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482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包括屏蔽线,屏蔽线包括线芯,线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抗拉纤维层,抗拉纤维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耐磨层,屏蔽线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该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达到了对屏蔽层内屏蔽厚度进行改变的效果,对高频噪声宜采用薄金属屏蔽层的屏蔽线,此时可使得填充腔空余出来,降低屏蔽面积,当在低频噪声或磁场干扰较强情况下,宜采用较厚金属屏蔽层的屏蔽线,此时,往填充腔内填充金属颗粒,增加屏蔽厚度,从而具有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屏蔽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机电控制方法中,越来越多的设备里使用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用来感知、测定各种变化量的重要器件,在其使用中的噪声直接影响着智能化控制的效果,在屏蔽线内的屏蔽层大多数尺寸都固定不变,不能根据屏蔽方法而改变屏蔽层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其具有能够准确判断传感器噪声和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屏蔽层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包括屏蔽线,屏蔽线包括线芯,线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抗拉纤维层,抗拉纤维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耐磨层。屏蔽线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进一步地,抗拉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经线抗拉纤维和纬线抗拉纤维,经线抗拉纤维和纬线抗拉纤维呈十字交叉分布。进一步地,抗拉纤维层的内壁开设有导电孔,导电孔的一端延伸至屏蔽层的内壁,导电孔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层,导电石墨层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石墨。进一步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填充腔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进一步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15%的石英、30%的石棉、10%的云母、18%的玻璃、12%的陶瓷和15%的四氟乙烯塑料。进一步地,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抗磨球,多个抗磨球之间通过粘接胶体固定粘接。进一步地,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为噪声源Vn在传感器的A与B回路中同相叠加,此为共态噪声,噪声电流相互抵消,使负载RL上的电压不变,噪声信号在负载上不显现出来,自身不产生噪声干扰。进一步地,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为噪声源Vn和信号源VS串联相加,此为正态噪声,信号电流iS和噪声电流in的流动方向相同,负载RL上信号电流和噪声电流同时显现出来,噪声源Vn和信号源VS串联相加,此为正态噪声,信号电流iS和噪声电流in的流动方向相同,负载RL上信号电流和噪声电流同时显现出来。进一步地,正态噪声变换方式为若传感器回路A、B中存在外界感应噪声Vn,A、B回路对地间的阻抗分别为ZA、Z`A和ZB、Z`B,且有噪声电流inA、inB流通,而ZA≠ZB,Z`A≠Z`B,回路A、B对地为不平衡负载RL两端的噪声电压VnL=VnA-VnB,由于回路不平衡,则VnA≠VnB,所以,VnL≠0,即负载RL两端将显现出噪声电压VnL。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屏蔽线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在传感器回路中,噪声的强弱与信号和噪声的叠加方式有关。其叠加方式有平衡和非平衡两种。在平衡方式中,噪声源Vn在传感器的A与B回路中同相叠加,此为共态噪声。这种噪声电流相互抵消,使负载RL上的电压不变,噪声信号在负载上不能显现出来,因此,自身不会产生噪声干扰,对于非平衡方式,噪声源Vn和信号源VS串联相加,此为正态噪声,信号电流iS和噪声电流in的流动方向相同,负载RL上信号电流和噪声电流同时显现出来,使负载RL上的电压增大,此时噪声和信号混合在同一频带内,就无法同信号分离出来,就会产生噪声干扰,从而具有能够准确判断传感器噪声的特点。2、通过设置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达到了对屏蔽层内屏蔽厚度进行改变的效果,对高频噪声宜采用薄金属屏蔽层的屏蔽线,此时可使得填充腔空余出来,降低屏蔽面积,当在低频噪声或磁场干扰较强情况下,宜采用较厚金属屏蔽层的屏蔽线,此时,往填充腔内填充金属颗粒,增加屏蔽厚度,从而具有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屏蔽层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噪声源的平衡叠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噪声源的不平衡叠加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共态噪声与正态噪声的转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绞合线的传感器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同轴型屏蔽线的使