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407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该系统包括两端搭接在河道两岸的预制盖板、设在河床平面上的闸墩、设在预制盖板底部且固定在闸墩内的闸门主体以及置于地平面上的光伏板和控制间。预制盖板的下表面设有上游导流体、条形止水、充气式千斤顶、充气泵;闸墩上搭接工字梁,该工字梁下部设与闸门主体相连的电动葫芦;闸门主体的顶部设有与闸墩连接的轴,两侧设有侧止水;闸门主体与条形止水接触,后缘与预制盖板之间的空间设有与充气泵相连的充气式千斤顶,底部与河床平面之间设橡胶垫;闸门主体的下游侧设流速仪、GPS传感器;光伏板与控制间均与流速仪、GPS传感器、电动葫芦和充气泵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分流精度高,在达到拓宽路面的前提下不影响水利系统运行。

An Underground Gate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nderground gat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refabricated cover plate overlapped on both sides of a river course, a pier on the river bed plane, a gate body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efabricated cover plate and in the pier, and a photovoltaic panel and a control room on the ground plan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refabricated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upstream guide fluid, strip water stop, inflatable Jack and inflatable pump; the pier is overlapped with I-beam,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by an electric hoist;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pier, and the side water stop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trip water stop,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rear edge and the prefabricated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flatable pump. The connected inflatable jack is equipped with rubber pads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he river bed plane;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is equipped with a velocimeter and a GPS sensor; and the photovoltaic panels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velocimeter, a GPS sensor, an electric hoist and an inflatable pump. The invention has high diversion accuracy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on the premise of widening the roa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闸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
技术介绍
一方面,随着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公路宽度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需要拓宽道路;另一方面,现有的许多公路两边均有河道。但目前闸门系统均在地平面以上修建有专门建筑物,制约了路面的拓宽,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拓宽路面,交通系统的运行会受到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地下的闸门系统,采用垂直提升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破环现有河道来修建较深的闸门槽,施工难度较大。同时,现有的水利闸门分流粗犷、精度不高,并且由于河道闸门设施由于布置在露天环境,存在被盗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流精度高、在达到拓宽路面的前提下不影响水利系统运行的地下的闸门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两端搭接在河道两岸的预制盖板、设在河床平面上的闸墩、设在所述预制盖板底部且固定在所述闸墩内的闸门主体以及分别置于地平面上的光伏板和控制间;所述预制盖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上游导流体、条形止水、充气式千斤顶、充气泵;所述闸墩上搭接有工字梁,该工字梁的下部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闸门主体相连;所述闸门主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闸墩连接的轴,其两侧设有侧止水;所述闸门主体与所述条形止水接触,该闸门主体的后缘与所述预制盖板之间的空间设有所述充气式千斤顶;所述充气式千斤顶与所述充气泵相连;所述闸门主体的底部与所述河床平面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闸门主体的下游侧分别设有流速仪、GPS传感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控制间均分别与所述流速仪、所述GPS传感器、所述电动葫芦和所述充气泵相连。所述电动葫芦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闸门主体相连。