扩张开来。然而自从2016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政策导向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在地畜禽禁养、限养规范,500羽以上家禽养殖规模属于严格环保管控范围,放养养殖面临巨大挑战,许多有一定规模的放养养殖单位面对环保难题,不得不重回集约化养殖的经典模式,放养养殖空间进一步缩减。事实上,国内家禽放养养殖一直处于无规范混乱状态,而且放养养殖现实状况与很多人的想象场景存在较大落差,理想中应该是阳光、青草、家禽和谐共存,环境优美,然而现实往往寸草不生,环境脏乱,污便横流,整治与创新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家禽放养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放养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据试验测算,每亩土地饲养50羽鸡对植被及土壤成分均有严重破坏;25羽中度破坏,需要轮牧恢复;10羽轻度破坏,但影响不大。说明要实现植被、家禽、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循环养殖,每亩家禽饲养量应在10羽左右才能可持续生产,以中国当前资源条件,显然无法持续生产经营管理。可以说,自然状态下,符合生态循环要求的放养,家禽饲养密度太低,不适合经营生产。因此,当前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下的家禽放养基本采用围栏饲养的方式,其基本场地形态就是植被完全破坏,土壤过度肥沃、板结。而移动鸡舍放养是以轮牧的方式解决对植被的破坏,牧场面积要求大。2、放养条件下,室外活动场上的鸡粪无法及时有效收集,污染严重。室外围栏活动场一般选择泥土地,无论林下、坡地、边地收集禽粪均十分困难,往往造成大量有机质及病源微生物富集于地表,并随雨水、风等扩散至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移动鸡舍放养试图通过把粪便遗留于带植被地表,靠微生物降解化为有机肥,这一过程十分缓慢的,显然也无法化解有机质富集及污染扩散的问题。3、禽与粪便无法有效隔离,存在健康安全隐患。放养条件下家禽和粪便存在于共同环境密切接触,有病源微生物传播风险,卫生条件堪忧。研究表明,禽粪便中含有大量尿酸结晶,家禽日常密切接触粪便可使其血液、内脏中尿酸含量在原始高位基础再提高一倍以上。尿酸含量高,易导致家禽痛风等一系列症状,影响家禽生产,同时,这种高尿酸肉品被人类食用后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养鸡场,实现阳光、植被、家禽和谐共生的高效循环生态养殖环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它包括运动场、大棚和贮粪池,还包括与所述贮粪池连接的化粪池,所述运动场开有若干向下凹陷的沟槽,沟槽通向贮粪池;所述沟槽上部架有不锈钢支架,不锈钢支架上部铺设塑料垫网;沟槽的沟坡上设有草坪。通过在沟槽上部铺设透明的塑料垫网,保证底部阳光照射充足;鸡在塑料垫网上活动,可以捕食下面草丛内的昆虫,同时排出的粪便掉落到沟槽内,一部分作为草丛的肥料,另一部分利用水流冲刷经沟槽流入贮粪池内,从而使鸡与粪分离,鸡与草共生,优化了养鸡环境。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的沟坡水平夹角小于45°,方便大多数粪便在水流作用下能落入沟底冲入贮粪池,防止肥料太多烧死植物。更进一步地,所述沟坡上铺设有鳞状地铺砖,防止坡土流失,在地铺砖之间的土壤内直接种草。另一种方式是在沟坡延坡埋设种植桶,种植桶向沟内倾斜,内部种草,一方面使植被种植条件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止坡土流失的作用,沟坡上可以进一步铺设地膜,防水滑粪,为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其中,所述大棚内依次设有水线料线、鸡架和蛋窝;所述水线料线位于运动场地面上部,采用自动化给水给料,无需人工进入添加;所述鸡架和蛋窝底部铺有玻璃钢格栅盖板,玻璃钢格栅盖板镂空,下方为贮粪池,鸡粪能够穿过玻璃钢格栅盖板直接掉入下方的贮粪池,只需定时用水冲洗格栅盖板即可。所述贮粪池与化粪池的连通口处设有浮力水阀,当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浮力水阀自动打开,将贮粪池内的粪水排入化粪池内。进一步地,所述贮粪池与化粪池之间的连通口内设置有滤毛网,将粪水中的羽毛过滤出来,并防止其堵塞连通口。所述化粪池包括一级化粪池、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保证粪水经过多级处理再排出,避免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本技术中鸡的品种可以是汶上芦花鸡、广东杏花鸡、绿壳蛋鸡等,植被种殖鱼腥草、香菜、水芹、水葫芦、积雪草等耐水肥品种,适当选择一些中草药品种。