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13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主要包括刀具1、刀座2和刀棍3三部分,为小型多功能集材机清林装置,注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实用性强。因林内有少量土堆、石块、木桩等非目的障碍物在,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更好控制伐根高度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故需具有较大功率和较高强度、刚度的切削装置且装置覆盖面积较大。本辊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由于同时参与切削刀具数量较多、刀辊本身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且刀辊、刀座、刀具由于布置关系使得三者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A Cutting Mechanism of Rod Clea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utting mechanism of a stick-type forest clearing device, which mainly comprises three parts: cutter 1, cutter base 2 and cutter stick. It is a small multi-functional forest clearing device for a skidder. It pays attention to simple structure, flexible us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Because there are a small number of non-purpose obstacles in the forest, such as soil heaps, stones, wooden piles and so on,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acci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control the cutting height and prevent acci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utting device with high power, hig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d a larger coverage area of the device. The cutting mechanism of the roll clearing device has hig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cutting tools invol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large moment of inertia of the cutter roll itself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utter roll, the cutter base and the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种清林机械,具体是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林地采伐时,林间存在大量杂灌等非目的作物,这些杂灌会影响采伐人员的工作视线,使采伐人员不能对采伐区域的地形地貌,树木根部等工作环境做出清楚的了解,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更好控制伐根高度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需要对杂草灌木进行伐前清理。现在所研制的辊式清林装备的切削部分大多尺寸较大,重量大,工作功率较大,可切削径极较大的树木。中国桉树人工林内杂草较多,灌木数量少,且林内由少量土堆、石块,林木间距较大且固定。传统的辊式清林装置切削部分尺寸太大,切削功率较高,不能做到节约燃油,容易造成能源浪费。本研究设计的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机构,由于同时参与切削刀具数量较多、刀辊本身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且刀辊、刀座、刀具由于布置关系使得三者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辊式工作头由于同时参与切削刀具数量较多、刀辊本身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且刀辊、刀座、刀具由于布置关系使得三者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林内有少量土堆、石块、木桩等非目的障碍物在,故需具有较大功率和较高强度、刚度的切削装置且装置覆盖面积较大,所以选用辊式工作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刀座和刀棍,所述刀具上开有通孔,所述刀座上开有可调整、固定刀具的葫芦孔,有与刀棍配合的弧面,所述刀棍为圆柱状,上面可以装配固定多个刀座,为小型多功能集材机清林装置,注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所述的刀具,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前刀面倾角为14°,后刀面倾角为4°,刀具厚度t=2cm。刀具是杂灌切削装置对杂灌进行直接接触切割的重要部件,因紧贴在刀座上,使得刀具切削强度、切削刚度和切削时的稳定性都大大提高。刀具高度h>2cm,考虑到刀具有效利用,设计刀具高度为h刀具=5cm,因刀座高度h刀座≤5cm,考虑到刀具进行切削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刀具、刀座的相互保护作用,取h刀座=5cm,刀具宽度W刀具=W刀座=6cm。所述的刀座,其侧面上开有多个孔相互干涉而形成的葫芦通孔。葫芦孔用于固定刀具,其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和刀具固连,保证刀具正常工作。当刀具的工作部分磨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将刀具沿着葫芦孔向上提升一个孔的高度,使得刀具继续工作。所述刀座的底端面为与刀棍等直径的圆弧面,并在两侧开有螺纹通孔。所述的刀棍,为薄壁圆柱,其上面按照“人”字走势开有多排螺纹通孔。所述的刀棍,可以与刀座配合,并将多个刀座按照“人”字走势固连在刀棍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细节和优点从权利要求书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参考描述内容的字词、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以及附图中得出。由此示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刀座结构图;图3是刀具结构图;图4是刀具和刀座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法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主要包括刀具、刀座和刀棍三部分。如图1所示,刀具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刀座上,刀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刀棍上,并在刀座上呈“人”字排布。工作时,动力装置给切削机构整体向前有一个进给运动,动力装置通过主从动带轮带动刀棍有一个回转切削运动,实现在装置向前运动过程中对杂灌进行切削,经切削后的杂灌直接任其散落在地面上,留作肥料。刀具是杂灌切削装置对杂灌进行直接接触切割的重要部件,因紧贴在刀座上,使得刀具切削强度、切削刚度和切削时的稳定性都大大提高。考虑到刀具有效利用,设计刀具高度为h刀具=5cm。因刀座高度h刀座≤5cm,考虑到刀具进行切削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刀具、刀座的相互保护作用,取h刀座=5cm,刀具宽度W刀具=W刀座=6cm。葫芦孔的设计有点在于可以调整刀具工作部分的高度。初始状态,刀具的固定通孔和刀座上葫芦孔的最低孔装配。当刀具工作一段时间后,刀具的工作部分因为磨损,变得不能正常工作,此时需要调节刀具的高度。将刀具松动,然后沿着葫芦孔的方向提高一个孔的高度,此时刀具的工作部分的高度就基本恢复的初始状态。葫芦孔的设计可以使得刀具先后四次改变工作高度,大大提高刀具的利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刀座和刀棍,所述刀具上开有通孔,所述刀座上开有可调整、固定刀具的葫芦孔,有与刀棍配合的弧面,所述刀棍为圆柱状,上面可以装配固定多个刀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棍式清林装置切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刀座和刀棍,所述刀具上开有通孔,所述刀座上开有可调整、固定刀具的葫芦孔,有与刀棍配合的弧面,所述刀棍为圆柱状,上面可以装配固定多个刀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前刀面倾角为14°,后刀面倾角为4°。3.根据权利要求1刀座,其特征在于:其侧面上开有多个孔相互干涉而形成的葫芦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前刀面的底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贤孟庆凯王立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