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祥义专利>正文

中空门窗框的插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14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精度高且强度亦高的门窗框的插接结构。包括侧型材和与侧型材成垂直设置的上框型材,关键是在侧型材与上框型材外设有L型的外固定板,在侧型材与上框型材内侧设有一固定栓架,侧固定栓和上固定栓分别通过侧型材和上框型材上的通孔将外固定板和固定栓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外固定板和固定栓架将侧型材与上框型材夹持固定,由于外固定板和固定栓架均可按模具进行成型加工,精度相当高,因此对侧型材和上框型材的断面边缘的切割精度可适当放松,而不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拆卸维修亦很方便,更便于统一规格与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建材
,特别是指门窗的框架的插接结构。技术背景目前铝合金型材或塑钢型材已得到普遍的使用,尤为是在建筑物的门窗领域已大量取代木材或钢质门窗,而型材的连接是必然面临的技术问题。现有的如钢质型材的焊接,铝合金焊接或插接,塑钢型材的焊接,在实际安装或制作过程,尽管型材自身的平整度很高,但经切割和制作成框形后,仍然存在若干缺陷,例如框形的精度不高,安装不便,特别是难以在现场制作,随着使用一段时间,型材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维修拆卸不便,且会形成相当的浪费,因此型材的连接是实际工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精度高且强度亦高的门窗框的插接结构。实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侧型材3和与侧型材3成垂直设置的上框型材10,关键是在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外设有L型的外固定板9,在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内侧设有一固定栓架8,侧固定栓1和上固定栓12分别通过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上的通孔将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连接。本技术是通过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将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夹持固定,由于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均可按模具进行成型加工,精度相当高,因此对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的断面边缘的切割精度可适当放松,而不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精度。本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拆卸维修亦很方便,更便于统一规格与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视图。图2为图1中的各零部件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2,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包括侧型材3和与侧型材3成垂直设置的上框型材10,关键是在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外设有L型的外固定板9,外固定板9的两内侧面可与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的外侧表面接触配合,可使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成垂直状态;在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内侧设有固定栓架8,该固定栓架8可具有两相邻侧面成垂直状态,并且固定栓架8的两相邻侧面与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的内侧表面接触配合,形成外固定板9与固定栓架8对上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的夹持状态;侧固定栓1和上固定栓12分别通过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上的通孔将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连接,则形成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状态。上述的固定栓架8可以是L型结构,与外固定板9的结构类似。为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强度,在上框型材10的内侧设有一与上框型材10平行的中框型材5,而固定栓架8为半工字型,中框型材5通过中框固定栓4与固定栓架8的相对应面连接,由于水平方向存在上框型材10和中框型材5,则门窗框的强度大为增加;在上框型材10和中框型材5之间的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内侧盖板6和外侧扣板7,则形成一个中空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内置设备,如告警装置、行走装置或其它装置,为门窗的高端产品预留了设置空间。为进一步提高强度与整洁美观,在上述的侧型材3的外表面设有一沟槽,L型外固定板9的相配合的侧板可置入上述的沟槽,亦可在上述的L型外固定板9和具沟槽的侧型材3之间设有一侧衬钢板2,则可大大增加框型的强度。同时在上框型材10的外表面亦可设有一沟槽,沟槽内设有上衬钢板11,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将上框型材10和上衬钢板11紧紧夹持为一体,则可增加横向的强度。为进一步提高强度、安装精度和方便,在L型外固定板9与上框型材10配合的一侧板的内表面设有定位柱13,对应的上框型材10、上衬钢板11和固定栓架8均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由于上述定位柱13的存在,可使安装工序简便、精度提高。本技术不同于现有技术的铝合金或塑钢型材的框型连接,其结构简单,易于标准化配置,强度与精度均有大幅提高,安装、拆卸方便,可统一生产,现场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门窗框的插接结构,包括侧型材(3)和与侧型材(3)成垂直设置的上框型材(10),其特征在于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外设有L型的外固定板(9),在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内侧设有固定栓架(8),侧固定栓(1)和上固定栓(12)分别通过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上的通孔将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栓架(8)是L型结构。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框型材(10)的内侧设有一与上框型材(10)平行的中框型材(5),固定栓架(8)为半工字型,中框型材(5)通过中框固定栓(4)与固定栓架(8)的相对应面连接。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框型材(10)和中框型材(5)之间的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内侧盖板(6)和外侧扣板(7)。5.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侧型材(3)的外表面设有一沟槽,L型外固定板(9)的相配合的侧板可置入上述的沟槽。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L型外固定板(9)和具沟槽的侧型材(3)之间设有一侧衬钢板(2)。7.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型材(10)的外表面亦设有一沟槽,沟槽内设有上衬钢板(11)。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型材(10)的外表面亦设有一沟槽,沟槽内设有上衬钢板(11)。9.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8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L型外固定板(9)与上框型材(10)的配合的一侧板的内表面设有定位柱(13),对应的上框型材(10)、上衬钢板(11)和固定栓架(8)均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精度高且强度亦高的门窗框的插接结构。包括侧型材和与侧型材成垂直设置的上框型材,关键是在侧型材与上框型材外设有L型的外固定板,在侧型材与上框型材内侧设有一固定栓架,侧固定栓和上固定栓分别通过侧型材和上框型材上的通孔将外固定板和固定栓架连接。本技术是通过外固定板和固定栓架将侧型材与上框型材夹持固定,由于外固定板和固定栓架均可按模具进行成型加工,精度相当高,因此对侧型材和上框型材的断面边缘的切割精度可适当放松,而不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精度。本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拆卸维修亦很方便,更便于统一规格与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文档编号E06B3/968GK2697275SQ20042000777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余金璋 申请人:董祥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门窗框的插接结构,包括侧型材(3)和与侧型材(3)成垂直设置的上框型材(10),其特征在于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外设有L型的外固定板(9),在侧型材(3)与上框型材(10)内侧设有固定栓架(8),侧固定栓(1)和上固定栓(12)分别通过侧型材(3)和上框型材(10)上的通孔将外固定板(9)和固定栓架(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璋
申请(专利权)人:董祥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