所述侧止水为带圆弧凸面的条形止水带。所述上游导流体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充气式千斤顶的整体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不小于2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设有上游导流体,可起到引导水流间接止水作用。2、本专利技术中侧止水为带圆弧凸面的条形止水带,可以减小在闸门主体启闭过程中的摩擦。3、本专利技术将水利闸门的运行区间调整到地平面以下,解决了交通系统在扩容时和水利系统干扰运行的问题,可以在达到拓宽路面的同时不影响水利系统的运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闸门通过垂直起降来控制闸门启闭的方式,采用电动葫芦提升闸门主体绕轴开启,充气式千斤顶推动闸门主体绕轴闭合,解决了现有地下的闸门系统施工复杂的问题。5、本专利技术根据流速仪和GPS传感器精准测量河流流速与闸门位移,通过充气式千斤顶和电动葫芦的配合机械控制闸门启闭,可以实现精准分流的目的,大大改善了现有水利系统分流粗犷的现状。6、本专利技术把闸门设置在地下,加设预制盖板避免了闸门系统部件被盗的可能,有效保障了该系统的财产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开状态下侧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闭合状态下下游面立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气式千斤顶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闸门主体底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预制盖板;2—上游导流体;3—闸门主体;4—侧止水;5—橡胶垫;6—流速仪;7—GPS传感器;8—电动葫芦;9—工字梁;10—充气泵;11—充气式千斤顶;12—条形止水;13—轴;14—连接件;15—河床平面;16—光伏板;17—控制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该系统包括两端搭接在河道两岸承受上部荷载的预制盖板1、设在河床平面15上的闸墩、设在预制盖板1底部且固定在闸墩内的闸门主体3以及分别置于地平面上的光伏板16和控制间17。预制盖板1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可起到引导水流间接止水作用的上游导流体2、条形止水12、控制闸门主体3闭合兼辅助闸门主体3开启的充气式千斤顶11、充气泵10;闸墩上搭接有工字梁9,该工字梁9的下部设有电动葫芦8;电动葫芦8与闸门主体3相连;闸门主体3的顶部设有与闸墩连接的轴13,其两侧设有侧止水4;闸门主体3与条形止水12接触,该闸门主体3的后缘与预制盖板1之间的空间设有充气式千斤顶11;充气式千斤顶11与充气泵10相连;闸门主体3的底部与河床平面15之间设有橡胶垫5;闸门主体3的下游侧分别设有流速仪6、GPS传感器7;光伏板16与控制间17均分别与流速仪6、GPS传感器7、电动葫芦8和充气泵10相连。其中:电动葫芦8通过连接件14与闸门主体3相连。连接件14为定滑轮,固定在闸门主体3上。侧止水4为带圆弧凸面的条形止水带。上游导流体2的截面呈三角形,以便于施工。充气式千斤顶11的整体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在只知道闸门高程差的情况下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原理,推算充气式千斤顶11需要的充气量,进而精准控制闸门启闭,提高了闸门分流的精度。橡胶垫5的厚度不小于2mm。本专利技术中所有设备除光伏板16和控制间17外,均布置在预制盖板1与河床平面15之间,施工方便。光伏板16和控制间17布置在路边,不影响扩建后公路系统的运营。使用时,采用电动葫芦8提升闸门主体3,充气式千斤顶11推动闸门主体3闭合。闸门主体3通过绕轴13转动来启闭。根据流速仪6和GPS传感器7反馈的信息对电动葫芦8和充气泵10进行相应的操作来控制闸门主体3的启闭,可以精准控制下泄流量,提高了闸门分流的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两端搭接在河道两岸的预制盖板(1)、设在河床平面(15)上的闸墩、设在所述预制盖板(1)底部且固定在所述闸墩内的闸门主体(3)以及分别置于地平面上的光伏板(16)和控制间(17);所述预制盖板(1)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上游导流体(2)、条形止水(12)、充气式千斤顶(11)、充气泵(10);所述闸墩上搭接有工字梁(9),该工字梁(9)的下部设有电动葫芦(8);所述电动葫芦(8)与所述闸门主体(3)相连;所述闸门主体(3)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闸墩连接的轴(13),其两侧设有侧止水(4);所述闸门主体(3)与所述条形止水(12)接触,该闸门主体(3)的后缘与所述预制盖板(1)之间的空间设有所述充气式千斤顶(11);所述充气式千斤顶(11)与所述充气泵(10)相连;所述闸门主体(3)的底部与所述河床平面(15)之间设有橡胶垫(5);所述闸门主体(3)的下游侧分别设有流速仪(6)、GPS传感器(7);所述光伏板(16)与所述控制间(17)均分别与所述流速仪(6)、所述GPS传感器(7)、所述电动葫芦(8)和所述充气泵(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的闸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两端搭接在河道两岸的预制盖板(1)、设在河床平面(15)上的闸墩、设在所述预制盖板(1)底部且固定在所述闸墩内的闸门主体(3)以及分别置于地平面上的光伏板(16)和控制间(17);所述预制盖板(1)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上游导流体(2)、条形止水(12)、充气式千斤顶(11)、充气泵(10);所述闸墩上搭接有工字梁(9),该工字梁(9)的下部设有电动葫芦(8);所述电动葫芦(8)与所述闸门主体(3)相连;所述闸门主体(3)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闸墩连接的轴(13),其两侧设有侧止水(4);所述闸门主体(3)与所述条形止水(12)接触,该闸门主体(3)的后缘与所述预制盖板(1)之间的空间设有所述充气式千斤顶(11);所述充气式千斤顶(11)与所述充气泵(10)相连;所述闸门主体(3)的底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举刘贵元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