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79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复合肥技术领域,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40‑50份、沸石4‑5份、秸秆15‑20份、动物粪便10‑16份、粉煤灰20‑30份、酒糟7‑12份、FA微生物扩大菌群1‑1.5份、尿素6‑8份、磷酸氢钙2‑3份、硝酸铵3‑4份、硫酸钾1‑2份、硼酸钠0.5‑1份;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初次发酵、多次发酵、后处理、包装,该有机复合肥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提高,营养成分配比均衡,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N的利用率,能长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绿色环保,且制备方法简单,投资小,成本低,方便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复合肥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复合肥主要是指将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的,含有多种有效辅助微生物和高剂能化合物的农业生产用肥料。其中的有机肥广义上又称之为农家肥,主要是指各种动植物残体及代谢物,在新兴的有机肥中还包括污泥和一些食品或者造纸业的废弃产品。在污水的处理中,采用各种分离方法去掉溶解的、悬浮的或胶体的固体物质,从中产生的沉渣成为污泥,污泥的处理是一个城市的负担,资金和场地的需求量很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体以及纤维等物质,若制成肥料,可广泛用于农田、绿化、苗木培育等行业中。中国专利CN201610224377.4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污泥、生物炭、矿粉粘结剂、复合微生物菌剂、造粒粘结剂及包膜材料,该肥料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钙、镁、钾和钠的含量,有效提高了土壤PH,对土壤尤其是酸性土壤具有改良作用,不过肥效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各项养分的配比均衡,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长效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水土保持,持续供肥能力得以提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机复合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40-50份、沸石4-5份、秸秆15-20份、动物粪便10-16份、粉煤灰20-30份、酒糟7-12份、FA微生物扩大菌群1-1.5份、尿素6-8份、磷酸氢钙2-3份、硝酸铵3-4份、硫酸钾1-2份、硼酸钠0.5-1份。优选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50份、沸石5份、秸秆18份、动物粪便15份、粉煤灰20份、酒糟10份、FA微生物菌群1.5份、尿素8份、磷酸氢钙3份、硝酸铵3份、硫酸钾2份、硼酸钠0.5份。优选的,所述动物粪便为鸡粪、猪粪、牛粪和羊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FA微生物菌群来自日本井上政株式会社,原菌按1:100培育成扩大菌使用。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分别将城市生活污泥、动物粪便进行除臭、消毒杀菌、脱水干燥制成饼状污泥,动物粪便研磨成粒径在2-5mm的粉料,将秸秆粉碎成粒径为20-70mm的粉料;2)初次发酵:将经过预处理后的饼状污泥、动物粪便粉料、秸秆粉料、粉煤灰、沸石、FA微生物菌群、酒糟按照一定比例与适量的水送入预混机混合,混合均匀后送至发酵槽中进行好氧发酵;3)多次发酵:初次发酵一段时间后,根据发酵情况适时翻动发酵槽,进行多次发酵,形成初级肥料。4)后处理:对初级肥料进行烘干、破碎后按比例加入尿素、磷酸氢钙、硝酸铵、硫酸钾和硼酸钠进行搅拌,搅拌后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15-20%;5)包装:干燥完成并冷却后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包装成有机复合肥成品。优选的,步骤2)好氧发酵过程中利用鼓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供氧,并控制通气速度为0.1-0.2m/min,平均通气量为80-160L/min。优选的,在步骤2)和步骤3)发酵过程中,混合物料中水份控制在40-55%。优选的,步骤2)中控制发酵温度在70-80℃,发酵时间48h,步骤3)中控制发酵温度在60-65℃,发酵时间15-20d。(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集城市生活污泥、秸秆、动物粪便中的营养物质与作用为一体,发酵后的有机复合肥富含除N、P、K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S、Ca、B等微量元素,且各项养分的配比均衡,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长效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具有营养丰富、肥效高而持久、易吸收、绿色环保等特点。