该生态养鸡场每一标准户100平,基本造价3~4万,年饲养鸡400羽左右,蛋约2万枚,每羽售价100元左右,2万枚蛋单价2元/枚,去除饲料饲养成本3~4万,户年收益约2~4万元,当年即可回收成本。有益效果:1、本技术生态养鸡场通过在运动场和大棚底部设置沟槽,鸡粪通过水冲洗后经沟槽排入到贮粪池内,无需人工进场打扫,节约人力,方便鸡粪清理,让鸡与鸡粪隔离开,改善了养殖环境;2、本技术通过在沟槽内种植植被,通过塑料垫网将植被根部隔离,鸡捕食过程中无法破坏植被根部,同时沟槽的沟坡上设有地铺砖或种植桶,防止坡土流失,鸡粪也能作为植被生长的肥料,从而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让鸡与草共生,进一步优化了养鸡环境;3、本技术贮粪池还连接有化粪池,贮粪池与化粪池通过浮力水阀自动控制粪水排放,化粪池具有多级处理能力,保证粪水经过多级处理再排出,避免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1是实施例1生态养鸡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生态养鸡场运动场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生态养鸡场运动场底部结构效果图;图4是实施例1生态养鸡场大棚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生态养鸡场贮粪池与化粪池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生态养鸡场运动场底部结构效果图;图7是实施例2生态养鸡场运动场的俯视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4所示,该生态养鸡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运动场1、大棚2和贮粪池3和化粪池4,贮粪池3位于大棚2底部,通过连通口31与化粪池4连接;大棚2内依次设有自动水线料线21、四层鸡架22、走道25和外悬蛋窝23;化粪池4包括一级化粪池41、二级化粪池42和三级化粪池43。如图2和3所示,运动场1(宽9m,长11m)外围有栏杆14(高约2m),运动场1地面开有6条向下凹陷的沟槽11(宽1.5m,长9.5m),沟槽11通向贮粪池3,所述沟槽11上部通过两边的桩形支撑15架有不锈钢支架12,不锈钢支架12上部铺设塑料垫网13,沟槽11的沟坡111水平夹角为30°,并铺设有鳞状地铺砖112,防止坡土流失,在地铺砖112之间的土壤内种草,同时在沟槽11底部铺有防水铺底瓷砖或者复合塑料16;鸡在塑料垫网13上活动,植被的根部位于塑料垫网13下部,因此鸡在捕食昆虫和啃食植被时不会对植被的根部造成破坏,同时鸡粪穿过塑料垫网13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它包括运动场(1)、大棚(2)和贮粪池(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贮粪池(3)连接的化粪池(4),所述运动场(1)开有若干向下凹陷的沟槽(11),沟槽(11)通向贮粪池(3);所述沟槽(11)上部架有支架(12),不锈钢支架(12)上部铺设垫网(13);沟槽(11)的沟坡(111)上设有草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它包括运动场(1)、大棚(2)和贮粪池(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贮粪池(3)连接的化粪池(4),所述运动场(1)开有若干向下凹陷的沟槽(11),沟槽(11)通向贮粪池(3);所述沟槽(11)上部架有支架(12),不锈钢支架(12)上部铺设垫网(13);沟槽(11)的沟坡(111)上设有草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1)的沟坡(111)水平夹角小于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坡(111)上铺设有鳞状地铺砖(112),防止坡土流失,地铺砖(112)之间的土壤用于种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循环微生态养鸡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坡(111)延坡埋设种植桶(113),种植桶(113)向沟内倾斜,内部种草。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永邓凯东茅慧华张金柠聂珈玥韩鹏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