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双绞线型屏蔽线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屏蔽线;2、线芯;3、抗拉纤维层;4、屏蔽层;5、绝缘层;6、耐磨层;7、导电孔;8、导电石墨层;9、填充腔;10、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屏蔽线1,其特征在于:屏蔽线1包括线芯2,线芯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抗拉纤维层3,抗拉纤维层3的内部设置有经线抗拉纤维和纬线抗拉纤维,经线抗拉纤维和纬线抗拉纤维呈十字交叉分布,抗拉纤维层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4,抗拉纤维层3的内壁开设有导电孔7,导电孔7的一端延伸至屏蔽层4的内壁,导电孔7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层8,导电石墨层8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屏蔽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9,填充腔9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屏蔽层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层5,绝缘层5的内部设置有15%的石英、30%的石棉、10%的云母、18%的玻璃、12%的陶瓷和15%的四氟乙烯塑料,绝缘层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耐磨层6,耐磨层6的内部设置有抗磨球,多个抗磨球之间通过粘接胶体固定粘接;通过设置屏蔽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9,达到了对屏蔽层4内屏蔽厚度进行改变的效果,对高频噪声宜采用薄金属屏蔽层4的屏蔽线,此时可使得填充腔9空余出来,降低屏蔽面积,当在低频噪声或磁场干扰较强情况下,宜采用较厚金属屏蔽层4的屏蔽线,此时,往填充腔9内填充金属颗粒,增加屏蔽厚度,从而具有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屏蔽层的特点。如图3-5所示,屏蔽线1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为噪声源Vn在传感器的A与B回路中同相叠加,此为共态噪声,噪声电流相互抵消,使负载RL上的电压不变,噪声信号在负载上不显现出来,自身不产生噪声干扰;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为噪声源Vn和信号源VS串联相加,此为正态噪声,信号电流iS和噪声电流in的流动方向相同,负载RL上信号电流和噪声电流同时显现出来,噪声源Vn和信号源VS串联相加,此为正态噪声,信号电流iS和噪声电流in的流动方向相同,负载RL上信号电流和噪声电流同时显现出来;正态噪声变换方式为若传感器回路A、B中存在外界感应噪声Vn,A、B回路对地间的阻抗分别为ZA、Z`A和ZB、Z`B,且有噪声电流inA、inB流通,而ZA≠ZB,Z`A≠Z`B,回路A、B对地为不平衡负载RL两端的噪声电压VnL=VnA-VnB,由于回路不平衡,则VnA≠VnB,所以,VnL≠0,即负载RL两端将显现出噪声电压VnL;通过设置屏蔽线1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在传感器回路中,噪声的强弱与信号和噪声的叠加方式有关。其叠加方式有平衡和非平衡两种。在平衡方式中,噪声源Vn在传感器的A与B回路中同相叠加,此为共态噪声。这种噪声电流相互抵消,使负载RL上的电压不变,噪声信号在负载上不能显现出来,因此,自身不会产生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包括屏蔽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1)包括线芯(2),所述线芯(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抗拉纤维层(3),所述抗拉纤维层(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耐磨层(6);所述屏蔽线(1)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包括屏蔽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1)包括线芯(2),所述线芯(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抗拉纤维层(3),所述抗拉纤维层(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耐磨层(6);所述屏蔽线(1)使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噪声叠加平衡判断方法和噪声叠加非平衡判断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纤维层(3)的内部设置有经线抗拉纤维和纬线抗拉纤维,所述经线抗拉纤维和纬线抗拉纤维呈十字交叉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纤维层(3)的内壁开设有导电孔(7),所述导电孔(7)的一端延伸至屏蔽层(4)的内壁,所述导电孔(7)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层(8),所述导电石墨层(8)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石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9),所述填充腔(9)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网络化的机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5)的内部设置有15%的石英、30%的石棉、10%的云母、18%的玻璃、12%的陶瓷和15%的四氟乙烯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盛昌杨锋张小顺丁春雷李肃胡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