秸秆与尿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同时提高了肥料氮利用率,能改善土壤供氮能力。粉煤灰与秸秆、城市生活污泥协同配合能使有机复合肥中产生硅元素,可以增强作物抗旱抗低温、抗倒伏、病虫害抵抗能力,并且粉煤灰具有较强的水化活性,可促进发酵及改良土壤特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酒糟经过发酵后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复合菌群,与FA微生物扩大菌群配合使用能极大的缩短发酵时间,还可以杀灭残留的病菌的虫卵,高效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持续不断活动,能活化空气中氮素、分解释放难溶的磷钾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缓慢释放作物生育所需之营养要素,与尿素、磷酸氢钙、硝酸铵、硫酸钾和硼酸钠协同作用能大大提高有机复合肥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沸石结构是由Si、Al和O组成的四面体,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沸石与污泥、秸秆、动物粪便的协同配合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磷酸根离子、钾离子和水分的保持能力,提高养分有效性,还可以释放铵离子为作物利用,提高N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在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中保持一定的通气速度和通气量,以保证至少有50%的氧渗入到堆料各部分,满足微生物氧化分解的需要,过程中加入一定量水分可以降低混合搅拌过程中的粉尘和造粒过程中的粉尘,改善工作环境,增加造粒速度,并且在发酵过程中,当含水量超过60%时,水就会充满物料颗粒间的间隙,使空气含量减少,堆肥将由好氧转化为厌氧,温度也会急剧下降,形成发臭的中间产物(H2S、硫醇、NH3等)同时导致堆料腐败发黑,因此发酵时将水份控制在40-55%为最佳;采取的发酵温度可以减少N、P、K和有机质的损失,保证肥料的肥效,同时还可杀灭大肠菌群和蛔虫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复合肥原料价廉易得,生产流程简单投资小,成本低,在替代农民现在使用的化肥后,不仅不会增加农民的负担,而且因为农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使农民增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有机复合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40份、沸石4份、秸秆15份、鸡粪10份、粉煤灰20份、酒糟7份、FA微生物扩大菌群1份、尿素6份、磷酸氢钙2份、硝酸铵3份、硫酸钾1份、硼酸钠0.5份。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分别将城市生活污泥、动物粪便进行除臭、消毒杀菌、脱水干燥制成饼状污泥,鸡粪研磨成粒径在2mm的粉料,将秸秆粉碎成粒径为20mm的粉料;2)初次发酵:将经过预处理后的饼状污泥、动物粪便粉料、秸秆粉料、粉煤灰、沸石、FA微生物菌群、酒糟按照一定比例与适量的水送入预混机混合,混合均匀后送至发酵槽中进行好氧发酵,控制发酵温度在70℃,发酵时间48h;3)多次发酵:初次发酵一段时间后,根据发酵情况适时翻动发酵槽,进行多次发酵,形成初级肥料,其中,发酵温度在60℃,发酵时间15d,在发酵过程中利用鼓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供氧,并控制通气速度为0.1m/min,平均通气量为80L/min,在发酵过程中,混合物料中水份控制在40%;4)后处理:对初级肥料进行烘干、破碎后按比例加入尿素、磷酸氢钙、硝酸铵、硫酸钾和硼酸钠进行搅拌,搅拌后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40‑50份、沸石4‑5份、秸秆15‑20份、动物粪便10‑16份、粉煤灰20‑30份、酒糟7‑12份、FA微生物扩大菌群1‑1.5份、尿素6‑8份、磷酸氢钙2‑3份、硝酸铵3‑4份、硫酸钾1‑2份、硼酸钠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40-50份、沸石4-5份、秸秆15-20份、动物粪便10-16份、粉煤灰20-30份、酒糟7-12份、FA微生物扩大菌群1-1.5份、尿素6-8份、磷酸氢钙2-3份、硝酸铵3-4份、硫酸钾1-2份、硼酸钠0.5-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城市生活污泥50份、沸石5份、秸秆18份、动物粪便15份、粉煤灰20份、酒糟10份、FA微生物菌群1.5份、尿素8份、磷酸氢钙3份、硝酸铵3份、硫酸钾2份、硼酸钠0.5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粪便为鸡粪、猪粪、牛粪和羊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FA微生物菌群来自日本井上政株式会社,原菌按1:100培育成扩大菌使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分别将城市生活污泥、动物粪便进行除臭、消毒杀菌、脱水干燥制成饼状污泥,动物粪便研磨成粒径在2-5mm的粉料,将秸秆粉碎成粒径为20-70mm的粉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根
申请(专利权)人:肥西县堰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