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495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包括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所述共模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和共模电容C4、C5;所述共模电感L1的同名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差模滤波电路相连;所述共模电容C4和C5串联接到系统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共模电容C4和C5的中间连接端接外壳地;所述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相连,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抑制开关电源噪声,工作稳定可靠,提升系统电磁兼容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滤波
,具体涉及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和高频化的趋势,使得其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开关电源本身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运行,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带来的严重影响,一般开关电源中都采用EMI滤波器。常见的EMI滤波器多采用无阻尼或低阻尼的拓扑结构,输出为空载或轻载时极易产生振荡,使系统不稳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EMI阻尼滤波电路,可以有效的抑制DC/DC电源噪声的同时对扰动谐波振荡进行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该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抑制开关电源噪声,工作稳定可靠,提升系统电磁兼容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包括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所述共模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和共模电容C4、C5;所述共模电感L1的同名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差模滤波电路相连;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所述共模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和共模电容C4、C5;所述共模电感L1的同名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差模滤波电路相连;所述共模电容C4和C5串联接到系统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共模电容C4和C5的中间连接端接外壳地;所述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相连,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所述共模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和共模电容C4、C5;所述共模电感L1的同名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差模滤波电路相连;所述共模电容C4和C5串联接到系统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共模电容C4和C5的中间连接端接外壳地;所述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相连,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阻尼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模滤波电路包括两级差模滤波电路,所述两级差模滤波电路包括差模电感L2、L3、L4、L5,差模电容C1、C3;所述差模电感L2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正端相连,所述差模电感L3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负端相连,所述差模电容C1并联接在L2和L3的输出端;所述差模电感L4的输入端与差模电感L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差模电感L5的输入端与差模电感L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差模电容C3并联在差模电感L4和L5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EMI阻尼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模滤波电路还包括阻尼滤波电路,所述阻尼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6、L7,电阻R1、R2、R3和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伶鳦陈长兴赵隆冬徐成宝侯建群董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